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民建施工技术及管理措施 张秀娟

发表时间:2021/5/10   来源:《建筑科技》2020年10月下   作者:张秀娟
[导读] 建筑行业为我国作出巨大贡献,国民经济快速发展,以及城乡发展项目的落实,促使建筑行业获得新的发展生机,对建筑施工要求也越来越高。其中,工民项目管理及施工技术作为工民建工程的两大环节,其对建筑主体结果质量安全起到积极作用。

山东省菏泽市定陶区黄店镇人民政府 张秀娟    274111

摘要:建筑行业为我国作出巨大贡献,国民经济快速发展,以及城乡发展项目的落实,促使建筑行业获得新的发展生机,对建筑施工要求也越来越高。其中,工民项目管理及施工技术作为工民建工程的两大环节,其对建筑主体结果质量安全起到积极作用。对此,从工民建工程施工技术,如保温技术、屋面防渗技术、采暖节能技术、桩基施工技术、采光技术、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等为出发点,结合工民建工程施工管理四个要素,针对工民建工程常见施工管理问题,提出一些可行性建议是本文研究的重点内容。
关键词:工民建;施工技术;管理措施
        引言
        工民建工程是形式多,且较为常见的工程类型。因人为与自然因素的影响,人们逐渐意识到建筑防水性、抗震性与安全性的重要性,进而促使施工管理需要从管理方法、施工技术与设备材料等部分找到问题解决的突破口,保障施工安全质量且获得较高使用年限。对此,工民建工程落实新管理技术,开发使用新材料与新施工技术,落实全面质量安全生产标准,以及贯彻执行行业制度,提升施工现场管理环境,减少环境污染与安全事故等等,促使工民建工程施工管理更加有效。
        1工民建工程施工技术概述
        工民建工程主要涉及到民用与工业两方面,出于安全质量方面,建筑行业施工与管理要求逐渐提升。对此,针对施工单位来说,施工技术与管理事项应不断升级优化,保障工民建施工安全质量的同时,考虑其经济效益。现阶段,工民建中常见施工技术涉及到保温技术、屋面防渗技术、采暖节能技术、桩基施工技术、采光技术、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
        2工民建施工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2.1相应制度规范不够完善
        工民建质量管理的不足,很大程度上归咎于不完善的制度及规范,正好体现不断提升的工民建工程质量标准与落后的质量管理体系间的矛盾。要想获得强有力的监管力量,应当从最为基础的管理制度入手,将工民建施工管理目标及要求以制度条例的形式加以约定,满足监督管理的强制性要求。但在实际工民建项目中,许多施工单位肆意破坏管理要求,更多的重视施工进度,使得施工监管成为空话,制度规范更是难以落实,严重妨碍工民建工程评价。所以,要将强制性要求写入工民建施工管理制度规范,为施工管理提供有力的制度约束。
        2.2对工程建设所需的设备与材料缺乏合理的管理
        在工民建项目施工过程中,设备与材料都很重要,是工程顺利施工的关键要素。设备与材料在建设过程中需求量大,其质量将会影响整个工程的质量。但因造价管理工作没有真正落实,出现了许多问题。例如谎报价格材料,刻意提高材料价格从而提高采购成本。在购入设备和材料时缺乏管理,没有全面考察建材与设备市场,对其进成本分析,使成本超越了可控范围。所以在管理时,要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和市场行情进行分析,核实价格,严格监督施工材料和设备,防止施工管理人员因为自己的私利而购入劣质产品。保证采购设备和材料的质量,防止资金浪费,提高资金的利用率。再者,还要提高设备和材料的保管水平,降低材料的自然损耗率。
        2.3施工方法对工民建工程施工质量的影响
        施工方法对工民建工程施工质量具备一定的决定性影响。施工方法的选用直接影响到工艺参数与设备的可行性与健全性,以及施工工艺在施工现场的作用以及效果。因此,应当采取必要的举措贴合建筑市场,不断对新型工艺、材料、技术、设备进行更新换代,确保施工方法的专业化、机械化、现代化。



