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地质勘察中的水文地质危害及其对策

发表时间:2021/5/10   来源:《建筑科技》2020年10月下   作者:缪炎龙
[导读] 工程地质勘察在现代工程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是现代工程开发必不可少的环节。下文首先对水文地质勘察重要性进行了分析,然后对水文地质危害性进行了探讨,最后提出了几点对策,以期为工程地质勘察提供参考帮助。

云南省曲靖市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缪炎龙

摘要:工程地质勘察在现代工程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是现代工程开发必不可少的环节。下文首先对水文地质勘察重要性进行了分析,然后对水文地质危害性进行了探讨,最后提出了几点对策,以期为工程地质勘察提供参考帮助。
关键词:工程地质勘查;水文地质;危害;对策
        1水文地质勘察工作的重要性
        1.1为工程设计提供水文信息
        在地质调查工程过程中,对地下水的影响始终贯穿于调查工作的始终,因此在调查工作中要充分保证对工程的水文地质特征进行深入研究,确保各种水文地质勘察数据的准确性。工程地质勘察中的水文地质对工程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地下水位的升降可以改变岩石结构。地下水位的升降会在一定程度上改变岩石结构,进而改变工程的稳定性和使用时间。一旦岩层结构发生变化,会对建设工程的结构稳定性产生很大影响,甚至会缩短建设工程的使用寿命。所以,对工程水文地质进行勘察是现代工程项目建设的必要措施之一。勘察人员要对工程水文地质勘查数据详细记录,对勘察结果进行全面的分析和研究,并根据勘察结果来进行设计,提高项目设计的科学性和项目建设的可行性。
        1.2改进技术,提高工程建设的效率
        在工程建设过程中,需要可靠的工程测量手段来充分保证良好的设计和施工依据。地下水的影响不仅体现在工程施工本身的稳定性和施工难度的增加上,也会影响建设项目的使用安全。通过水文地质勘察结果来改进施工技术,可以有效提高工程的建设效率。
        2工程地质勘察中的水文地质危害分析
        2.1地下水流动对工程地质的影响
        地下水环境的变化不仅包括地下水的升降,还包括地下水的流动。地下水的频繁流动或升降可能导致不规则的膨胀、施工岩体成分的变化、流砂的出现、土壤承载力的降低、地面承载力的降低,以及长期的内外影响,可能对整个施工项目造成安全干扰。由于设计方案或施工方法不能完全适应地质条件的变化,会直接影响到工程的施工质量。引起地下水流动的因素很多,自然因素可能是由于长期强降水,导致土壤含水量不断增加,最终导致土壤含水量发生较大变化;此外,周边水、生活用水、工业废水的排放也会导致潜水位的变化。
        2.2地下水位下降
        导致地下水位上升的因素很多,自然降水、人工灌溉等,这些人为或自然因素会导致地下水位上升或下降。一旦地下水位上升,会加速土壤沼泽化,从而突然导致地质出现松散现象,影响工程地基的承载力和稳定性。一旦工程基础承载力降低,原有的结构设计不能满足工程建设的要求,将直接影响工程的质量和安全。此外,虽然地下水的上升不会导致自重应力的增加,但地下水位的上升和变化会增加土体的压缩,导致沉降增加,最终导致工程沉降,影响建筑物的使用寿命和安全。地下水位上升后,地基基础长期被地下水侵蚀很可能导致底部埋设部分的腐蚀和断裂,容易造成地质灾害,影响建筑物使用安全。
        2.3地下水波动
        地下水位波动问题是一段时间内水位反复波动,受降水、周围水系及周围水体的使用和排放影响较大。同时,由于周围水体的影响,在工程建设中不可避免的会对受地下水影响的各种结构部位产生很大的不利影响。例如,由于地下水位波动的影响,建筑地质的基础部分总是不稳定的,尤其是特殊地质条件下的地下水波动对建筑物的安全影响更大。比如砂土中的基础工程,在地下水的升降过程中会严重影响其体积形状,导致最终不稳定的地质变化,使上部结构在地层波动的情况下出现不稳定破坏。



