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信息化技术对建筑工程安全管理重要性

发表时间:2021/5/10   来源:《建筑科技》2020年10月下   作者:余万青
[导读] 近年来,随着科技以及时代的更新和发展,我国的综合国力也有了明显提升,这为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但是同时对建筑工程管理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在建筑行业的发展中,建筑安全管理是最为重要的一项工作,建筑工程安全管理水平是影响建筑工程施工重要因素,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传统的建筑工程管安全理工作已经无法满足建筑行业的现代化发展需求,加强建筑工程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和应用已经成为必然趋势,只有不断实现建筑

中国水利水电第五工程局有限公司 余万青  610000

摘要:近年来,随着科技以及时代的更新和发展,我国的综合国力也有了明显提升,这为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但是同时对建筑工程管理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在建筑行业的发展中,建筑安全管理是最为重要的一项工作,建筑工程安全管理水平是影响建筑工程施工重要因素,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传统的建筑工程管安全理工作已经无法满足建筑行业的现代化发展需求,加强建筑工程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和应用已经成为必然趋势,只有不断实现建筑工程管理的信息化发展,才能有效推动建筑行业的现代化发展。
关键词:工程项目特点;建筑工程安全;重要性
中图分类号:TU712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建筑项目安全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更好地提升建筑项目管理水平,保障建筑项目施工安全,需要在建筑项目相关建筑工程管理中引入信息化管理技术。通过对信息化管理技术的应用,建筑工程项目管理能够在建筑项目中发挥出应有的作用,进而有效提升建筑项目安全管理水平,下面我将结合建筑行业深圳水环境施工项目信息化技术运用对安全管理起到作用进行简要论述。
        1.工程项目特点概述:深圳作为全国水环境治理的先行试点城市,具有施工管理要求高、无以往的经验可借鉴和其他不确定因素太多等特点;
        (1)建设周期短,施工强度不均衡:项目特点表现为“进场既大干”,前期准备时间极短,在收到业主通知后,原则在2天之内必须进场施工,并且项目前期处于“三边”状态,各工点点式分布,工程量小,周期短,工程随摸排进度及业主指令变化较大,导致施工强度不均衡。
        (2)施工图纸精确度不足:由于深圳市多年来的飞速发展,城市飞速扩展,城市规划滞后于城市发展,工业园、小区、城中村管线错接乱接,相关的产权单位竣工图误差非常大,现场管线摸排非常困难,管线模排成果精确度低,导致设计基础资料误差、缺失,设计图纸精度低,常常与现场不符。
        (3)工点分散,场地狭窄,工效低:大部分市政主干管已在前期项目完成。目前遗留项目各工点之间较为分散、工程量零星,施工面狭小,工点大部分处于城中村、老小区,巷道尤为狭窄,设备无法进入需采用人工开挖;人口密集,进场协调难,施工工效低、成本高。
        (4)地下管线密集,施工风险高:尤其是机场区域,地下管线安全级别非常高,外界各级领导非常重视,如有些许损坏,会产生巨大的名誉损失及财产损失。施工风险非常高。
        (5)项目关注度高,信息扩散快:2015年4月,国务院发布了《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对国家水环境治理提出要求,深圳作为水环境治理的先行者,各级单位、部门都非常关注。深圳市市民法治观念强,各种自媒体发达,信息传播非常快。
        2信息化技术在建筑工程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2.1BIM技术在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中的运用
        (1)将危险区域进行合理的划分
        因为建筑工程的占地面积与建筑高度在不断增大,所以传统的方式已无法将各区域进行划分。BIM技术在实施时,能够将危险区域和安全区域重新划分,从施工安全管理的关键点进行分析,关注可能会出现的安全隐患,做好防护措施,保证施工的安全。运用BIM技术区分危险区域,能够最大限度提升工程的安全程度,可以运用不同的颜色对危险区域进行划分。
        (2)管理施工空间冲突的问题
        在落实施工安全管理工作的时候,容易忽视施工空间的冲突。造成施工空间的冲突,是因为内部施工中各部门的工作有重复点,而在BIM技术运用后,能根据建筑工程的特点,对施工的空间做出有效的规划。建筑工程中的施工安全管理,在一定程度上受环境的影响较大,要想施工安全管理达到预期目标,可以使用BIM技术中的分析功能,分析环境对建筑工程带来的影响,并及时的制定应对措施。



