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摘要:随着现代化都市圈的加速形成,人们越来越关注城市交通的系统建设。而市政道路建设作为城市交通系统的关键环节,其作用非常重要,如何规划和建设市政道路则是相关从业者最需要考虑的因素之一。如果在市政道路建设方面引入“海绵城市”的设计理念,市政道路不仅可以发挥交通功能,为城市居民提供出行便利,而且绿色发展理念还可以在城市生态发展中发挥良好作用,促进城市的健康绿色发展。本文主要结合在市政道路优化设计方面借鉴“海绵城市”的建设理念,阐述对市政道路建设的意义和作用,以期为相关工作人员提出一些建设性的参考建议,以促进城市生态文明建设。
关键词:现代化都市圈;市政道路;海绵城市;设计优化
随着现代化都市圈的快速构建,人们的生活质量水平不断提高,对市政道路设计和建设的要求也日益提高。为了实现城市经济圈的快速发展,满足现代人的个性化需求,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时,要根据实际情况不断地改进和优化,以取得良好的建设效果。
1海绵城市建设理念
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要加强市政道路排水设施的改善,解决城市居民生活用水污染问题,保护城市生态环境。通过充分结合海绵城市建设的理念,不仅可以优化城市排水系统,保护城市的生态环境 [1]。运用海绵城市建设理念,可以加强雨水的收集和利用,充分利用城市的稀缺水资源,对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城市环境保护具有积极意义。传统的市政道路的建设使用不透水的材料,例如沥青和混凝土,并且以路面排水的方式,通过沟渠将其输送到城市管网。该方法的雨水渗透能力有限,不能充分利用雨水资源。在海绵城市的概念下,通过在建设市政道路时通过渗透性结构的设计,可以充分收集和利用雨水资源。
.png)
图1 城市道路海绵城市系统构建流程示意图
2海绵城市的优势
2.1实现对地下水的补充
我国市政道路的铺装材料多数为沥青和柏油,有效地保证了市政道路的美观和整洁,给人们的出行带来了方便,但同时也给城市发展产生了负面影响,如沥青道路无法确保雨水的渗透,因此无法及时有效地补充城市地下水。基于海绵城市的概念,在市政道路建设中应充分考虑这一因素。例如,可以将特定区域中的市政道路设置为海绵区域,然后在该区域吸收雨水,以有效补充城市地下水,并平衡城市供水系统。
2.2改善环境
雨水可以起到清洁路面的作用,但随后的污染物会与雨水一起进入河流,湖泊和海洋,从而导致更严重的二次污染。海绵城市的概念使市政道路的规划和设计完全集中于解决这些问题。通过在道路上安装一定的海绵体,可以实现雨水的截流和净化处理,避免二次污染现象的产生。
2.3降低排水系统压力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一些城市在老城区上面临着重建和扩张的问题。原始的市政道路基础设施无法满足城市现代化的总体要求。在极端大雨的情况下,会严重的影响人们的正常生产和生活,给城市造成了更大的经济损失。将海绵城市的概念运用到市政道路的改扩建中,可以减轻排水系统的压力,实现雨水资源的有效利用。
3海绵城市理念下的市政道路设计
3.1市政道路总体设计理念
在市政道路建设过程中,要确保城市海绵体不会对项目建设产生重大影响。对当地湖泊、河流、湿地和其他水体的有效保护应结合项目的实际情况。有效地将市政道路建设与城市所处的自然环境相结合,实现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有效规划和管理城市水质环境[2]。市政道路设计应与当前的城市供水和排水系统结合使用,以避免对当地自然环境的天然河流和湖泊造成不利影响,并避免市政道路设计中可能存在的敏感区域。优化市政道路环境的空间布局,并采用科学的方法对市政道路,包括车行道、人行道和绿地进行布置,以实现良好的市政道路设计.
3.2选取合适材料铺设路面
在海绵城市理念支撑下,针对市政道路路面透水材料的选型,人行道及非机动车道的材料应具有以下特点:良好的渗透性,雨水可以迅速渗透,通过及时补充地下水资源,地下水可以持续为人们提供生活用水;较好透水性和透气性,可表现出良好的土壤控制能力,改善了城市的湿度和温度,并保护了生态平衡;路面积水的清除,保障了行人的出行安全。降低噪音,为居民创造更安静的交通环境;色彩丰富,经久耐用,既可以美化环境,又可防止水资源流失,并具有良好的社会生态作用。机动车道的材料应具有抗滑性能好、雨天安全性能高、噪声低、行车舒适等。人行道及非机动车道的透水材料一般有透水砖、透水混凝土及透水沥青材料;机动车道的透水材料应选取开级配沥青混合料(OGFC)。
3.3人行道及非机动车道的设计
人行道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影响着行人的活动,非常需要安全便捷的人行道设计。鉴于积水在雨天变得湿滑,行人容易滑倒或跌落,因此解决水积聚问题是重心。道路设计师需要考虑排水问题。透水砖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另外,要注意选择透水砖,要严格控制其质量,只有好的材料才能铺平道路,使排水和吸湿更有效。改善人行道路的安全性和便利性对市政道路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png)
图2 人行道透水砖铺设场景图
3.4车行道的设计
车行道是城市建设的重中之重。大多数人会选择驾车旅行,但是,由此产生的交通事故发生率也在逐年增加。车辆行驶的安全性是设计人员必须考虑的问题。与人行道路相比,汽车道路传递的重力更大,因此在选择铺设海绵材料时应考虑抗压强度。而且施工人员应受到严格管理,不能偷工减料,严把质量关,质量是任何建设项目的基本保证,没有质量,就不能谈发展,这关系到人民生命财产安全[3]。另外,要了解排水管的合理配管径并进行合理的规划,以便在大雨期间可以及时排出道路积水。
.png)
图3 车行道排水沥青路面示意图
4小结
我国现代城市的快速发展改变了人们对传统市政道路设计的认识,迫切需要从业者创新设计理念。我们相信,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海绵城市的建设将越来越好,致力于最大限度地研究海绵城市的作用。如今,国家重视城市生态环境,多次强调建设海绵城市的重要性,鼓励研究人员开发新技术,促进城市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友好发展。海绵城市建设意义重大,其应用在市政道路建设的设计理念为人类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可能。海绵城市建设将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有机结合,有利于建设绿色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生态文明现代化社会。海绵城市建设将成为我国乃至未来世界城市发展的普遍趋势,因此,应更加重视将海绵城市的概念应用到市政道路建设中,为生态环境的良性发展助力。
参考文献:
[1]谌东华.市政道路设计中“海绵城市”理念应用[J].建材与装饰,2019(28):278-279.
[2]陈器.基于海绵城市理念下的市政道路设计探究[J].四川水泥,2019(6):81.
[3]张浩.浅析市政道路设计中海绵城市理念的融入[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9,42(9):259-260.
作者简介:徐光鑫1987-,男,汉,河北邢台,工程师,研究生,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市政道路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