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建筑工程中高支模施工技术的应用 刘元超

发表时间:2021/5/10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1期   作者:刘元超
[导读] 摘要:在现阶段建筑工程中,建筑高度、跨度不断提升,所以为了满足施工要求,高支模施工技术应运而生。
        齐翔建工集团翔宇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  161000
        摘要:在现阶段建筑工程中,建筑高度、跨度不断提升,所以为了满足施工要求,高支模施工技术应运而生。但是高支模施工技术的复杂性较强,技术应用难度和危险程度较大,因此为了更好指导高支模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文章对高支模施工技术的应用要点和应用关键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并提出了相关建议,以供参考。
        关键词:建筑工程;高支模施工;技术要点
        引言
        在当下城市人口越发的集中,为了满足不断增长的住房需求,在当下建筑工程中都会选择高层或者超高层建筑来作为施工的主要形式,以此来在提高单位土地的利用率。但是超高层或者高层建筑的高度非常高,为了便于施工,就必须通过高支模施工技术来营造良好的施工环境,提高施工效率。所以在当下必须重视对高支模施工技术的研究,这样才可以保证高支模施工环节的质量,为整体建筑工程质量的提升奠定良好基础。
        1高支模施工技术概述
        1.1高支模施工技术概念
        高支模指的是混凝土模板支撑体系的垂直高度在8m以上,或者跨度在18m以上,均荷载超过15kN/m2或集中线荷载在20kN/m2以上的模板体系。由于高支模的跨度和高度都非常大,因此非常适合应用于高层或者超高层建筑施工。在具体施工中,需要在高空中进行模板的搭建,并安装相应的支撑模板和支撑体系,为了满足相关技术要求,在施工中施工跨度不能超过15  m,混凝土支撑构件最大高度不能超过5  m,从而满足高空模板技术性要求。由于在高支模施工中,模板支撑体系的高度较高,并且需要承担较大的荷载,所以在施工中的风险也相对较高,为了切实保证模板施工的安全,在施工中,需要在水平及垂直方向进行额外支撑体系的搭建[1],不断提高模板体系的整体承载力和稳定性。
        1.2建筑工程高支模施工技术应用的必要性
        在当下,高层建筑已经成为建筑施工的主要形式,为了促进建筑承载能力的提升和结构稳固性的增强,就必须从施工质量方面进行强化,在此过程中就需要加强对高支模施工技术的有效应用。通过应用高支模施工技术能够满足建筑物的外形结构要求,为建筑结构的多样性营造良好条件,还可以通过高支模施工技术来优化建筑结构,在不影响建筑结构性能的前提下,减少材料使用,降低施工成本。但是需要注意的是高支模施工的安全风险、难度、专业性都相对较高,在施工中必须严格依据既定的施工技术应用规范来进行施工技术工艺计划的制定,规范各个施工环节和施工步骤,切实保证各个环节施工质量的达标,实现高支模施工的目的。
        2高支模施工技术在房建土建工程中的实践应用
        2.1高支模施工安装环节
        高支模施工在安装环节主要包括下述几个步骤:(1)模板定位。模板定位直接关系着整个高支模施工的成败,在施工中需要严格依据既定的施工计划来进行测量放线,做好各个控制点和轴线的设置,同时在控制点和轴线测量完成后,仍需要重新进行复测,充分保障模板定位的准确,同时在定位完成后,还需要进行清楚明确的标记,以此为后续施工提供有效指导。(2)满堂脚手架搭设。在搭设脚手架时,施工人员需要严格依据既定的脚手架搭设规范,先做好纵向扫地杆的设置,之后再沿着底端依次进行立杆和扫地杆的设置和连接,需要注意为了保证脚手架的安全性和稳固性,每边至少需要竖立3根立杆。同时,在竖向和横向的平杆设置好后,就需要再一次进行检查,检查其是否满足既定的脚手架搭设要求,在经检验合格后再进行固定,然后就可以按照上述步骤依次进行后续支撑下的搭建[2]。(3)柱模板安装。在安装时需要先做好柱内部的清理清扫,确保柱内部不存在任何杂物或者垃圾,然后先进行直模板的吊装,并拧紧柱箍。

