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持续发展理念下的建筑工程管理问题探究 岳云

发表时间:2021/5/10   来源:《建筑科技》2020年10月下   作者:岳云
[导读]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为各行各业带来了全新的发展机遇。为了充分适应现代市场经济的竞争环境,行业企业必须深入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作为我国的支柱型产业之一,建筑行业更是如此。要彻底摆脱传统管理模式的束缚,着力解决建筑工程管理工作中面临的重重考验,立足于当下的竞争环境,在时代的浪潮下助力建筑企业茁壮成长。

云南省水利水电投资有限公司  岳云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为各行各业带来了全新的发展机遇。为了充分适应现代市场经济的竞争环境,行业企业必须深入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作为我国的支柱型产业之一,建筑行业更是如此。要彻底摆脱传统管理模式的束缚,着力解决建筑工程管理工作中面临的重重考验,立足于当下的竞争环境,在时代的浪潮下助力建筑企业茁壮成长。本文就可持续发展理念下的建筑工程管理问题开展深入的探究。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理念;建筑工程;管理;问题
        前言:建筑行业对于推动我国国民经济的提升起到了重要的推动性作用,其对于我国社会经济的走向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在经历了几十载岁月的变迁,我国的建筑行业发生了颠覆性的改变,从传统的管理模式渐渐过渡到极具现代化的智能化管理模式。而在可持续发展理念的驱动下,我国的建筑行业工作者将目光聚焦于如何在建筑工程的管理工作中全方位落实可持续发展战略。
        一、可持续发展理念下建筑工程管理工作所具备的特点
        (一)管理理念发生颠覆性的改变
        建筑工程自承接建筑项目之日起,便开始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从施工方案的设计到施工现场的管理,最后对施工工程进行验收,因为涉及到的管理内容众多,所以建筑工程的管理工作也显得较为复杂化[1]。因为建筑工程本来就具有一定的管理难度,而在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影响下,迫使建筑工程的管理理念面临着实质性的改变。建筑企业的管理者不能仅仅围绕着提升企业的利润空间,而是聚焦于如何在整个建筑工程的管理工作中充分融入可持续发展理念,通过全员的参与增强建筑施工人员及各部门管理人员的环保意识。只有这样,才能够与我国当下的可持续发展战略不谋而合,从根本上降低建筑工程资源的浪费现象,实现资源的合理利用。
        (二)管理对象的范围不断扩大
        长期以来,我国建筑企业在对建筑工程实施管理时只针对工程项目本身,通过对建筑项目的成本、施工原材料、工期进行全方位的管理,在保证建筑工程质量的基础上缩短工期[2]。而建筑企业各部门将建筑工程的利益摆在首位,通过降低成本的投入,获取更多的经济效益。因为过于注重经济效益,广大的建筑企业管理者很少将目光聚焦于环保问题。随着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提出,广大的建筑企业管理者逐渐意识到这种错误的管理方式,并予以更正,指导广大的建筑企业管理者如何兼并建筑工程管理与环境保护,在各职能部门的协同管理之下,充分协调好企业的经济效益与环保之间的关系,尽可能的降低施工对于自然环境的破坏程度。
        二、可持续发展理念下的建筑工程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可持续发展意识淡薄
        自可持续发展战略提出以来,各行各业均迎来了改革的春天。而建筑行业因为应用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时间较短,导致诸多的企业管理者还未深入认识可持续发展理念就被迫应用于企业的各方面管理工作中。而各地政府为了尽快落实可持续发展理念,达到节能减排的战略目标[3]。而建筑企业因为习惯于应用传统的管理模式,不愿浪费更多的资源与成本去践行可持续发展理念,所以在施工的过程中并没有将生态环境、资源的节约考虑在列,只是片面的以经济效益的增长作为企业发展的目标。
        (二)相关法律体系有待完善
        任何行业的发展都建立在相关法律制度的约束下,在不违背相关法律的前提下,才能为行业的发展予以有效的保障措施。而在全新的时代浪潮下,我国大力提倡节能减排,并推出了相关的法律法规,而法律规定较为模糊,因为缺乏相关的实践经验而导致相关法律法规的实践性不足。而在践行可持续发展理念时,因为相关法律法规的不完善而导致诸多建筑企业的违规现象有机可乘。