        3水文地质危害策略
        3.1深化地下水勘察过程
        一般来说,地下水情况可以反映该地区的水文地质条件,因此地下水勘察是水文地质调查中最重要的环节。鉴于传统地下水勘察过程不严密、细分,应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加强调查。比如,首先确立项目的目标和基本环节,内部环节逐步细分,严格按照调研标准进行分析调研;此外,结合相应区域的地下水结构环境,可以随时控制地下水文地质条件和水位变化规律,并通过总结相关数据信息进行灾害防治;此外,在地下水勘察过程中,应采用经过特殊处理的防水防腐材料,并对该区域的线路和管道进行搜查和清理,以便及时提出可行性预防对策。
        3.2强化水文地质勘察意识,塑造规则加以巩固
        在工程地质勘察过程中,应将水文地质勘察作为勘察的重点方向,可以加强工程管理人员对水文地质勘察的重视,也可以保证建设项目施工环节的改进和优化。从项目整体来看,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水文地质灾害,也是保证建设项目质量和使用效果的重要策略。就我国对地质勘察的重视程度而言,缺乏系统性和严谨性,对水文地质勘察重要性缺乏意识,所以工程地质勘察的过程比较草率。面对上述情况,应及时加强项目工程师的水文地质勘察意识,并对勘察队伍给予适当帮助。建立健全勘察组织体系,按照严格的地质勘察规范实施。在地质勘察规范中,应明确地质勘察的标准和目标、地质勘察的相关危机意识、结果和后续分析,并定期对建设项目勘察人员进行专业技能培训,以提高地质勘察的质量和效率。
        3.3采用先进的地质勘察方式与器械
        借助国际先进的地质勘察手段和先进的勘察设备,可以有效提高地质勘察的准确性和效率。此外,当出现地下水位上升、潜在水位上升等问题时,需要加强对区域内管道和水流的合理控制,及时解决上述问题。在已经进行全面勘察的水文地质环境中,要根据勘察结果制定合理的应对机制,根据勘察结果来预测可能出现的水文地质灾害,并通过科学的措施来进行预防和控制。比如遇到地下水位高的现象,可以采用防渗隔离技术对地下水位进行控制,这种措施可以有效降低地下水位过高对建设项目产生的不利影响,起到长期控制地下水位上涨的作用。在防渗隔离技术应用过程中,为了隔断周边地下水的侵蚀,要构建防水帷幕来降低地下水位。这种方式不仅可以确保工程的顺利施工,还能够提高工程的施工质量和安全,保证工作环境条件的稳定。此外,根据地质勘察后续评价的总结和分析,避免类似灾害的发生,积极开展地质调查重要性的教育和宣传。最后,在工程地质勘察过程中,应定期进行监测,防止施工过程中地基坍塌和墙体倾斜,以保证工程的健康运行。
        3.4提升地质勘察基础知识和勘察能力
        地质勘察工程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作,因为在勘察作业过程中有许多未知的知识内容和许多干扰。只有不断提高测量工作者的知识储备和测量技能,才能有效控制必要的测量能力,充分保证勘察结果能够充分反映客观地质条件,还要对勘察数据详细记录,对工程建设质量控制具有重要意义。勘察人员要在实际工作中不断积累勘察经验,应用先进的勘察设备,创新和优化勘察技术,保证工程地质勘察水位地质勘查的质量。同时,要重视在实践中不断总结地质勘察和水文勘察技术经验,提升勘察水平。
        结语:
        工程地质勘察是关系到工程质量和效果的重要环节。因此,在工程地质勘察中,应根据水文地质对勘察环节进行改进和综合分析,既能保证工程进度,减少灾害的发生,又能大大提高建筑物的使用寿命,在灾害发生时做出正确的对策。
参考文献:
[1]游辉宇.工程地质勘察中的水文地质危害分析及对策研究[J].西部探矿工程,2020(11):12-13.
[2]李佳奇.工程地质勘察中的水文地质危害分析及对策研究[J].居业,2019(1).
[3]吕秀秀.工程地质勘察中水文地质危害分析及对策研究[J].四川建材,2018,44(11).
[4]闫绍尉.工程地质勘察中的水文地质危害分析及对策研究[J].住宅与房地产,2018(27).
[5]张霖鑫.新形势下水工环地质勘查技术及具体应用[J].世界有色金属, 2018, 1023:221-222.
[6]江露露.矿山水工环地质勘查中的技术应用研究[J].科学技术创新, 2018, 1005:155-15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