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速铁路工务线路养护常见问题及对策 李贺舟

发表时间:2021/5/10   来源:《建筑模拟》2021年第1期   作者:李贺舟
[导读] 在完成铁路的建设之后,需要铁路工务线路的养护工作,对其线路进行定期的检测与维护,从而保障铁路设施的安全使用,由此我们不难看出,在铁路的使用过程中对其的养护工作在整个铁路行业的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在铁路养护时需要具备较高的专业技术水准,同时需要保障铁路养护工作的安全管理工作,但是对于我国当下的铁路工务线路而言,仍存在着较多的问题,需要去进一步的解决,本文将针对铁路工务线路养护工作中的问题进行分析
        中国铁路北京局集团有限公司石家庄工务段  河北石家庄  050000
        摘要:现如今铁路已经成为了我国最为重要的基础交通设施,其线路的建设质量会对铁路能否安全运行造成直接的影响,是人们出行安全的重要保障,在完成铁路的建设之后,需要铁路工务线路的养护工作,对其线路进行定期的检测与维护,从而保障铁路设施的安全使用,由此我们不难看出,在铁路的使用过程中对其的养护工作在整个铁路行业的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在铁路养护时需要具备较高的专业技术水准,同时需要保障铁路养护工作的安全管理工作,但是对于我国当下的铁路工务线路而言,仍存在着较多的问题,需要去进一步的解决,本文将针对铁路工务线路养护工作中的问题进行分析,同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与措施。
        关键词:铁路工务;线路养护;常见问题;对策
       
                任何一个国家在发展的过程中交通行业都是其最为重要的基础发展对象,而且由于我国地域辽阔,因此对于铁路的建设范围也是极为广泛的,在对铁路线路的建设过程中,其建设质量是列车的安全行驶的基础保障。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对于铁路工务线路的养护工作也逐渐变得更加严格,进行的每一步操作都需要严格的按照相关标准进行,由此我们不难看出,铁路工务线路养护工作在整个铁路行业的发展过程中起到的重要作用。但是在实际的铁路建设过程中,受到气候环境、地形以及列车的载货量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使得铁路的养护也随之不断更新与变化。为了更好地保障列车安全稳定的形式,必须要采用新型的时代技术,实现铁路线路养护技术的不断更新,同时树立起新型的管理观念,转变原有的管理模式,从而使得整体管理制度向着更高水平发展,从而更好地推动我国铁路行业的快速发展。
        一、当下的铁路工务线路在养护过程中遇到的难题
        1.1技术人员素质不高,安全意识较低
        在进行铁路线路养护工作的过程中,绝大部分的养护工作人员综合素质并没有达到实际的标准,同时他们的安全意识也是相对薄弱的,这也是当下养护工作开展的主要问题之一,需要采取有效的方法加以解决。在我国的铁路工务线路养护工作开展的过程中,很多人都是本着有病治疗的方式方法,在养护过程中出现的多种问题,并没有能及时的发现关键所在,并采用合理的方案加以解决,这也就使得传统的养护工作阻碍了铁路工务线路的整体水平的提升,对于铁路工务线路的高效发展与使用造成了一定的影响。除此之外,很多的铁路工务线路的养护工作人员缺乏实际的工作经验,导致线路故障时常发生,却不能在第一时间加以解决,因此,除了养护工作之外对于铁路的修补工作也就成了日常。
        1.2养护方式与轨道结构之间不协调
        在养护工作开展的过程中,对于线路的养护工作需要本着轨道为其养护依据,采用具有针对性的方案对不同的轨道使用不同的养护方式。由于我国的地域原因,不同的地区其地形结构也是存在着较大的区别的,这也就使得轨道铺设方式以及材料的选择上各不相同。因此,采用因地制宜的养护方式,是尤为重要的。但是在实际的铁路工务线路养护工作开展过程中,我国的相关政策还是比较单一的,不能在实际上满足全部铁路路段的需求,造成了养护的质量不高,同时这一问题在短时间内是无法得到有效的解决。
        1.3检测技术落后,信息传输不流畅
        在当下的铁路工务线路养护过程中,对其的检测是需要按月来进行的,通过利用检测设备对线路的相关数据进行收集与整理,之后再采用合适的方案对其进行养护。但是这种检测方法存在一定的漏洞,只能对其的基础数据进行收集,不能彻底的解决养护的实际问题。除此之外,在线路检测完成之后需要将信息进行传输,在检测完成之后现将数据传送到车间,在由车间对其整理与筛选,最后才可以完成相关的检测工作,一旦信息的传输不及时,那么就是造成之后的养护工作实时性与准确性受到影响,同时很容易出现信息遗漏以及误差等状况,极大程度上制约了铁路线路养护的实际作用。


