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庆市鼎湖区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站 广东肇庆 526070
摘要:建筑质量关系着建筑使用寿命以及人民群众的生存财产安全,作为建筑企业必须要严格控制质量,树立全生命周期质量管理理念,这样才能够在确保建筑质量前提下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对此,本文主要以全生命周期质量管理理念下的建筑工程管理为主题,在简要分析全生命周期质量管理定义的前提下,对该理念贯彻的必要性作出论述,并从建筑勘察设计、施工、竣工验收等全流程探究全生命周期管理理念的具体应用。
关键词:建筑质量;全生命周期;定义;必要性;应用
一、全生命周期质量管理的定义
全生命周期质量管理主要是指从整体入手,对项目建设的所有环节开展质量管理,从前期的设计研究,到中期的建筑施工,再到后期的竣工验收,均要强化质量管理,通过全流程质量监管确保项目质量符合标准,确保项目质量安全。全生命周期质量管理是一种科学的管理理念,将其应用到建筑工程管理中可以有效保障项目质量安全,节约管理成本,实现建筑企业管理效率的全面提升。
二、全生命周期质量管理的必要性
建筑工程项目建设相对复杂,由诸多环节构成,每一个环节的管理质量均会对后期项目建设产生影响,因此树立全生命周期质量管理理念十分必要。
首先,有利于确保项目质量,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建筑工程项目是为了满足人们的日常生活、生产需求,比如住房、高速、桥梁、水库等,这些项目与人们的生产、生活密不可分,建成后将长期为人们服务,因此,一旦出现质量问题,势必会影响工程项目使用寿命,并威胁到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所以,必须要强化建筑工程项目质量管理,将质量管理融入到项目建设的每一个环节当中,这样才能达到项目建设的目的,真正发挥建筑项目的价值。
其次,有利于提升管理效率,增强建筑企业核心竞争力。对于建筑企业而言,质量位居核心,是其生命线,决定着企业的市场地位及生存发展,任何建筑企业一旦出现重大质量事故,信誉形象在行业中必然受到影响,甚至会因此陷入破产危机,而全生命周期质量管理理念的贯彻,能够让企业时刻把控质量,落实质量责任,明确质量管理意义,通过质量管理切实提升企业管理效率,增强市场核心竞争力。
再次,有利于节约成本,实现建筑企业资源优化配置。全生命周期质量管理能够从整个施工流程入手,对关系项目质量的所有细节进行把控,以此避免项目质量问题的发生,当企业质量管理效率提升时,就可以最大限度的降低工程延期、返工等导致的成本增加,同时,在质量管理当中可以实现资源优化配置,提高企业资源利用效率。
全生命周期理念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具体应用
1.建筑工程项目施工前期质量管理
建筑工程项目施工前的质量监管决定着项目施工运行阶段的精准性以及施工成本,尤其是施工前的勘察、设计等工作尤为重要,必须要加强这些方面的管理才能够为后续工作的顺利推进提供坚实保障。
首先,做好建筑工程项目勘察阶段的质量管理工作。作为建筑工程建设单位而言,必须要做好项目的可行性分析,同时将勘察设计工作交给具有相应资质的单位予以完成,并签署合同,确保设计单位能够按照要求进行项目的勘察、设计。勘察设计单位资质关系着勘察水平以及设计质量,因此,需要对其资质予以核实;同时,明确勘察主体的设计责任,强化责任意识,做好勘察设计工作的监管力度。其次,完善设计资料搜集机制,确保设计内容的完整性、科学性。建筑工程主体要为勘察设计部门提供完善的数据资料,比如地形策略、人文地理情况等。再次,确保设计方案的科学性。
设计方案科学与否决定着后期项目的施工建设质量,作为建筑施工主体,在设计方案确定后一定要及时对方案科学性作出审核,确保设计符合法律、技术等方面要求,对于存在问题要及时予以纠正。此外,还需要做好设计图纸的审核,确保图纸的可行性、科学性。
