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提升小学数学教学效率

发表时间:2021/5/8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1月第3期(下)   作者:王敏
[导读] 随着新课改以及生本课堂等教育理念的推进,现阶段对小学数学教学的相关研究成为小学教育体系中的重点研究内容
        王敏
        江苏省徐州市贾汪区青山泉镇中心小学,江苏 徐州221137
        摘要:随着新课改以及生本课堂等教育理念的推进,现阶段对小学数学教学的相关研究成为小学教育体系中的重点研究内容。本文在此针对性的选取提升小学数学教学效率这一角度,结合农村小学的实际情况,从趣味性课堂小活动,优化调整教学设计,以及运用语言艺术这三个方面,分别针对小学数学教学效率的提升进行专项的论述分析。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效率,趣味性,语言艺术

一、通过趣味性课堂小活动来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效率
        对课堂气氛的调动和对同学们的学习兴趣的引导,是提升小学数学教学效率至关重要的两个角度。根据《人民教育》以及《北京大学教育评论》等专业机构的研究,趣味性课堂小活动在小学课堂氛围以及学生学习兴趣等方面都发挥着较为突出的实践效果,对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效率有着直接的推动作用。
        趣味性课堂小活动的具体应用主要包含三个方面。
        第一个方面是结合具体的小学数学知识。因为趣味性课堂小活动的根本目的在于提高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虽然结合一些纯娱乐的游戏活动也可以起到较为突出的效果,但是却偏离了本来方向,所以仍然要以小学数学知识为本。在小学数学知识的选取上,可以选择基础性的知识,比如最基本的加减乘除运算,或者选择最近学的新知识。在趣味性课堂小活动刚开始适用时,建议选择以往的基础性知识,提高同学们的适应性,也降低上手难度。
        第二个方面是带动起全班同学参与其中。在相关的趣味性课堂小活动实践中,部分小学数学老师的活动安排并不理想,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没有带动起全班同学的参与性。比如有的小学数学老师将同学们划分为几个小组,最后每个小组主动派出一名同学参与,则其他组员很容易出现懈怠的情况等。因此小学数学老师在计划具体的趣味性课堂小活动时,应当注重安排每个同学都参与其中。
        第三个方面是结合本班的实际情况。其中既要包括同学们的相关情况,也要结合农村小学的客观条件。在进行具体活动形式的选取时,小学数学老师可以和小学生们进行直接的询问交流,对他们感兴趣的方式进行了解,也可以通过互联网或者图书馆等渠道查阅专门的趣味性数学课堂活动,提高活动的适应性及有效性。在客观条件方面,对于一些对技术设备要求较高,或者活动成本消耗相对较大的活动,可以进行适当调整或舍弃。但是也可以结合农村小学独特的农村环境优势,比如地方传统文化或者手工艺技术等,展开一些独具特色的趣味性课堂活动,扬长避短,提高活动的有效性。
        趣味性课堂小活动的根本目的在于调动数学课堂氛围和引导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以此实现小学数学教学效率的提高。

其主要起到调节和引导作用,在时间和内容安排上应当进行适当缩减,为正式的数学知识教学留出充分的空间。

二、通过优化调整教学设计来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效率
        小学数学知识对于数学素养较高的小学数学老师来说,确实内容少且较为简单易懂,但是对于正在学习的小学生来说,小学数学知识仍然存在着较高的学习与掌握难度。部分老师很容易走入一个误区,即对这样简单和基础的数学知识,只要细分出明确的知识点,逐个详细明确的讲清楚,学生们自己就都能理解掌握。因此部分小学数学老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并不注重对讲授的小学数学知识的逻辑性以及关联性进行设计。
        这导致的直接的后果是,对于单个的知识点,大部分小学生都可以讲的出来,但是一旦同时牵扯到多个数学知识,或者对小学数学知识进行体系化的梳理,则表现出较为明显的生疏性。
        小学数学老师应当格外注重对教学设计的优化调整,对于关联性的数学知识应当进行专门的串联讲解以及体系化通讲,帮助小学生们将所学习的数学知识有效的建立起联系。小学数学老师也可以并不直接对其中的关联性和体系化知识进行直接讲解,而是通过相关的引导和指点,促使并帮助同学们以自己的思考和理解进行组织联系,最后再由小学数学老师进行检查和点评,并告知正确的体系关系。对这两种教学设计的选择,倘若教学时间充裕,可以优先选择第二种;若是教学时间较为有限,则可以选择第一种。无论是哪种方式,对于小学数学教学效率的提高都可以做出较为明显的提升。
        除此之外,在一些其他的教学设计方面,比如小学数学课堂前侧作业的设计,课前预习任务的布置,以及课后作业的安排等,也可以根据本班的实际情况进行取舍调整。

三、通过运用语言艺术来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效率
        根据相关调查研究可知,数学教学的枯燥性是很多小学生对数学学习热情相对较低,以及数学老师的教学效率难以保证的重要原因之一。数学知识本身确实具备较强的抽象性和逻辑性,在直接的学习与掌握方面存在着明显的难度。但是小学数学老师可以在数学知识本身之外来进行调节,其中语言艺术的运用便是最好的选择之一。
        对于基本的数学知识的讲解,小学数学老师可以充分联系实际生活中的例子,将抽象的数字和数学法则和同学们熟知的日常事物结合起来。以乘法运算为例,可以将其中一个乘数当做竹筐的数量,另一个乘数当做每个竹筐中盛有的同样多的苹果的数量,至此,抽象的乘法运算便形象的转化为对苹果数量计数的生活化问题。对于数学知识以外的语言艺术,则可以体现在温柔的安慰,积极的鼓励,以及适度的指错和纠正等方面,在进行基本的数学知识教学的同时,照顾好同学们的心理感受,让同学们愿意学习和改错,这对于提高教学效率同样起着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汪燕.浅谈如何增强小学数学课堂的趣味性[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9(01):148-149.
[2]雷美颖.基于当前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教学探讨[J].科教新报 (教育科研) , 2011 (32) .
[3]相悦丽.教师应具备的语言艺术[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