在第1块模板安装后,先通过临时支撑进行固定,之后再安装下一块模板,要注意相邻两块模板间的间隙,必须按照要求进行处理,确保连接的紧密性,之后就可以按照该流程循环进行后续模板的安装,在最后一块模板安装完成并用柱套箍固定后,需要对整体模板安装质量进行检查,比如模板的垂直度、横截面等等,检验其是否符合既定的施工设计要求,如果出现问题则需要及时进行调整。(4)墙模板安装。在安装前先需要清理墙面,并将模板的边线及轴线进行测量和标定,然后在处理墙模板的接缝,并用砂浆找平。然后,就可以进行预埋件以及门窗模板的安装,并结合具体墙体厚度来确定焊接所需的钢筋尺寸,在该过程需要从外到内依次进行安装,并且也必须在安装后详细细致的进行质量检验,尤其需要对加强隐蔽环节的质量检测,杜绝存在漏浆、模板连接松动等问题,如果存在此类问题则必须及时修补。除此以外,在安装施工中,还需要从以下几点来进行质量管控,第一,强化施工人员的管理,要求施工人员严格依据既定的模板安装规范来进行施工,保证施工操作的规范性和合理性;第二,强化材料质量检验,与高支模施工的各种材料都必须经过严格的质量检验,只有经检验合格后才可以用于施工建设[3];第三,强化质量检验。任何环节或者部分完成施工建设后,都需要进行质量检验,只有经检验质量合格后,才可以开展后续环节的施工,以此来尽可能降低模板安装过程中的质量问题。
        2.2外框架梁柱和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
        在进行混凝土浇筑时,由于外框梁柱相对比较密集,所以浇筑难度较大,所以在施工中应该选择分层浇筑的方法,以此来提高施工质量。与此同时,在浇筑过程中还需要强化对立柱梁下水平杆的管理控制,利用水平杆来实现对浇筑过程稳定性的把控,保证模板施工质量。与此同时,还需要加强混凝土浇筑施工与模板施工间的联系和协调,结合高支模施工技术和工艺来制定相应的浇筑方案,做好对浇筑过程中模板位置的监控,有效保证建筑工程整体质量目标的实现。
        2.3高支模验收环节
        验收环节是对高支模施工质量的评估和检验,对于保证高支模施工质量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在上述工程完成后,需要尽快进行验收检验,及时找出其中所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进行休整和返工,以免影响工程的进度[4]。与此同时,为了更好指导验收工作的开展,还需要在验收前就结合既定的质量检验标准和要求制定相应的验收方案和验收计划。
        2.4高支模拆除技术
        在混凝土强度达到预期要求和标准后,就可以进行模板的拆除,但是由于高支模施工难度较大,所以在拆除时也相对比较复杂,因此在模板拆除前,就需要全面评估施工现场的具体情况,并制定相应的拆除方案,明确拆除流程、拆除所需的各种设备器械以及拆除下来模板的储存和保管方法等等,所有拆除下来的模板,都必须按照要求进行妥善的保存、统计和处理,以此来为后续模板施工建设提供便利。
        结束语
        高支模施工技术对于加快建筑工程施工进度,提高施工质量,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因此作为相关施工单位和施工人员,应该有效把握高支模施工技术在应用中的重点和关键,并结合具体工程建设情况,制定相应的高支模施工技术方案,不断提高高支模施工的效率和质量,为高质量高标准建筑工程的实现奠定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郭应海.探讨房建土建工程中高支模施工技术的应用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9(20):14–15.
        [2]赵庆,张志民.关于房建土建工程中的高支模施工技术研究[J].居舍,2019(18):41.
        [3]桓忠雄.房建土建工程中高支模的施工技术应用研究[J].智能城市,2019,5(8):176–177.
        [4]王玲.房建土建工程中的高支模施工技术探讨[J].江西建材,2019(09):155+15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