2.建筑工程项目施工阶段的质量管理
在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管理过程中,施工阶段处于质量管理的核心位置,也是影响后续项目质量的重要环节,对此必须要将全生命周期管理理念纳入其中,在整个施工过程中坚持质量管理原则。施工阶段涉及内容较多,具体包括这几方面:首先,施工前必须要对施工图纸、技术、报告等内容予以审核。例如,新工艺、新技术审核;原材料质量审核等;施工材料优劣影响着建筑工程项目质量,所以在使用前必须要保障材料质量。一方面,施工人员在领取材料时要对材料质量进行检验、抽查,确保领取的材料质量与建筑材料质量标准相一致;另一方面,施工过程中要注重建筑材料的合理使用,对于发现的劣质或不符合要求的原材料要及时更换。其次,做好现场质量监管工作。开工前,要做好设备工具、技术、原材料等方面的检查,确保各要素的质量,避免将不合格技术、材料应用到建筑施工当中,影响到项目施工质量;交接环节,交接主体要严格按照交接规定,做好交接质量的把控,尤其是接管人员必须要对交接工程质量进行检查;如果工程项目建设中由于各种原因造成停工的,在复工时需要做好质量方面的审核,符合要求后方可复工;再次,施工进度也是建筑工程管理的重要内容,在施工当中需要做好进度控制,确保施工进度与施工项目预期要求相一致,若存在延期等情况,就需要查找原因,并根据原因制定应对措施。进度超前与延迟都会对施工质量产生影响,所以,任何情况下只要进度不符合预期就要注重质量方面的检查。
3.建筑工程竣工阶段质量管理
竣工虽然处于建筑工程项目建设的最终环节,但依然是项目建设质量管理不可获取的一部分,竣工阶段同样需要遵循全生命周期质量管理理念。项目竣工阶段的质量管理主要是针对施工竣工标准以及制度规范对施工项目的施工技术、质量等内容予以检验,确保其与规范标准是否相互一致。竣工阶段质量管理必须要从这几方面入手:首先,注重施工验收人员质量监管意识的树立,通过培训等方式增强验收人员全生命周期质量管理理念,能够在竣工验收当中始终将质量管理放在核心位置;其次,若在竣工验收当中发现问题,必须认真对待,并提出修正意见,要求施工人员返修,直到验收合格为止;再次,构建完善的竣工验收机制,明确责任主体的验收责任,一旦发现建筑工程项目质量存在问题而竣工验收人员并未检查出来,第一时间追究对应主体的责任。
四、结语
建筑工程项目包含内容诸多,在项目质量管理活动中,任何细微环节的疏忽都会对项目最终质量产生影响,所以,想要确保建筑工程项目质量就需要树立全生命周期建筑工程管理理念,通过该理念的深化贯彻,让每一位员工积极参与其中,明确质量管理的意义,积极参与到质量管理活动当中,切实为建筑工程项目质量管理贡献力量。针对建筑工程管理质量问题,本文主要从施工流程入手,将全生命周期力量在建筑工程施工前、施工中、施工后三个阶段的具体应用作出了论述,希望能够为建筑工程类企业进行全生命周期质量管理构建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吴妍.试论基于全生命周期质量管理理念下的建筑工程管理[J].中外企业家,2019(19):111.
[2]邢红梅.试论基于全生命周期质量管理理念下的建筑工程管理[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9(08):50+25.
[3]伍晓晖.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有效策略的思考[J].建材与装饰,2018(12):158-159.
[4]王幼松,杨馨,闫辉,张雁,李剑锋.基于全生命周期的建筑碳排放测算——以广州某校园办公楼改扩建项目为例[J].工程管理学报,2017,31(03):19-24.
[5]张和平.范式转换视角下建筑工程全生命周期的工程造价管理研究[J].企业导报,2016(14):37-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