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生活情境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发表时间:2021/5/8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1月第3期(下)   作者:陈先叶
[导读] 在新课程改革进一步推进以及教学水平不断提升的背景之下
        陈先叶
        藤县平福乡中心校  543316
        摘要:在新课程改革进一步推进以及教学水平不断提升的背景之下,小学数学作为一门促使学生初步理性认识世界的学科,对学生今后的发展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小学数学教师需要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模式与方法,从而有效激发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的兴趣。生活情境教学法的运用,能够将数学知识的学习与生活情境相结合,使得抽象的数学知识具象化,降低学生的理解难度,进而高效提升教学效率。基于此,本文就对生活情境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的实际运用进行具体分析,期望能够有效提升我国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整体水平。
        关键词:生活情境;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小学数学课程作为其学习数学的入门课程,绝大多数的数学知识都与生活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因而在教学过程中运用生活情境法十分合理。另外,由于数学这一学科自身所具有的抽象性、逻辑性等特点,不利于学生理解、掌握快速地数学知识,但将生活情境融入数学学习过程中,就能有效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记忆、理解能力[1]。所以,对生活情境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开展进行研究分析,对促进小学生数学素养的培养与发展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一、创设生活化数学教学情境
        在数学课堂中,创设生活情境,不仅有利于学生深刻理解课堂内容、提升数学能力,还能营造生活有趣的数学课堂氛围。在实际进行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把握教学内容与生活实际的联系,从而利用生活素材来设计并组织相关的教学活动,以此促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还能促使学生提升数学知识学习的准确性与全面性,进而培养其将数学知识运用于实际生活的能力。例如,在实际教学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小数的加减法》这一课程的内容时,教师可以结合实际生活创建买菜情境:小红妈妈今天出去买了好多菜,其中小白菜2.6元,油麦菜2.4元,黄瓜4.2元,西红柿3.8元,芹菜5.8元,同学们可不可以小红妈妈计算一下一共花多少钱。通过这一种方式,能够激发学生对学习小数加减法的兴趣,同时还能促使其在买菜或其他生活场景中强化这一计算能力。
二、结合多媒体设备创设生活情境
        在目前的信息时代背景之下,多媒体设备被广泛运用于课堂教学过程中,为了进一步提升生活化情境的趣味性,小学数学教师需要在情境创设过程中,充分利用多媒体设备,促使互联网信息技术及设备的优点能够有效融入到数学课堂中,帮助学生更好地提升自己的数学水平。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在课前制作PPT课件、flash动画等方式来赋予枯燥数学教材趣味性以及生活性。例如,在进行“矩形和正方形”相关内容的教学时,教师可以将黑板、课桌、窗户等图片放入PPT课件中,并告知学生矩形与正方形的概念。在课件演示结束之后,教师需要在黑板上画出矩形与正方形,以此来强化学生对于这一概念的印象。当学生初步了解矩形与正方形后,教师需要让学生们进行一个测验,以此来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接受程度与掌握水平。
三、注重生活化语言的运用
        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其逻辑能力相对欠缺,而数学学科较强的逻辑性和抽象性容易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甚至还会导致学生对此产生抵触心理,因此,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在教学中注重生活化语言的运用,以此来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2]。在生活情境法开展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将部分专业名词运用生活化的语言来做出合理解释,从而促使学生能够良好地接受、理解抽象的数学知识。例如,在进行“长方体和正方体”相关内容的教学时,部分学生对顶点、棱等专业词汇的理解较为困难,这时,教师就可以在生活情境中利用通俗易懂的生活化语言向学生进行表达,以便学生理解。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让学生自己带一些长方体或正方体的物体,如魔方、药品盒、各种包装盒等,并为其在课堂上提供实际观察与测量的机会,从而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有关长方体、正方体的相关名词、概念、定理、公式等。在生活情景教学中使用生活化语言,不仅可以以大幅度缩短学生与课堂之间的距离、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还能有效提高其课堂参与度,进而为提升教学质量奠定基础。
四、重视情景对话设置
        小学数学课程开展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学以致用,所以,在其教学过程中加强数学与生活之间的关联,对增强学生的数学知识好奇心具有重大作用。在生活情境教学模式的开展过程中,教师需要在保障情境创设不脱离学生实际生活状况的基础上,适当增加情境对话,以此来提高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的积极性。例如,在进行“统计”相关知识与内容的教学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班级上一次数学考试成绩进行统计分析,在此基础上,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创作出各类生活化的统计分析问题,让学生按小组进行情景对话,从而帮助学生在实践观察、情境对话中解决问题,同时提高其对数学知识的掌握水平。
总结:
        综上所述,生活情境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的结合尤为必要,不仅有效提高了数学教学效率与质量,还有利于促进学生今后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马恩余.浅析生活情境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策略[J].考试周刊,2021(13):75-76.
[2]聂小明.浅析生活情境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J].学周刊,2021(04):43-4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