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工程抗渗混凝土施工技术研究 王剑云

发表时间:2021/5/10   来源:《建筑模拟》2021年第1期   作者:王剑云
[导读] 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地下工程及给排水工程规模越来越大。尤其是给排水构筑物对混凝土抗渗技术要求越来越高,在此背景下抗渗混凝土施工技术变得十分重要,本文将结合实例讨论市政工程抗渗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以期加强抗渗混凝土施工技术应用效果。
        身份证:3307251970****6111  浙江杭州  310000
        摘要: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地下工程及给排水工程规模越来越大。尤其是给排水构筑物对混凝土抗渗技术要求越来越高,在此背景下抗渗混凝土施工技术变得十分重要,本文将结合实例讨论市政工程抗渗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以期加强抗渗混凝土施工技术应用效果。
        关键词:市政工程;给排水构筑物;抗渗混凝土;施工技术;技术要点;
       
                1 市政工程混凝土渗水主要原因
        造成混凝土渗水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第一,将混凝土内部的游离水予以全部蒸发,已将水泥石中的材料予以分离并形成不同的毛细管;第二,混凝土施工质量较差,从而在使用过程中逐渐生成孔洞、蜂窝等;第三,混凝土拌合物不具备良好的保水性能,由于混凝土在浇筑作业以后经常会出各类问题,如骨料下沉、水泥浆上浮等,并在水分蒸发以后形成连通的孔隙;第四,因地基下沉、温度等因素影响,混凝土会产生裂缝。
        2 市政工程提升混凝土抗渗性能有效措施
        2.1 合理安排混凝土浇筑作业
        抗渗混凝土施工应在施工前进行合理的季节性施工安排。应依据施工地点实际气温与气候变化制定施工安排,由于冬天、夏天温度不同,混凝土凝结温度与拆模后大气暴露温度控制十分重要,受到构筑物结构约束后很容易发生温差冷缩应力情况。还由于干缩应力因素影响,混凝土很容易发生裂缝,影响抗渗性能。因此必须依据实际施工需求,结合施工环境,避免冬期或十分炎热的天气进行施工,也要避免在最冷、最热的几天内进行混凝土浇筑操作。若无法规避,则需制定减小温差的有效措施。
        在混凝土浇筑作业进行的时候,必须要保证混凝土在最初凝结的时候就完成浇筑。另外,也应严格遵循相应规定设置合理混凝土浇筑顺序,同时还应考虑各种意外情况,避免出现时间间歇。总而言之,在这个过程之中,只有严格控制上下层混凝土浇筑的间隔时间,并注重混凝土作业各项细节,才能从根本上避免发生渗水问题,提升混凝土整体抗渗性能。
        2.2 构建完善岗位责任制度
        施工之前构建完善岗位责任制度,将责任充分落实到相关责任人身上。如混凝土质量检验小组只有对混凝土的各项测试予以观察和研究,才能明确其是否符合要求;混凝土浇筑小组人员应把控混凝土浇筑质量,施工过程中严禁出现过振、漏振,从而避免蜂窝麻面和泌水现象。养护组只有对混凝土予以一定的养护,才能确保其一直都处于湿润状态,避免发生干缩裂缝问题。对责任履行不到位的进行考核。
        2.3 形成完整施工检查系统
        为充分发挥抗渗混凝土施工技术价值,加强给排水构筑物整体质量,应在施工现场形成完整的质量检查系统。无论是混凝土的选择环节还是最终的竣工环节,每一项施工内容都应被严格检验,形成完整的施工质量检验系统。
        3 市政工程抗渗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
        3.1 抗渗混凝土工作机理
        由于混凝土具备一定透水性能,二氧化氯消毒的水环境中含有的氯离子成分会逐渐深入到混凝土内,如果水、氧足够的话,那么就会腐蚀混凝土内部钢筋,并影响混凝土的使用效果。而在腐蚀作用下氯离子和铁离子都会发生电化学反应,且呈现持续进行的一种状态,最终导致钢筋被彻底锈蚀。