        二、铁路工务线路养护方案
        2.1不断完善安全管理制度
        当前我国的铁路在进行建设与养护的过程中对于安全事故的管理仍略显不足,其最为主要的原因还是由于安全管理制度的建设不全面,或者安全体制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没有全面落实,这也就会造成实际操作过程中存在漏洞,职工对于安全管理制度的不重视,导致安全事故频发,这对于我国的铁路安全建设与养护造成了巨大的影响,传统的安全管理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当下时代的需求,因此需要将其进行突破,将其内部制度不断完善。为了有效的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首要任务就是将安全管理体制进行创新,加强此方面的监管力度,全面提升铁路的养护技术,在施工时需要采用符合实际工程的材料,做到严格检测,这样才可以将安全风险最小化,尽量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
        2.2加强对养护工作人员的监管
        铁路工务线路的养护工作与其他的一些设备养护工作相比较,其本身任务性质更具复杂性、繁琐性,同时施工规模较大,劳动量过于密集,造成了有针对性的线路养护工作管理极为困难。除此之外,从养护的工作人员角度来看,绝大部分的工作人员都是临时工,他们所掌握的专业技术不足,安全管理意识上较差,不能将安全施工完全落实,这种问题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对线路的养护工作带来的一些安全隐患,这也是养护过程中发生安全事故的重要原因。因此需要不断的强化养护工作人员的监督与管理工作,做好定期的养护工作人员专业技术培训工作,使其不断提升安全责任意识与技术水平,确保在养护过程中完全按照相关流程进行操作,这样才可以在根本上解决线路的养护安全问题,确保施工的质量。
        2.3提升养护维修技术水平
        为了更加有效的保障列车的安全行驶,需要不断的提升铁路工务线路的维修与养护技术。为了有效的提升养护维修技术,首先就是将设备的检测信息有着全面了解,在完成了线路的检测之后,数据会呈现出一定的规律,同时根据信息制定标准与其进行对比,才可以安排之后的工作。在当下我国的铁路养护维修工作主要检测的还是车载检测,同时增加人工巡检。只有先进的轨道检测技术作为技术保障,才能及时的检测出线路中的安全隐患,从而提升线路养护的工作质量。
        2.4加强安全检测与实时监测
        加强安全管理可以有效的提升线路养护施工安全性,安全管理的关键就是对其的检查与实时监测。在进行线路养护的过程中开展定期的铁路线路养护工作,可以有效的提升施工效率,同时对于一些潜在危险可以及时的发现,并采用合理的方案加以解决。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科学技术的成果也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我国铁路工务线路的养护,将传统的管理方法加以创新,从而发展出更为先进的管理模式,通过对线路的科学养护,有效的保障了列车的安全行驶。
三、        结束语
        综上所述,尽管科技的不断发展,带动了我国铁路工务线路养护水平的提升﹐但由于我国起步较晚﹐仍存在一系列问题,如养护人员素质偏低,安全意识不高﹐养护方式与轨道结构不协调﹐检测方式落后﹐信息传递不流畅等﹐制约了我国铁路事业的发展建设﹐仍需要不断总结经验,学习西方的优秀成果。铁路养护管理要求铁路工务线路养护工作必须有高质量的水准﹐并在不断加强铁路工务线路管理工作的同时,有效提高铁路工务线路工作的安全度及可靠性。因此﹐应切实提升铁路工务线路的养护工作是极为有必要的。
        参考文献:
        [1]唐春波.铁路工务线路养护常见问题与对策分析[J].科技风,2018(25):232.
        [2]晁永强.浅谈铁路工务线路养护常见问题与对策[J].智能城市,2018,4(01):48-49.
        [3]刘文忠.铁路工务线路养护常见问题与对策分析[J].科学技术创新,2017(25):184-185.
        [4]王伟鹏.铁路工务线路养护常见问题与对策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7(12):229.
        [5]鲁向国.铁路工务线路养护常见问题与对策分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7(09):232-23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