        (三)建筑工程的管理目标不明确
        传统的建筑工程管理以提升建筑工程质量为主。而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提出之际,广大的建筑企业管理者不仅要注重建筑工程的质量,还要对施工过程中对于环境的影响进行控制,以促进建筑企业经济效益与工程总体质量的全面提升,旨在保持建筑行业与自然和谐相处。而在传统建筑工程管理模式中,因为建筑企业管理者已经娴熟应用传统的管理手段,因为过于注重经济效益发展的目标,而在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影响下,因为强行应用可持续发展理念,导致了管理目标的模糊化,不利于建筑企业的长期发展。
        三、可持续发展理念下的建筑工程管理问题的优化措施
        (一)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
        建筑企业要勇于摆脱传统管理模式的束缚,在应用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基础上全方位实施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4]。不仅要注重建筑工程经济效益的提升,还要保证在施工的过程中减少资源的浪费及对环境的影响。在施工管理工作中,建筑企业管理者要将目光聚焦于如何维护企业工作人员与周围居民的切身利益,通过强化全员的积极参与,共同推进企业经济效益与居民生活质量的全方位提升。考虑到实际施工的过程中,设备发出的噪音会对周围的居民的正常休息产生一定的影响。基于此,施工企业可以尝试对降噪装置的投入,通过使用噪音低的施工设备亦或是加强隔音,以降低对周围居民的影响。
        (二)完善相关的法律体系
        为了保证可持续发展理念在建筑工程管理工作中的有效应用,建筑行业需联合法律部门尽快推进可持续发展理念法律体系的完善,保证建筑企业在实施可持续发展理念的过程中有法可依、有法必依,一旦建筑企业违反相关的法律规定,执法部门能够执法必严、违法必究[5]。充分按照建筑行业标准实施管理,并对管理对象目标进行改善和调整,从而推动法律体系的完善。
        (三)建立相对完善的管理制度
        在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指导下,我国的建筑行业企业的管理制度也发生了实质性的转变,从传统的建筑工程管理制度逐步朝着科学性、规范性的管理目标推进。在施工的过程中,不仅要规范施工工艺,还要切实按照施工规章制度履行自身的责任与义务。而在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指导下,广大的建筑企业要强化施工人员的环保意识,注重成本的投入,避免资源的合理利用,加强施工污染的整治。与此同时,应用绿色节能原材料代替传统的原材料,及时处理施工过程中对于环境的污染现象,对施工产生的废气、废水进行检测,直至符合行业标准后方可排放至处理系统中,以免对建筑施工周围的环境造成一定的污染。通过施工管理制度的约束,促进施工人员全员参与的积极性,在促进建筑企业经济效益提升的同时,切实履行可持续发展战略。
        结论:综上所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提出为行业的改革指明了全新的发展方向,建筑行业作为我国的支柱型产业之一,其在社会经济的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通过切实履行可持续发展理念,为建筑企业的改革推波助澜。本文首先从管理理念发生颠覆性的改变、管理对象的范围不断扩大两方面阐述了可持续发展理念下建筑工程管理工作所具备的特点,其次,从可持续发展意识淡薄、相关法律体系有待完善与建筑工程的管理目标不明确三方面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理念下的建筑工程管理存在的问题,最后基于上述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囊括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完善相关的法律体系与建立相对完善的管理制度。
参考文献
[1]朱浦宁.可持续发展理念下建筑工程管理问题分析[J].住宅与房地产,2020,30(33):109+122.
[2]唐治.可持续发展理念下的建筑工程管理问题探讨[J].居舍,2020,96(10):165.
[3]付艳斌.可持续发展理念下的建筑工程管理问题探究[J].科技与创新,2020,30(03):112-113.
[4]易炘.可持续发展理念下的建筑工程管理问题探究[J].现代物业(中旬刊),2019,96(12):131.
[5]倪红云.可持续发展理念下的建筑工程管理问题探究[J].建材与装饰,2019,90(35):145-14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