抗渗混凝土施工技术由于其不具备透水性,所以有害物质就
        会被隔离在混凝土的外部,因此也就不会侵蚀其内部,从而有效阻挡氯离子渗入混凝土内部,避免发生混凝土侵蚀情况,为结构钢筋提供保护。
        3.2 抗渗混凝土配制技术要点
        为确保抗渗混凝土抗渗等级可以满足设计需求,施工团队对材料进行严格筛选、仔细配比设计。
        3.3.1 材料
        第一,水泥。为确保混凝土设计强度与抗渗等级满足设计需求,施工团队选择水泥过程中,应该结合具体工程的实际情况对不同的材料进行分析与研究,然后在充分考量工程造价的基础上,可采用42.5普通硅酸盐水泥作为主要材料。
        第二,集料。集料质量会对混凝土寿命与强度产生直接影响,为确保抗渗混凝土发挥最好的工作性能,满足密实性需求,施工团队采用了连续级配集料。在前期使用的过程中需要实验对比碎石,然后再确定其具体的技术指标。其中,岩石抗压力是120MPa;碎石压碎值是4.8%;针片状颗粒含量为4.3%;含泥量为1.0%。与此同时,依据项目实际情况,混
        凝土浇筑全部采用泵送施工,选择2.6-3.0细度模数的中砂,其技术指标表现是:1.0% 的含泥量;云母含量为0.6%;筛分 =2.8Ⅱ区中砂。
第三,        外加剂。要想混凝土充分发挥改善与调节的作用,如混凝土的使用时长,尤其针对水厂的特点及设计建议,施工团队在使用的混凝土内掺入高性能抗裂膨胀剂与混凝土阻锈剂。经测试,该项目使用 CMA 型高性能抗裂膨胀剂与 KJ-2X 混凝土阻锈剂。
        第四,掺合料。在混凝土内部加入足够的粉煤灰,以使其与水泥中的水化物发生反应,从而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同时也会使混凝土各项物理力学性能获得提升。该项目使用Ⅱ级粉煤灰技术指标如下:烧失量为5.87%;细度为0.046mm 筛余20.1;含水量为0.33%;需105% 的水量比;0.34% 的三氧化硫含量。
        3.3.2 合理设计配合比
        施工团队严格遵循设计与规范要求,配合比适配 C30抗渗混凝土过程中,每立方米混凝土内使用的各类材料数量与技术要求。对适配进行优化过程中,应考虑以下内容。结构底板混凝土作为较大体积抗渗混凝土,且在夏季施工,不仅应充分满足大体积混凝土强度与坍落度要求,同时还应提升大体积混凝掺合料与骨料含量需求,从而减少每立方混凝土的水泥用量;将耐水性需求作为基础,应确保基于含二氧化氯自来水环境背景下的混凝土水灰最大允许值、最低水泥用量充分满足相应规范与要求;满足混凝土性能要求基础上抗裂膨胀剂每单位用量可适当减少,从而达到满足抗渗性需求目的;将28d 抗压强度与抗渗指标作为基础进行分析,使用3号试配方案较为科学,因此使用3号方案对施工现场进行指导。
        4 结语
        综上所述,市政工程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是无法分离的,所以这也就要保证其质量,只有这样才能为人民提供更加安全、优质的服务。抗渗混凝土施工技术较为细致、复杂,涉及多方面因素与更多学科,因此在实际施工过程中,要根据施工现场的具体情况以及时间和气候等因素,才能更好地选择施工材料、施工设备和技术等,从根本上确保工程质量的整体安全性。
        参考文献:
        [1] 张翼 . 叠合装配式地下综合管廊探析——以厦门环东海域新城翔安南路地下综合管廊工程为例 [J]. 福建建筑,2020(11):121-125.
        [2] 陶君 . 浅析深基坑地下连续墙施工的质量控制 [J]. 建设监理,2018(8):71-7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