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机电设备安装中施工管线碰撞问题处理分析 康子猷

发表时间:2021/5/10   来源:《建筑科技》2021年2月下   作者:康子猷
[导读] 机电设备安装工程是集多种专业为一体的综合工程,存在大量多专业同时作业,容易在安装过程中出现管线碰撞问题,影响施工质量。为确保安装质量并保障工程整体施工进度不受影响,需结合现场实际工况对管线碰撞问题进行有效处理、协调,实现各管线的综合平衡布置,为建筑不同专业之间的协调有序进行创造良好条件。

广东南迅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康子猷

摘要:机电设备安装工程是集多种专业为一体的综合工程,存在大量多专业同时作业,容易在安装过程中出现管线碰撞问题,影响施工质量。为确保安装质量并保障工程整体施工进度不受影响,需结合现场实际工况对管线碰撞问题进行有效处理、协调,实现各管线的综合平衡布置,为建筑不同专业之间的协调有序进行创造良好条件。
关键词:机电设备安装:施工管线:碰撞问题:处理
        前言
        科学处理建筑机电设备安装的施工管线碰撞问题可有效提升建筑机电设备安装质量,同时为整个设备安装工程的顺利进行创造了安全的施工条件,使得施工效率大幅提升。所以,在建筑机电设备安装过程中,要综合分析不同专业之间的相互联系,站在工程整体利益的高
度,对机电设备安装进行科学系统的规划,并做好管线综合布置设计,为保障建筑工程全面发展而提供支撑。
        一、建筑机电设备安装工程施工中管线布置存在的问题
        1、管线布设方案不合理
        建筑机电设备安装工程是由多个专业的、复杂的分项工程组成,在实际安装过程中,常常存在多专业同时作业、交叉作业现象。为确保工程总体施工质量和施工进度,多个施工团队共同参与现象普遍存在。在这种情况下受多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制约,有些建筑机电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单位缺乏对管线组件布置方案的总体考虑,未能与其他专业进行有效的沟通和交流,导致在施工过程不同施工环节、不同专业、不同施工作业人员间的矛盾与冲突现象无法避免,严重影响了建筑机电设备安装工程的整体进度和质量,给现场监理协调管理工作带来了极大的困难。
        2、各领域沟通不畅造成管线布置不合理
        建筑机电设备安装施工管线布设要综合考虑其他专业和环节,才能降低施工过程中的管线碰撞与冲突问题。然而在实际施工环节,不同领域和专业之间未能站在工程全局高度,与其他专业进行系统充分的信息交流与沟通,导致在实际的管线组件布置工作中,不同的施工团队、领域独立考量和随意布设安装问题时常发生,未能依据工程整体施工需要对自身管线布置做出优化调整。
        不同作业环节、不同专业之间在施工过程中的相互影响问题的存在,使得机电设备管线施工不仅容易造成线路故障、管线功能性重复问题,同时增加了建筑工程的施工成本和使用成本。
        二、建筑机电设备安装中施工管线碰撞问题的处理措施
        1、提升管线布设方案设计工作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规范科学的设计方案可以为建筑机电设备安装的顺利进行创造良好条件,工程总体成本能否得到有效控制以及后续其他各工序能否顺利开展都与科学规范的设计方案有着密切关系。同时,技术人员利用计算机对相关工程数据信息进行收集,并以工程数据信息为依据构建仿真模型,将相应的机电设备与仿真模型进行融合,通过模型来检验管线综合布置方案的科学性和合理性。这样可更加形象直观地了解到管线综合布置方案中的缺陷和不足,对其进行优化和改进后,促使管线综合布置方案达到理想效果,从而减少管线不合理布置问题,也有效减少了因管线布置不合理造成的施工成本增加问题。
        2、建立完善的协调管理机制
        建筑工程机电设备安装参与的施工团队多且目标管理对象也多,各专业之间要分工明确,既要独立完成又要相互协调,保障工程整体施工质量。基于此,各领域和专业之间要做好系统、充分的交流与协调,在协调过程中,必须依靠完善的协调管理机制做支撑,以此实现对各专业作业班组的有效管理,全面了解每一施工环节、每一班组的工作动态。同时监理工程师还需深入施工现场,及时发现机电设备安装过程中的潜在问题,以便及时消除隐患,避免出现返工、延误工期现象。在监理协调管理机制的规范下,各专业、各工序能够得到合理安排,不同专业之间的管线布置工作能交替进行,整体施工效率大幅提升。



