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造价全过程动态控制 陈海涛

发表时间:2021/5/10   来源:《建筑科技》2021年2月下   作者:陈海涛
[导读] 近些年我国经济发展迅速,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升,建筑行业在城镇化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建筑单位需要充分意识到造价控制的重要性,并遵循全过程动态控制原则,加强对每个环节的管理,减少成本投入,确保经济效益最大化。本文对建筑工程造价全过程动态控制进行了分析。

身份证:4401111985042****4  姓名:陈海涛  

摘要:近些年我国经济发展迅速,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升,建筑行业在城镇化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建筑单位需要充分意识到造价控制的重要性,并遵循全过程动态控制原则,加强对每个环节的管理,减少成本投入,确保经济效益最大化。本文对建筑工程造价全过程动态控制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建筑工程;造价控制;全过程
        当前我国建筑行业之间的竞争十分激烈,企业面临着更为严峻的发展形势,想要更好顺应时代发展潮流,保证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在工程开展过程中,就要做好全过程造价控制工作。从以往的工程造价管理工作来看,很多企业只将重点放在了施工阶段,而忽略了设计、后期竣工等环节。因此,对建筑工程造价进行全过程的动态控制具有重要意义。
        1.造价全过程动态控制的发展趋势
        当前国内和全球经济发展迅速,建筑企业想要保持核心竞争力,就需要不断创新管理理念和方式方法。在此背景下,很多企业都引入了造价全过程动态管理的方式。作为一种先进理念和管理手段,能够渗透到工程开展的各个环节中,为提升造价管控水平、实现企业经济效益最大化打下坚实基础。在该方法的应用下,企业管理效率会得到较大提升,但是在实际工作中,依然存在多方面问题需要得到解决,需要有关人员充分重视。
        2.造价全过程动态控制存在的问题
        2.1三级复核不完善
        目前市场上普片存在咨询单位为了追求速度,往往偏离了质量。咨询公司内部都会有完整的三级复核要求,但是真正落实的公司为数不多,结果往往出现多出错漏,甚至犯了低级错误。如果我们不重视质量,那对于全过程只会有害无益。
        2.2监督机制不完善
        监督机制的不完善,会让各项工作都难以顺利开展,也无法保障造价管控工作质量,这是目前很多企业都存在的主要问题。不少职工都利用企业监督机制存在的漏洞,从中获取个人利益,无形之中加大了建筑企业经济负担,不利于其稳定发展。
        3.提升建筑工程全过程动态控制管理质量的对策
        3.1设计阶段造价控制
        要改变传统建筑工程造价控制工作存在的局限性,就要全面拓展造价控制范围,要将工程设计也涵盖其中,通常会采用限额设计法。该方法的主要原理在于,在工程开始之前,对建筑工程特点进行全面分析和评价,充分了解并掌握工程重难点内容,合理进行资金、资源分配,确保能够满足施工要求、在工程质量得到保障的同时,减少成本投入。在限额设计中,需要做好以下几方面。(1)根据工程特点、施工进度、施工质量要求,合理分配人力资源,提升造价管控水平;(2)遵循有序、高效的原则,制定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首先,要确定项目总投资额,在项目开展过程中会受到很多不稳定性因素的影响,因此在确定项目总额时需要预留一定的弹性空间。除此之外,还明确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等各方的责任和义务,清晰划分其共工作内容,一旦出现经济方面的纠纷,要以签订的合同为主,对工程造价进行合理控制。
        3.2严格评估招标中的建设单位
        近些年我国建筑行业发展较为迅速,建筑企业犹如雨后春笋般出现,而这些企业在能力方面都存在较大差异,为了让工程质量、造价管理质量得到保障,需要对参与招标的企业的资质进行全面评估。在评估过程中,具体可以从这几个方面进行。首先,评估该单位的竞争力与真实实力;其次,招标要遵循公平公正的原则,让更有实力的单位获得建设资格。从以上两方面出发,能够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同时,也能够有效提升工程造价控制水平。