        (3)制定有效的施工安全管理措施
        在运用BIM技术之后,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中的许多工作都有了很大的进步。BIM技术能将建筑工程的特点,以及可能造成安全事故的原因进行分析,从而帮助建筑企业制定有效的安全措施。在执行安全措施的时候,企业需要访问一些基层工作人员,根据访问的结果优化安全措施。根据BIM技术所制定的安全管理措施,只有认真地执行,才能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
        2.2TSP扬尘监测系统
        TSP监测系统是根据不同环境功能区和扬尘重点监控区的监测点进行连续自动监测,且具有完善功能的扬尘噪音监测设备,全天候24小时在线连续监测,主要适用于智慧城市、建筑工地、社区、道路扬尘环境监测监控中心等。监测的数据指标包括扬尘浓度、噪音指数等。通过物联网以及云计算技术,实现实时、远程、自动监控颗粒物浓度及噪声等;数据通过网络传输,可以在电脑、手机、平板电脑等多个终端访问,能实时掌握现场噪音和扬尘污染情况,及时采取相关措施进行处置,有效保障施工正常进行。
        2.3视频监控
        建筑施工现场配备视频监控,与手机APP连接可实现远程监督。视频监控有多种供电和连接方式,在施工条件不允许时还能采用蓄电池与太阳能电池板相结合供电,能确保24小时全天候对现场进行监控。特别适用于水环境本项目施工管理,点多面广安全管理难度大,尤其是地下管道和暗涵清淤修复等重大危险源管控发挥极大作用,各点配置视频监控装置,管理人员只需要在手机上就能掌控现场实际情况,发现有作业人员违规违章时能及时进行制止,有效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
        3加强信息化人才队伍的建设和培养
        建筑工程管理的信息化建设,离不开信息人才的支持和推动,高素质的专业化信息人才对建筑工程的信息化建设和管理起着关键性的作用,也是提升信息化管理水平的重要基础和前提。所有要想提升建筑工程信息化管理水平,就需要不断加强对信息化人才队伍的建设和培养:首先,引进更多高素质的信息化人才。在建筑工程管理部门招聘人才时,需要增加工作福利,利用良好的福利制度来吸引以及留住高素质的人才,同时还可以联合高校制定完善的人才培养协议,为高校的学生提供更多实习的岗位,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为企业培养更多的管理人才,实现双赢;其次,还需要加强对信息化人才的培训和培养,定期开展培训大会,邀请专家来进行讲解,保证信息化人才能够学习到更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从而更好地适应这一岗位的需求,来加快建筑工程的信息化发展,提升建筑工程管理的信息化效率和水平。
        4加强信息化安全管理软件的开发和利用
        实际上,建筑工程安全管理工作的信息化应用,也需要有一定的介质来进行辅助,而且并不是所有的信息系统都能满足建筑工程管理工作的实际需求,这就需要积极加强对信息化软件的研发和利用,使用合理的信息化软件,来加强对施工制度、安全管理的全程监督和控制,从而有效的提升建筑工程的安全管理水平;同时还需要对信息化管理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加强对影响因素的控制,避免影响信息化管理的水平。除此之外,建筑工程安全管理的复杂性很强,安全管理工作涉及的是比较庞大的数据系统,所以这就需要制定统一的信息系统来加强对数据的精准计算和处理,并制定统一的标准,来实现各个建筑企业之间的交流和沟通,为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安全等方面提供重要保证。
        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建筑行业也有了新的发展机遇,将信息技术应用在建筑工程安全管理工作中,来提升建筑工程的信息化管理水平,为建筑工施工安全提供重要保证,同时管理工作的信息化建设对推动建筑行业的现代化发展也有重要作用。所以建筑企业就需要深刻地认识到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并采取有效对策提升信息化建设水平,保证建筑行业能够做到与时俱进,获得更加稳定的发展,为人民幸福生活提供有力保障。
参考文献
[1]李传辉.信息化背景下的建筑工程管理实践思考[J].大科技,2019(23):17-18.
[2]江俊崧."互联网+"环境下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建设[J].居舍,2020(15):135-135.
[3]徐永峰.信息化背景下的建筑工程管理探究[J].住宅与房地产,2019(30):101-10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