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在农田水利工程中的运用 艾克热木江·吐尼牙孜

发表时间:2021/5/10   来源:《建筑科技》2021年2月下   作者:艾克热木江·吐尼牙孜
[导读] 农业土地节水项目是确保农业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近年来,由于厄尔尼诺现象的影响,地球的气候发生了急剧变化,这对农业的健康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保护水资源的传统项目提供农业生产的成本很高。据有关部门统计,我国目前农业生产用水量占总用水量的65%以上。

阿克苏市老大河水管站 艾克热木江·吐尼牙孜      843000

摘要:农业土地节水项目是确保农业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近年来,由于厄尔尼诺现象的影响,地球的气候发生了急剧变化,这对农业的健康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保护水资源的传统项目提供农业生产的成本很高。据有关部门统计,我国目前农业生产用水量占总用水量的65%以上。针对这种情况,我国坚持集约化发展,为了实现更高效的节水灌溉工程,越来越多的农业工人正在采用“节水”的概念来节约农业用水。但是,在实现这一目标的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缺陷。
关键词:农田水利工程;高效节水灌溉;发展策略
        引言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虽然占有的国土资源非常辽阔,但是很多资源的应用仍然不能受到人们的重视,许多资源都是不可再生,这就需要人们在开发过程中合理使用,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我国的可持续发展。农业的种植和发展离不开水资源的支持,所以如何能够针对当今我国现状来制定出相关的节水措施,对于我国的可持续发展工作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只有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地完善相应的节水工艺,才能够让我国的水资源利用效率得以不断的提升,从而让我国的水资源能够更好地为人们服务。
        1高效节水灌溉概念与特征
        除传统的沟渠和地面灌溉方法外,高效节水灌溉是一种现代的农田灌溉方法。随着农村经济建设的全面发展,更多的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被用于农业生产,农民对现代技术的认识和接受程度不断提高,有效的节水灌溉技术得到了广泛推广和应用。高效节水灌溉技术需要提供合理科学的资源灌溉方法,以适合作物生长区域的水文特征。这有效提高了灌溉效果,节省了大量水资源,提高了效率。在农业生产中,当前,我国非常有效的节水灌溉技术包括低压管道灌溉、滴灌和喷灌。最广泛使用的方法是浇水。这种方法利用压力以喷灌的形式将水资源输送到农田,这样可以节省水资源,并广泛用于农业节水项目。微灌溉技术可以将水运到作物的根部,精确控制水量,并达到灌溉周期短、耗水量少和节约水资源的目标。
        2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中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应用
        2.1微灌灌溉技术
        此种技术所囊括的灌溉方式多种多样,例如:滴灌、微喷雾、脉冲灌溉以及涌泉灌溉等。在现阶段的农田水利工程中,微灌灌溉技术的工作基础是设备工作压力时,主要由常压微灌和重力微灌等两种形式构成;而当工作基础为设备铺设方式时,则主要由地上微灌和地下微灌两种形式组成。所谓的微灌灌溉技术,主要就是对灌溉控制系统、水源输送管道以及过滤体系进行全方位综合利用,其具有水源控制性优良的突出特点。与此同时,其工作原理主要是在滴水头、分水器、稳定器、喷水带以及滴灌水带的共同作用下,将溶解在水中的肥料和营养物质以较小的流量、精确的速度滴到农作物根部附近的土壤中,从而确保农作物的健康生长。
        2.2滴灌技术
        滴灌是利用农业管道灌溉和加压系统以水滴形式灌溉作物根系。可以保护土壤并满足农作物的增长需求,把农田灌溉与作物施肥紧密联系在一起。但是没有单一类型的滴灌技术,如静态土壤滴灌技术和基于膜的滴灌技术。在建设当地农业用地的过程中,有必要研究水资源的分布和需求量,以有效运用滴灌技术并安装滴灌设备,在控制用水量和水流量的基础上,满足不同生长阶段不同地方作物的灌溉需求。
        2.3喷灌灌溉技术
        所谓的喷灌,就是喷洒灌溉,其主要是利用专门的设备来灌溉农作物,其中包括动力设备、加压设备以及管道等。