        3工民建施工管理主要的发展对策
        3.1完善工程监管管理制度
        首先需建立科学的管理体系。从而确保正常运转,提高工作效率。在工民建工程开展的过程中,涉及的内容相对复杂。减少因各种误用引起的质量问题,促进工民建工程建设。每个环节都有其特殊的标准与要求。通过多样的检测方式进行检查登记。内部环境是内部控制的基础要素,内部环境主要包括组织机构设置、权责分配、施工单位文化、治理结构、反舞弊机制等内容。同时,需保障建筑消防设施所使用的建材质量可靠。尽量选取大型或原本合作比较顺畅的设备供应商,严禁相关不合格的材料使用到工程当中。现场所堆放的建材需要做好防暴晒、防潮等措施,避免建材的性能降低。设施建材从材料准备到使用需要经过较多环节,每个施工环节都有其特殊的标准与要求。通过充分结合当地的选材,从源头把控施工质量。严格控制每道施工工序,当出现任何偏差时都需要做好及时的纠正。
        3.2对多种方案进行比选,选择最佳设计方案
        在进行工程造价估算时,为了减少不必要的资金浪费,需要认真审核施工图纸。根据当地实际场地条件进行分析,需要结合有关工程各方面条件和要素,再具体估算工程造价,防止出现资金浪费与工程质量问题。设计任务书是工程造价管理的重要参考指标,因此,要对设计任务书进行有效估算,并进行深入分析,选择最佳方案。所选的方案中,各项经济指标要达到标准,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在材料选择方面,首先要全面了解当地建材市场的行情,选择性价比高的厂家和材料设备,不需要一味追求高端,需要注意的是,要避免出现采购不必要的设备和材料的情况,把资金用在需要的地方,提高资金利用率。在选择材料上,要尽量选择绿色、环保的。从源头上进行筛选,认真分析每一个会影响工程造价的因素,把控工程造价,确保工程造价的可靠性,降低设计和施工成本,减少不必要的损失,提高经济效益。
        3.3构建相对完善的工民建工程施工管理制度
        施工管理的各项制度是保证工民建工程在施工完成后质量达到预期效果的重要措施,是确保工民建工程项目正常运转的关键因素。因此,必须将工程项目的所有施工步骤整合为一个整体,创立出一套相对完善的施工管理制度,对施工人员的施工作业、机械设备的正常运转、工程材料的运用等各个方面都制定出相应的管理制度,合理、妥善地安排工作。依据工民建工程的现场作业环境、工程要求,把施工管理的区域分类,明确各个员工每日的工作目标,以及各个小组的整体目标,以此确保工民建工程施工的安全性、可行性、规范性,减少质量管理不当导致的工程返工现象。
        3.4重视隐蔽工程质量控制
        要想充分保障工民建工程质量,对桩基、管路、基础等关键部位缺乏有效监督、管控,容易留下质量安全隐患的隐蔽工程应作为管理重点。施工单位对工民建项目质量的责任意识、隐蔽工程承担直接责任,切实保障工民建工程质量,杜绝敷衍、走过程。在实际项目中,隐蔽工程往往是工程基础,工民建施工单位只有加强关注,保证隐蔽工程质量,其上层建筑质量安全才有保障。在隐蔽工程施工环节,便要严格遵循方案设计要求,保证隐蔽工程技术指标合格,并对施工行为进行监管。待完成隐蔽工程施工后,还需经有效质检,不仅要求隐蔽工程施工单位进行自检,还要求有监理人员加以复检,而且需出具隐蔽工程验收合格报告,方可进行后续施工。
        结语
        工民建作为重要的建筑领域,不仅施工复杂且管理难度大,仍旧面临着质量管理的难题。总之,工民建工程施工品质应放在第一位,为保障施工建设安全质量,“抓管理、抓技术、抓人才”显得尤为重要。根据行业发展现状与技术开发水平,管理方法与制度需要与时俱进,为其提供较好的发展空间,促使我国建筑行业获得新发展动力,还需要政策支持。并且,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还离不开成功案例及经验的借鉴。对此,我国建筑行业做好内外兼修两方面,提升各方面能力是重点。
参考文献
[1]陆强.浅谈工民建工程施工管理的质量管控[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7(3):106-107.
[2]马爱明.工民建施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其措施[J].江西建材,2016(24):243-244.
[3]邹世宇,范治庆,温宏元.加强工民建施工现场管理的有效策略[J].工程技术研究,2016(7):15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