        3.3健全管理制度
        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都离不开完善制度的支持,工程造价控制工作具有强烈的复杂性、系统性特点,涉及到的内容十分广泛,还需要考虑到各种不确定性因素,包括人力资源管理、施工质量管理、材料和设备管理等。为了确保各项工作都严格按照要求进行,建筑企业需要建立并完善管理制度,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首先,从施工技术来看,要根据工程特点来选择合理的施工工艺,确保能够为实现工程质量控制、造价管理控制目标而服务。其次,从施工材料来看,施工材料质量是工程质量的决定性因素,同样也是工程成本投入较大环节,在制定管理制度的过程中,有关人员需要充分意识到这一点。第三,从施工人员管理来看,要将整体工程划分为多个不同的阶段,根据每一阶段的施工特点、进度要求合理安排人员,既要避免人员不足影响工期,又要避免人员过多造成成本浪费,将人员方面的成本投入控规在合理范围之内。最后,加强施工现场管理。这是工程开展中需要关注的重点环节。通常来说施工现场人员流动量较大,不确定性因素很多,会发生各种突发情况,要合理安排管理人员,完善管理制度,明确划分各方职责,建立并完善工程质量管理制度,各部门人员也要加强配合,确保工程质量、造价管理水平得到全面提升。
       3.4完善监督机制
       为了确保工程造价工作得到有效落实,以及规章制度能够对有关人员进行全面约束,需要制定完善的监督机制。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首先,明确划分各方职能。建筑企业要从宏观的角度出发思考问题,明确划分不同部门的职能,明确其工作内容,提升各单位的协调合作能力,确保工程能够在规定的工期内完成;其次,规范市场秩序。在这个阶段,需要建筑单位和政府的共同参与,营造良好的市场氛围,要严厉打击因为经济效益,或是追赶工期而降低工程质量的行为,同时要保证造价控制工作得到有效落实。第三,加强对招投标环节的监督和管理,营造良好的招投标氛围,避免违法以及扰乱市场秩序的竞争。最后,要确保企业的监督机制符合国家法律要求,推动我国建筑行业的稳定发展。
        3.5加强合同管理
        合同是保证各方合法权益的重要依据,在建筑工程开展的过程中,要明确各方责任,在涉及到经济利润方面的事项一定要标注清晰,避免产生经济纠纷,引起不必要的矛盾。还要确保从设计、施工到竣工环节都严格按照合同要求进行。具体可以从这几方面进行。首先,将工程开展的情况以月度、季度的形式,报告给上级部门,查看工程进度;其次,对施工计划和施工实际的完成情况进行对比分析;最后,明确索赔有关的内容,清晰划分各方职责。
        3.6竣工阶段造价管理
        以往的工程造价控制工作并没有关注竣工阶段的管理,这是存在的局限性之一,为了提升全过程造价动态控制的合理性,在工程结束后也要对其进行管理。具体可以从这几方面进行。首先,检查项目资料的完整性。要全面收集项目竣工结算的相关资料,包括招标文件、合同、施工计划的变更情况等;其次,要审核工程量,这是确保工程造价的重要依据。
        结语:
        总而言之,工程造价控制是建筑工程开展过程中必须要关注的重点环节,对建筑企业经济效益和施工进度都有直接影响。由于该工作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在开展过程中需要有关人员充分重视,在实践中不断提升造价管控水平,将该工作贯彻落实到每个环节,促进建筑企业的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茆长坤.建筑工程造价全过程动态控制中BIM技术分析[J].低碳世界,2020,10(11):191-192.
[2]段礼霞.基于BIM技术的建筑工程造价全过程动态控制[J].江西建材,2020(07):237+239.
[3]蒋璐蔚,陈蓉.建筑工程造价全过程动态控制中BIM技术的应用[J].价值工程,2020,39(13):226-227.
[4]佟禹霖,王吉春.试析工程项目的建筑工程造价全过程动态管控[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9(08):214-215.
[5]陆宏历.建设工程项目全过程工程造价动态控制的相关探讨[J].建材与装饰,2017(25):88-8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