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混凝土结构施工常见质量通病与防治

发表时间:2021/5/10   来源:《建筑科技》2021年2月下   作者:金丽丹
[导读] 随着住宅产业化的快速发展,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在设计、施工和生产中普遍存在的质量问题也时有发生。装配式建筑符合绿色建筑的特点,工厂化生产可以缩短工期,更容易控制产品质量。目前,我国装配式建筑虽然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与国际水平相比仍有一定差距。

杭州珊丘装饰工程有限公司  金丽丹  310000

摘要:随着住宅产业化的快速发展,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在设计、施工和生产中普遍存在的质量问题也时有发生。装配式建筑符合绿色建筑的特点,工厂化生产可以缩短工期,更容易控制产品质量。目前,我国装配式建筑虽然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与国际水平相比仍有一定差距。预制构件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质量问题应引起重视。在此基础上,对以下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质量问题及预防措施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0引言
        目前,建筑业已经取得了全面的进步,因为它关系到全市乃至全国的经济。因此,建筑业也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传统的建筑工程都在建设中施工周期长,施工工艺复杂,施工环境特殊等等。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弥补了传统施工的不足缺点,装配式混凝土结构,这主要是在工厂内部生产建筑构件,然后运输到建设项目施工现场进行组装。这种建设模式既可以减少资源浪费,又可以降低成本。它能有效地缩短施工工期,简化施工工艺,对建筑业产生很大的影响。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有利于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加强这项技术的研究具有深远的意义。
        1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概述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是建筑业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既能满足绿色发展的要求,也符合建筑业未来发展方向。装配式建筑类型可分为混凝土结构、钢结构和木结构。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是由预制的混凝土构件或钢构件组成的可连接的组合结构,通常是加入单一材料和其他原材料的混合物,以提高施工质量。
        2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质量通病问题
        2.1建筑外墙渗漏问题
        在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过程中,由于预制外墙的吊装,接缝部位的密封防水处理是防水的难点。由于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外墙板为水平和垂直接缝,其防水效果最差。造成外墙渗漏的主要原因是外墙面板防水水平缝不好,接缝处出现裂缝,导致墙板出现白色倒流、地基不均匀沉降和材料干缩缝。由于水的表面张力和毛细力,雨水不断渗入墙板,造成质量问题。
        2.2建筑构件质量问题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中构件定位不准也会导致构件间的装配出现很大问题。构件间隙过大,即使安装勉强完成,也会严重影响构件的平整度和施工质量,甚至造成预留钢筋的变形,最终导致整体构件强度达不到政府要求。另外,装配时钢筋不能插入预留孔内,可能造成相邻构件损坏。
        2.3混凝土构件的不合理应力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是一项复杂的工程项目,在施工中需要注意混凝土构件的受力。由于不同类型的混凝土结构构件之间的荷载压力比较大,在施工中有必要对构件的力学性能和荷载力进行分析研究。构件的力学特性和受力原理对构件的应力有不同的影响。一旦荷载超过构件的压力,就会出现裂缝等质量问题。
        3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质量防治措施
        3.1加强施工人员的技术培训
        在施工质量管理中,人的因素起着决定性的作用。除了传统现浇工程所需的钢筋工、木工、混凝土工外,PC工程施工还需要增加一些比较专业的工种,如施工前的起重工、安装工、制浆工、灌浆工等工种需接受PC施工操作规程、质量等方面的培训。关键工种必须经过培训合格,持证上岗。PC部件的重量很重,吊装部件是一项高风险操作。同时,PC组件的安装精度也很高。安装构件时,多个套管或灌浆锚孔需与连接钢筋同时对齐。起重机操作人员应服从指挥,集中精力,认真操作,确保PC部件的安装质量。信号源是保证安装质量的关键工种。熟悉升降部件的工艺及全过程的质量要求。信号工作者的技术水平和质量意识要过硬。



