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协调”在监理工作中的重要性

发表时间:2021/5/10   来源:《建筑科技》2021年2月下   作者:张复启
[导读] 在工程建设中,监理工作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主要负责对建设方工程建设进行监控,确保其建设工程满足工程项目建设的要求。在监理工作中,涉及到各个方面的工作内容,需要对工程各环节实施监督与管控,但协调作用却往往受到忽视,而这对监理工作的进展会造成影响。

安徽省铜陵市枞阳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张复启  246700 

摘要:在工程建设中,监理工作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主要负责对建设方工程建设进行监控,确保其建设工程满足工程项目建设的要求。在监理工作中,涉及到各个方面的工作内容,需要对工程各环节实施监督与管控,但协调作用却往往受到忽视,而这对监理工作的进展会造成影响。下面,文章就主要针对“协调”在监理工作中的重要性进行分析,并提出监理工作中的“协调”要点,希望对相关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协调”;监理工作;重要性
        前言:在监理工作中,“协调”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不管任何工程项目,施工建设期间都需要大量的“协调”工作,才能够确保监理工作的有序和高效开展。往往监理工作中对“协调”内容并不是很重视,并没有对施工全过程各个方面做好有效“协调”,不仅影响监理工作的成效,也对工程建设造成影响,因此这就需要相关人员充分认识到“协调”在监理工作中的重要性,并把握好监理工作“协调”要点,确保工作高质高效完成。
        1.监理工作中的“协调”原则
        1.1对建设单位的意图充分尊重
        在监理工作中,主要是监理单位受到建设单位委托和授权而实施监理工作开展,因此协调依据不仅包括法律法规、规范标准和监理合同等,而且建设单位工作期间涉及到的观点、决策、意见和建议等都要当作监理协调依据。在协调中主要是对矛盾和分歧解决,实现思想的统一,在协调期间一定要对建设单位意图充分尊重,只要其建设单位存在意图的不违法和不违规,则监理就要依据建设单位意图开展协调。
        1.2保持前瞻和超前原则
        在任何的工作中都要具备超前的意识,而协调对超前意识尤为重视。监理人员要按照自身专业知识以及工程经验,来对工程建设期间可能会出现的安全、质量和安全等方面的问题进行相关处理的意见预先提出,对可能会出现不良的后果及时采取预防手段,且对此实现协调工作和统一的认识。如相关监理单位和设计单位间的协调体现出超前性的协调特点,对设计中标准的太高或者太低、图纸的差错、设计的遗漏等问题,和设计单位及时交流与协商,实现对问题的有效解决,确保工程质量与进度满足要求。同时,在设备和原材料订购方面同样要具备超前协调的意识,相关监理人员要按照市场供求的关系、工程进度以及建设单位资金的安排等情况综合考虑,协助建设的单位进行科学预测以及合理安排,实现设备到货和工程进度间紧密的衔接,保证工程能够按照计划来开展与完成[1]。
        1.3公正性原则
        公正性是监理企业的立身之本,监理在协调工作中更应秉持公正原则。协调往往发生在双方或多方有矛盾、有分歧、各执己见、互不相让之时,监理应客观公正地对待矛盾各方,应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和有关合同为准绳,在维护建设单位的合法权益时,不损害承包单位的合法权益。
        2.“协调”在监理工作中的重要性
        在工程项目的建设中,涉及到的内容十分复杂,且建设过程涉及到诸多的单位,且这些单位具备自身特性和组织机构,他们间具有相互的联系,且还发挥相互制约的作用。想要确保这些单位能够有效实现工程项目的建设完成,按照工期要求,确保质量的同时实现工程吵架的降低,就需要借助强有力的组织进行管理和协调,而此组织就为监理单位。对工程项目的管理期间,组织协调是监理工作重要的工作内容,在监理同人员良好的协调下,能够使项目的参与各方实现彼此的沟通与交流,促进他们的相互了解与理解,并在项目的总目标以及各个分目标间寻找平衡的状态,实现思想和行动的统一, 确保各项工作顺利进行和完成。