        3、合理地进行施工规划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先进的、现代化的科技产物被应用到社会各个领域。建筑机电设备安装领域也不例外。信息化技术、计算机等在优化建筑机电设备安装工程管线施工方案及设计方案中发挥了强大优势,有助于推进管线设计的科学化和规范化。如BIM技术在机电设备安装设计中,以机电设备及其管线各数据信息为基础构建建筑信息模型,将机电设备安装过程中不同专业的管线施工是否会发生矛盾和冲突以三维立体的形式形象直观地展现出来。同时,通过仿真技术模拟演示,管线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也显现出来,有助于相关人员及时作出修改和完善,避免了后期更大的失误和损失。此种方式还能从宏观角度为机电设备管线施工的整体规划作出科学调整,有助于促进施工规划更加合理。设计人员通过机电设备建筑模型了解管线施工图纸的情况,在不存在任何问题的情况下可组织技术人员和施工人员共同研讨,制定机电设备管线布设具体施工流程,明确不同施工环节的施工重点、操作要点及注意事项,减少了因施工人员主客观因素造成的失误问题,为建筑机电设备安装工程管线施工的顺利进行创造了有利条件。
        4、施工管线碰撞问题的预防措施
        为减少机电设备安装施工管线碰撞问题,在管线安装时需综合考虑后期的维修和保养问题、后续吊顶装修的配合设计、成本和资源的投入问题以及施工实际与设计图纸的偏差等问题。
        (1)在进行管线综合布置方案审核时,要对安装空间进行合理规划,在高效利用空间的基础上,还应预留合理的空间为后续管线的检修和保养提供方便。
        (2)管线的施工要提前要求施工方做好与吊顶施工的交流,结合吊项施工需要,为其合理预留相应的尺寸,确保吊顶能够充分覆盖管线的施工界面,在不影响管线的综合布置的同时了保障吊顶的美观性。
        (3)为避免后期出现过多的线路改动问题,在管线布置时的成本和资源的投入问题也需科学规划。
        (4)全面了解不同机电设备管线安装的具体要求,并将所有专业的施工图纸进行汇总分析,利用各专业数据信息建立工程模型,对现场实际施工情况进行模拟,让各专业负责人针对各专业的施工工况对施工方案进行调整,经监理审核无误后方可进入正式施工环节。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不同的专业按照规范的施工流程开展,既避免了实际施工偏离预定目标,同时又降低了返工现象的发生概率。
        5、制定规范详细的施工技术标准
        为了确保机电设备安装工程的整体质量,必须针对管线施工特点制定一套规范、详细的施工技术标准。
        施工期需检查施工单位对相关施工人员的岗前培训和技术交底情况,并明确施工重点及注意事项。各施工人员在施工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循各项技术标准规范地开展施工,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每一安装环节的规范化、标准化,降低各种安全隐患和质量缺陷的发生率。制定人员需具有相关资质且充分了解并熟悉管线施工的每个施工步骤及详细的施工要求,结合每个分项工程的功能需要、安装要求及技术规范进行制定,以此来增强施工技术标准的合理性和可行性。与此同时,在进入下步施工工序之前,要对已经完成的施工工序进行自验,自检合格后报监理进行报验,合格后方可进入下个施工环节。
        结束语
        智能化建筑已成为住宅发展方向,机电设备安装中的管线布置将更加复杂,同时对安装标准、技术要求将更加严格。对此,相关技术人员、管理人员要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技术,结合自身岗位实际对安装技术进行优化创新,并协调好各专业之间的关系,依据工程总体施工进度对内容进行科学调配,充分发挥管线综合布置技术的功能作用,在各项管理制度的规范约束下,以专业详细的施工技术标准为依据,促使机电设备管线施工质量得到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1]张锋明,地铁机电安装综合管线施工优化管理,工程技术研究,2018(13).
[2]孟岩岩,管线综合布置技术在建筑机电设备安装工程中的应用,住宅与房地产,2017(1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