        3.2外墙渗漏预防措施
        在装配式混凝土结构中,为了有效防止外墙渗漏,必须在墙板连接位置使用密封胶。如果密封胶质量不好或施工工艺不到位,会出现渗漏,会导致内部保温层损坏,降低保温效果。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外墙板应阳光直射,其接缝密封胶应选用抗强延性好的产品,在侧向力作用下有足够的压缩空间,防止主体结构受到影响。目前,我国建筑密封胶主要分为有机硅密封胶、聚氨酯密封胶和改性硅烷密封胶。为了使用这些密封剂,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具有相应性能的材料。此外,除了选择密封胶性能外,还确保基层处理器、配套辅助材料具有良好的防水效果。
        3.3建筑构件质量问题的预防措施
        构件质量问题会导致连接安装过程不能满足强度和效果要求,因此,必须使用准确的仪器科学合理地定位预埋件,然后在装配施工前制定合理的施工方案。为了提高装配后构件的整体质量和强度,有必要及时准确地纠偏装配过程中的偏差问题,满足规定的标准要求,为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施工质量提供稳定的基础支撑。
        3.4提高预制构件标准化程度
        单个PC住宅项目的预制构件种类可达上千种。这种条件下,预制构件生产单位模板周转利用困难,很难实现模板多次重复使用,一个工程需制作多种类型模具,时间成本和经济成本均会大幅提高。造成这个问题主要有2方面因素:设计标准化和模数化程度不高,装配式住宅建筑结构体系目前以剪力墙结构体系为主,体系中设置大量后浇筑混凝土区域和预制区域的钢筋搭接,因为构件所在部位和楼层不同,出现多种装配式构件,给工厂化生产造成巨大麻烦。另外,由于预制构件标准化程度不高,预埋件点位控制较困难,如电盒等预埋件,在不同构件中,电盒位置往往不同,因此,施工人员需反复对预埋件点位进行测量,不仅降低工作效率,而且易引起测量误差。因此,如何提高标准化、减少构件和预埋件种类是提高生产质量的关键。
        3.4混凝土浇筑工艺
        在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工程混凝土浇筑施工中,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合理规划和应用混凝土浇筑施工的方向和顺序。混凝土泵在浇筑前应平行放置,并合理控制其数量。此外,还需提前在施工平台中心进行合理施工。本工程建成后,可以对下一步工作进行合理规划,不同施工阶段需要进行泵施工,才能做到有序。在浇筑施工过程中,混凝土会流动,出现边坡。因此,在浇筑时,必须采取分层浇筑、逐层浇筑施工,确保按顺序进行全浇作业,减少浇筑裂缝问题。此外,混凝土表面应合理处理,并采用振动施工。高频振捣器应做好振动施工,合理控制振动时间和间距。
        3.5采用先进技术
        充分利用射频识别(RFID)技术和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将RFID技术应用于预制构件的跟踪管理,有助于优化供应链建设,整合供应链信息,实现预制构件生产、运输、堆放、安装进度和质量的实时监控,提高施工效率,降低成本。以BIM模型为载体,实现设计信息、工厂生产信息和现场装配信息的共享与集成。利用BIM技术对施工预装配过程中需要预装配的产品进行虚拟预装配分析。装配误差可以通过模型或输出报告进行查看,从而在地面完成偏差调整,降低装配前的成本,提高装配效率,实现工程进度和方向的数字化、精细化、可视化的案例、质量和安全管理。
        4结论
        当前,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带动了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对城市房屋建筑工程的使用性能和施工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的出现,解决了施工中的诸多问题,为城市的现代化提供了稳固的基础支撑,缩短了工程的施工周期,起到了环境保护的作用,因此应引起重视。装配式建筑施工是一项较为复杂和系统的工作,需要全过程协调,涉及面广。虽然我们在PC大厦建设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在生产实践中一些关键问题仍有待解决和完善,这需要广大同行的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郑喜年.建筑混凝土结构的施工及裂缝控制研究[J].居舍,2020(02):33.
[2]陈杰.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桥梁施工工艺研究[J].工程技术研究,2019,4(24):74-75.
[3]蒋峰.预制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建造过程目前存在的问题浅析[J].科学技术创新,2019(35):101-102.
[4]吕胜利 . 预制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外墙防水技术研究 [J]. 福建建设科技 ,2017(3):69-7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