冯伟贤
广东省江门鹤山市雅瑶镇大岗小学 529724
摘要:新课改后,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被提上日程。小学体育教学被国家和教育部“点名”后,越来越受到学校和家长的重视,在各科学习的同时,体育放置在同等的地位,而体育课堂教学是否有效,主要看体育教师的专业水平,以及综合素养在教学中的应用,课堂能否学到体育技能、身心是否健康发展、学生对这门课的喜欢和接受程度都是考核标准。
关键词:小学体育;课堂有效性;方法探究
引言:我国传统教学中,学校和家长都非常注重学生的分数,为了节约时间而忽视体育课,经常把体育音乐之类的课程压缩、甚至换掉,导致小学生每天没有时间运动,作业的压力让小小年纪的他们身心疲劳。新教改后,国家重新定位体育教学,提出小学生要保障足够的运动时间,体育课与其他学科同样重要,体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需要教师经过实践和思考,探究出可行性方案。
一、小学体育课堂的现状及问题
1.小学体育课师资力量薄弱,形成体育技能断层
小学体育教师是分享体育知识、并带领学生运动的主要力量,体育教师的整体水平偏低,不论是专业体育知识还是综合素养,都不能支撑现阶段小学生的课堂要求。新教改后,体育教学被提上日程,原来聘请的体育教师,数量和资质相对匮乏,体育课成为与其他科目相提并论的一门课程,意味着学校教师力量也应随之加大,而这样的专业人才并不多。一二年级是起始班,着重抓基础教学,让学生懂得基本体育卫生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学生的平衡能力、柔韧性、协调性和灵敏性;三、四年级为掌握各项目基本技能、技术,增强学生的上下肢力量;五、六年级将基本技能、技术得到巩固提高,并熟练掌握与运用。如果起始班的基础教学行、走、跑、跳、投在教学中是先入为主,教师要求在动作讲解、示范必需要正确,精准提示学生的动作难点、重点、易范错误、纠正方法等,精讲精练才能让学生正确掌握动作要领。所以教师本身就要熟识教材、教法,才能学有所教。我曾接手一个三年级的50人一个班体育课教学,在1分钟短跳绳考核中只有三分之一的学生合格,高分的只有少数 ,不会跳绳和动作不规范、不协调的学生较多,探究其原因是起始班的任课教师体育教学能力有限,是兼职教师,所以基础打不好。万丈高楼从地起,我们在教学中要一步一个脚印,让学生一级上一级打好基础,才可以让之为体育优等生,良好的师资可以保证学生体育技能不会断层。
2.课堂单一枯燥
传统教学中,小学生体育课堂比较简单,主要是课外活动,大家自由运动,课堂教学也多是围绕着灌输知识,教学模式老旧化,教学内容枯燥,无法引起小学生的兴趣,加上小学生体育老师专业程度不高,最多带领学生跑跑跳跳,学生锻炼的时间很少,被其他课程挤压,在小学高年级这门体育课就变得时有时无,像在风雨中飘摇,极不稳定。
3.体育课不被重视
在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没能真正有节奏地将课堂发挥,大多走形式主义,传统的应试教育并没有将体育纳入其中,导致很多小学领导或教师将体育课偷偷换掉,很大原因是考试不会有体育运动和知识内容。然而大部分小学生每天的体育锻炼少之又少,导致学生体制偏弱,在每天进行其他科目的学习中,效率并不高,主要是因为身体是一切的本钱,小学生缺乏体育锻炼,导致课堂效率低、学生收获甚微,让正在长身体的学生不能全面发展。
二、提高小学体育课堂教学有效性探究
1.制定科学的教学目标
没有教学目标,犹如没有方向的航船,盲目的教学带来的是知识的散乱,教学效率低下,所以体育课堂教师要制定科学有效的计划,让学生在课堂上锻炼体质,提升健康知识。原来的体育教学没有明确的目标,教学内容也相对单薄,专业的体育知识并没有真正传授给学生,学校对这一方面的考核制度缺乏,导致教师对很多活动项目敷衍,这些现象让体育课堂变成一种形式,如同鸡肋,没能真正发挥作用,但又弃之可惜的感觉。所以教师要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制定出一个行之有效的教学目标。课堂内容的设置要高效专业又不失趣味性,这样才能吸引小学生的积极参与[1]。
2.运用多媒体教学,提高课堂趣味性
在体育教学中,多媒体的应用同样可以提高课堂教学,体育教学中教师要改变思维观念,把体育课设置得丰富有节奏,而不是单一枯燥的运动。小学阶段的学生,对新事物充满好奇,缺乏专注力,即使是运动,也要寻求不同的表现方式。比如,在练习高难度的动作时,可以通过视频形式,更直观和立体,教师给学生边讲解边做示范。教师动作潇洒地完成某个动作,或成功完成了某个挑战,在喝彩中,让学生体会运动的畅快,以及挑战带来的成就感。比如,教师在指点跳高、跳远时,可以让学生观看跳远竞赛标准动作,可以放慢速度,让学生了解运动员在终身一跃的过程中,各关节的最佳运动角度,然后将人体的肌肉构造讲解给学生。通过这样直观、立体分解动作,学生会有更深刻的认识。
3.编排游戏,让运动和娱乐结合
用游戏方法引导学生,完成体育的教学任务。小学阶段的学生大多不安分,根据这个年龄的特点,教师采用游戏教学法,主要是通过游戏的趣味性吸引学生,让他们主动参与到体育活动中。比如,在课前最好做个热身运动或有趣的游戏,游戏的手段让他们迅速集中到一起,高度配合,这时传授体育知识,会记忆深刻。体操动作可以加入创意潮流进行改编,教师鼓励学生以竞争或游戏的方式练习,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2]。比如在立定跳远的教学中,教师可通过形象的类比“青蛙跳”来完成活动,并且可以加上智力部分,一只青蛙四条腿、两只青蛙八条腿……这些既能锻炼体能,又能提高智力的游戏,让学生在玩中学,一举两得,寓教于乐。
三、结束语
体育是一个充满竞赛的学科,小学生年龄段的特点,注定了他们喜欢争强好胜,在体育竞赛中渴望挑战和成功,想要一争高低,所以教师在体育课堂中设置竞赛活动,以丰富多彩的形式吸引小学生,让他们体验运动带来的极致和快乐,通过竞赛的形式激励学生拼搏的精神,从而唤醒学习的热情,以体育精神激励其他科目的齐头并进,让学生从原来不太关注的体育课,变成一门强身健体、能带来快乐和健康的课程。
参考文献
[1]杨和平.小学体育课堂教学有效性探究[J].体育科学,2017.(8):87—88
[2]胡军.提高体育教学质量的基本途径 [J]体育教学,2016(11).88—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