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国琼
湖北省荆州市松滋市街河市小学 434213
摘要:小学阶段的学生并不需要承担过大的学习压力,这个时期的学生最应该学习新鲜知识、获取更多知识。在素质教育背景下,开展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时,需要教师注重课堂的丰富性,为学生建设多姿多彩的学习环境,以发掘学生天}吐 ,培养学习兴趣。鉴于此,本文对小学低年级数学趣味教学的开展策略进行了探索。
关键词:小学数学;低年级;趣味教学;开展策略
一、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的现状分析
1、教师教学任务重,趣味化教学程度浅
趣味化数学教学的思想在小学低年级的教学理念中是占据较大比例的,但是在具体实施上却存在许多困难。首先是学生群体人数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顾及太多的因素,趣味化教学贯彻程度不深。应试教育也是贯穿在小学数学教育中的,学生成绩不仅是考查学生学习成果的标准,也是教师教学成效的重要指标,学生家长也以这样的标准来评判教师,因此教师在这个标准的催促引导下,在教学方式上难免出现“不择手段”的情况,没有去思考和探索更人性和科学的趣味性教育方式,毕竟按部就班的刻板讲授也能让学生快速达到提高考试成绩的要求,趣味性元素就成了数学教学可有可无的元素,就短期内的教学效果来说,刻板严肃的教学方式,配合学生的背诵记忆确实也能让学生掌握基本知识,但是这样的教学方式下,学生对数学的理解是不足的,且易让学生产生抗拒的心理,不利于学生后续的学习成长。
2、教学方式固化,缺乏创新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就是教学方式的固化,脱离了学生生活的实际和思维方式,纯理论教学,严重脱离实践,缺乏与时俱进。教师的教学方式是有惯性的,即一旦教师教学形成某种风格和形式,往往难以改变,是在一些资深的教师身上尤为明显,这种现象又会通过教师间的沟通交流扩展到整个学校的教育行为上,即使是一些新进教师也容易受到影响,而且小学学校教师队伍规模相对较小,这种现象更容易发生。教师形成固化的教学思维和方式后,就会形成惯性,不会根据不同背景下学生的差异来改变教学方式,而且成人和小学低年级间本就存在巨大的代沟,学生所在意的点,感兴趣的方式,教师都全然不知或不加重视,让学生来单向适应教师,教学成果就会大打折扣。
二、小学低年级数学趣味教学的开展策略
1、引入趣味故事
小学时期的学生都热衷于动画片、安徒生童话等,因此,教师在为学生创设教学情境时就可引入童话故事,促使学习氛围更加活跃,更能吸引学生关注,激发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掌握重难点知识。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活动的实施,需要教师关注学生的具体学习过程,帮助其不断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程度,通过适当创设故事情境的方式,实现教学效率的提升。
例如,进行“连加连减”的教学时,教师就可引入《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的童话故事:“在白雪公主昏睡不醒后,得到了七个小矮人的细心照料。
发现白雪公主醒来后,七个小矮人背着自己采来的沉甸甸的果实赶到白雪公主身边,有小矮人给了白雪公主6根香蕉,还有小矮人给了公主3个桃子,还有小矮人给了公主5个苹果,你们能算出白雪公主现在有多少个果子吗?”学生开始进行计算6+3+5=14。故事还在继续:“白雪公主收到果子以后,又将其分给了其他小动物,小猴子得到3根香蕉,小熊得到3个苹果,这时白雪公主还有多少果子啊?”学生开始抢答:" 14-3-3=8 0”在教师步步引导下,学生牢固掌握“连加连减”的概念,并且做到了准确计算。在这个过程中,学习氛围是轻松愉悦的,学生感觉到学习的快乐,思维能力也得到了锻炼,掌握了重难点知识,有效激发学习兴趣,培养自学能力,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
2、创设生活情境
进行小学数学教学时,还需教师重视培养学生站在数学角度,应用数学眼光与头脑对生活、对事物进行观察与思考,使其明白知识来源于生活,并应用于生活,以此来点燃学生热情,培养数学兴趣。
例如,进行“元、角、分”的教学时,出于引导学生理解1元=10角的目的,教师可为学生创设如下情境:“小白想买一个售价为5元的笔记木,然而小白手里都是零钱,有1分的、1角的、5角的、1元的,该怎么付钱呢?同学们可以帮帮小白吗?”此时,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小组探讨等方式,得出元、角、分换算的关系。在教师所创设的良好学习情境中,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大幅度增强,学习氛围更加浓厚,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到课堂学习中,都能有所收获。
3、导人课堂游戏
生本教育理念要求教师在组织教学活动的时候,顺应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学习需求。立足学生的课间活动状态,在组织课堂导入活动的时候,教师可以设计小游戏,使学生从课间游戏进入到数学游戏中,延续积极的游戏情绪,建立积极的数学学习状态。同时,也通过体验数学游戏活动,建构对新知的初步理解,夯实数学课堂学习基础。
以“认识图形”为例,在组织课堂导入活动的时候,笔者直接利用“你猜我猜”这个游戏创设了游戏情境。具体地,笔者先拿出事先准备好的材料:一个黑色袋子、不同的图形。接着,笔者将不同的图形放到黑色袋子中。笔者一连串的动作很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当学生将目光集中在数学材料上的时候,笔者直接展现此次游戏:笔者将自己的手伸到袋子中,背过身,拿出一个图形,转过身藏到身后,摸一摸图形,说出特点,如有一个平平的面,借此驱动学生猜测这是什么图形。在学生猜测的时候,笔者会继续展现图形的其他特征。也会提出问题“如果老师手中拿到的是正方形,除了有一个平平的面之外,还要具备哪些条件呢2”借此进一步地点燃学生的课堂参与热情,使他们在主观能动性的作用下,展开对图形的探究,顺其自然地走进新知课堂。由此可以看出,在导入环节应用游戏资源创设游戏情境,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进入到积极的数学课堂学习状态中,还可以使学生初步认识新知,为深入探究新知夯实基础。
三、结语
总之,在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注重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兴趣为主导,采用趣味化的教学模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从根本上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提高教学成效,让学生养成好的学习习惯。
参考文献:
[1]邓杰.小学低年级数学的趣味性教学策略[J].中外交流,2017,(45):297.
[2]蔚素英.趣味法在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的运用[J].中外交流,2017,(31):202-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