借助监理工作中协调作用的发挥,能够促进工程项目的各个参与方间配合度的提升,从而实现对项目绩效的增加[2]。
        3.监理工作中的“协调”要点
        3.1前期准备
        在前期准备中,协调任务主要涉及到土建场地移交以及临水和临电接口工作;设备和材料运输的通道设置和施工图纸催促,避免出现开工后图纸的不到位情况,要加强对图纸的会审、施工组织设计审核、技术的交底、开工报告审批、设备和原材料的选厂与订货以及进场的送检等工作。此类协调内容开展中,主要使用市场的调查、现场的讨论和专题性会议等方式,目的是确保质量与安全的基础上,于合同要求工期内有序开工。在此阶段的协调中,重点是和土建单位进行场地的交接,核查预留的孔洞和预埋的套管等预埋件,看它们是否对机电设备安装的具体要求满足,此类协调工作的内容十分繁琐,需要监理人员一定做好认真的核实和周密的部署,为后续安装工作的开展奠定基础,确保合同工期内实现工程有效完成。
        3.2施工协调
        在此阶段的协调工作中,要求开工后的工程可以正常和有序进行,不能出现施工间断的情况,使施工按照计划的工期持续推进。在监理工作中,相关监理人员要对施工的各种前提条件满足性和生产要素供给性做好保障,对材料和设备依据计划进场进行协调,对材料和设备到场的时间实施控制,使各方能够主动和互相的配合,对现场随时可能发生的各类问题共同解决;对承包商所投入的物、人、材和机等做好保障性协调,且对所有专业的安装接口做好协调处理,保证设备质量以及到货时间能够实现有效协调与落实。另外,对进场的所有材料和配件设备等到场的情况要落实审核工作,若订货没有按时到货的话,要依据合同内违约事故规范处置,一般会对各方实际情况照顾,采用创造性的措施把损失情况降到最低。对施工阶段中的协调工作来说,主要是对工程的开工、工程的质量、施工的进度、安全和文明的施工等工作落实以及各专业间的协同配合实施监理工作的开展[3]。
        3.3验收和整改协调
        在此阶段协调工作中,主要是对业主、质检机构、设计单位、运管部门、档案信息审查部门、消防公安部门等工程实体资料进行查验,且提出整改的意见;针对样板工程的验收环节、中间验收环节和分部工程的验收环节等,对其存在问题及时发现与提出,并要求在规定期限内实现有效整改。如对消防验收环节,因为其涉及到工程安全,需要特别注意对消防产品和应急灯具进行检查,看其生产的厂家是否满足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要求的标准。
        3.4缺陷的责任期协调
        在此阶段的协调工作中,主要采取定期回访的方式对工程后期使用情况进行掌握,根据所掌握反映的问题,主动和设计单位、施工单位、业主以及材料设备的供货商等做好协调工作,对存在的缺陷改正法进行研究,并提出合理建议对各方关系做好协调。在此阶段中,协调方式有谈话沟通、联系单发放和工地会议等形式[4]。
        结语:综上所述,“协调”是监理工作中重要的部分,它对监理工作开展的成效有着显著的影响,为了确保“协调”在监理工作中作用的充分发挥,监理单位在工作开展中就需要重视“协调”作用,把握好监理工作中的“协调”要点并积极采取有效手段开展“协调”工作,这也是监理工作中需要重点关注的内容。
参考文献:
[1]李智强. 论水利信息化建设项目中监理协调工作的重要性[J]. 区域治理, 2017, 000(006):121-121.
[2]席文. 浅析监理在工程建设各方中的协调作用[J]. 科研, 2016, 000(004):257-257.
[3]栗为民. 建筑监理对施工现场的协调工作探析[J]. 住宅与房地产, 2017(12):160-160.
[4]邵志华. 试论监理在工程建设各方面的协调作用[J]. 文摘版:自然科学, 2016, 000(001):P.285-285.
张复启,1969年3月,男,汉族,安徽枞阳人,工程师,本科,枞阳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房屋建筑和市政工程管理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