喷灌技术在管道之中可以通过地形高差利用压力对水资源开展输送工作,接着使用喷嘴喷洒水源,从而对农作物进行全方位的均匀喷洒,为农作物提供更为充足的水分。在当前的农田水利工程中,喷灌技术已经得到非常普遍的利用。当前喷灌技术主要可以分为固定式喷灌、移动式喷灌和半固定式喷灌等三种形式。其中可固定除了喷头外的其他部位称为固定式喷灌;未固定喷头即支管并固定其余部位的称为半固定式喷灌;所有部位都可以移动的称为移动式喷灌。
        2.4膜上灌技术的应用
        膜上灌技术的应用基础为灌区内使用地膜覆盖栽培模式,在实际应用中,将原先设置于地膜附近的灌水转变为膜上流水的模式,沿放苗孔、专门打在膜上的渗水孔或膜缝渗下,浸润土壤的方法满足作物需水。可满足农作物生长过程中的需水要求,达到较好的节水效果。当灌区内的农作物为地膜栽培条件下的棉花、玉米、花生、豆类、瓜类、粮棉套种(小麦+棉花)、粮油套种(小麦+花生)等,即可应用膜上灌技术[2]。相比以往地膜覆盖栽培中的沟灌水模式,膜上灌技术的节水效果更强、水资源利用率更高。实践结果表明,膜上灌比沟灌节水25%~30%,水资源的利用率能够增长至80%以上;若在水资源相对匮乏的灌区引入膜上灌技术,节水率可以提升至40%~50%;若将膜上灌技术与管道输水灌溉结合使用,水资源的综合利用率最高可达到90%。
        3农田水利灌溉管理优化对策
        3.1根据作物种植结构变化合理配置水资源
        由于当前农田中作物结构的频繁变化,设计人员在实施节水灌溉项目时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充分考虑当地的环境和气候,并研究土壤和水资源分布以及未来的发展前景。同时,评估当地作物轮作,选择最佳的灌溉技术来促进作物生长,合理分配水资源,减少不必要的水分流失,提高作物灌溉效率。在作物轮作中,积极应用水肥一体化种植方法,大力发展三维种植模式,进一步减少农业灌溉用水,提高农业用水效率,有效利用水资源。
        3.2加大资金支持
        如果想要让工作更好地进行下去,需要政府和相关部门不断加大资金的投入,只有这样才能够让设备得到不断的完善。如果想要让节水在农业当中更好地应用,需要政府能够理解人民群众的需求。政府在实际工作过程中,不单单要在资金上给予支持,同时还要积极引入现代化设备,保证灌溉的正常进行。通过这样的方式来积极引起农户们的兴趣,从而能够让农户积极地参与到节约用水的过程中,使农民的节水意识不断得到强化。这对于整体的节约用水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除此之外,还需要注意的就是不断地对农户进行培训,只有这样才能够让农户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熟练掌握现代化的科技设备,同时还能够让农民在灌溉过程中,明确自己的职责。由此可以看出,在农业节水灌溉过程中,不断加大资金方面的支持,对于节约用水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结束语
        在正在进行的农业土地节水项目的建设和发展中,可以采用高效节水灌溉措施来进一步满足农作物的用水需求,并实现最大程度节水。此方法具有许多优点,如投资成本低、技术简单和可用性高,有效的节水灌溉措施正越来越多地用于农业节水项目。在此基础上,与适当的农业灌溉用水系统合作,在许多领域加强信息建设和管理,有效解决水资源浪费问题,通过满足灌溉条件严格节水,实现资源管理目标和农业用地需求。这对改善农田灌溉,农业可持续发展和节约水资源具有广泛意义
参考文献
[1]张志横.农田水利灌溉管理存在的问题[J].黑龙江科学,2019,10(24):146-147.
[2]宁亚鹏.农田水利灌溉渠道的管理与维护[J].江西农业,2019(24):32.
[3]蒋颖.农田节水灌溉的措施与建议[J].吉林农业,2019(24):57.
[4]何振嘉,杜宜春,邱宇洁.灌溉农田高效用水研究进展与发展趋势[J].灌溉排水学报,2019,38(S2):87-90.
[5]张勇,惠光宇.农田水利建设中节水灌溉技术的思考[J].科技风,2019(34):18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