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分析 董建华

发表时间:2021/5/10   来源:《建筑科技》2021年3月上   作者:董建华
[导读] 经济发展促进了建筑业的可持续发展。过去建筑物的结构主要由砖和混凝土制成,但是如今,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钢筋混凝土结构已成为主流。在建筑中,混凝土是不可替代的重要建筑材料。因此,为保证施工质量,必须研究如何进一步改善混凝土的施工工艺,温度是影响混凝土内部平衡的主要因素,此外,还必须找出混凝土开裂的实质问题。根据实际情况,然后学习如何在广泛的建筑施工中使用混凝土施工技术,以确保工程质量。

6105261991020****9  董建华 

摘要:经济发展促进了建筑业的可持续发展。过去建筑物的结构主要由砖和混凝土制成,但是如今,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钢筋混凝土结构已成为主流。在建筑中,混凝土是不可替代的重要建筑材料。因此,为保证施工质量,必须研究如何进一步改善混凝土的施工工艺,温度是影响混凝土内部平衡的主要因素,此外,还必须找出混凝土开裂的实质问题。根据实际情况,然后学习如何在广泛的建筑施工中使用混凝土施工技术,以确保工程质量。
关键字: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
        由于现代社会中有许多建筑物都使用混凝土结构,因此必须更加注意新出现的问题,并在将来进行建造时避免问题。经过检查和分析后,大型混凝土结构中经常会出现裂缝。当确实发生裂缝时,它们会影响建筑物的整体结构,更严峻的条件可能会导致建筑物倒塌。因此,相关人员应注意大面积混凝土施工中使用的技术,继续引入技术创新和创新思想,智能地改善和解决项目中的潜在问题,最终确保施工质量。在本文中,将详细介绍在大面积混凝土中使用的技术。
        1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特点
        建筑中截面积超过一米的混凝土称为散装混凝土。在特定的施工过程中,为了有效地控制裂缝,建筑商通常使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来降低热应力并平衡由于水化热而引起的混凝土内部和外部之间的温差,并最终确保混凝土的安全。使其结构没有损坏。一般建筑中的混凝土与大面积混凝土不同,后者具有以下特征:
        首先,由于高层建筑对混凝土的要求较高,普通混凝土无法满足其需求,因此需要大面积的混凝土结构,除了高层建筑外,大型设备的建造也很普遍。例如,在多层建筑物的自我建造的情况下,由于箱形结构,不可能预先安装建造缝,并且需要不间断地连续浇筑。其次,这类混凝土占地较大,因此在施工过程中的浇筑自然会产生较高的水化热,不易散失,从而在混凝土内外产生较大的温差,温度应力不大。有助于建设项目的建设质量。因此,如果要避免这种情况,必须准确地了解施工技术,并基于施工技术的智能应用对混凝土施工过程有一个全面的了解,相信如果按照施工进行施工规格,该项目将以高品质完成。
        2混凝土的大规模施工的特殊性
        在散装混凝土的施工中,该过程复杂且不可控,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必须掌握散装混凝土的结构特征,以确保过程的安全性。在施工过程中,我们实际控制着动态目标,因此,在全面了解项目情况的前提下,可以确保可靠的项目运营。例如,施工人员必须掌握建筑结构的设计,调查建筑结构的地质条件,然后在收到相关信息后大规模进行建筑,并根据天气情况控制混凝土结构的温度以及混凝土的机械性能,平衡混凝土内部和外部的温差,使温差不大,可以有效避免建筑表面出现裂缝。
        另外,有必要测量建筑结构的应力并根据测试结果制定可行的施工计划,并根据建筑的温度指标确定合理的温度控制计划。在实际施工中,由于实际温度偏差,施工人员必须定期测量温度,以实时结果调整温度计算参数,监视温度计算模型的准确性,并预测后续阶段的建筑物状态。通过不断改进和调整温度控制程序,可以有效避免固体混凝土开裂。
        3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的混凝土介绍
        3.1施工准备阶段的施工技术
        在大型建筑工程中,由于施工环境不同,不同的建筑结构对混凝土的要求也不同,因此应准备好建材并进行认真检查,在施工前,必须确保原材料的质量和配比。


材料可以满足建筑要求的浇筑技术。混凝土建筑材料主要包括水泥,沙子,钢棒,石头等。选择这些原材料时,应注意材料的生产日期、包装和产品的质量。只有通过抽样检查后才能使用制造商的材料。同时,技术人员必须记录样品和合成实验。其次,对于混凝土工作,这是影响混凝土结构抗压能力和整体程度的关键。必须严格要求混凝土的矫形比,并控制混合时间。对于不同的类型应该严格。以及不同的水泥强度为了进行检查,必须严格控制混凝土搅拌过程中添加剂的添加,以确保误差小于5%,以防止因局部过量而引起的不均匀搅拌。
        3.2大体积混凝土浇筑阶段的施工工艺
        在施工前阶段,对原材料和建筑设备进行了严格的测试。这是控制大型混凝土结构中热裂纹的主要工作。它在多截面混凝土的运输时间和浇铸速度中起着重要作用。结构和内部温度之差满足规定要求,在此基础上可以浇筑固体混凝土。首先,剩余的逐层浇筑技术是基于当混凝土结构的长度大于厚度的3倍时使用的浇筑技术,因为块状混凝土在浇筑过程中会形成自然的坡度,因此,在浇筑过程中,施工人员必须振动混凝土,否则会由于大体积的固体混凝土而产生结构裂缝,因此,当使用剩余的表面分层浇筑技术时,较高的温度将对混凝土的浇筑产生影响倾倒后应正确遮盖并处理废水;其次是全层浇筑技术,当建筑物的整个工程结构完全一层一层地浇筑时,必须在安装混凝土桩之前完全浇筑第一层。密封然后填充第二层。基于此,逐层继续,直到填充完成。如果混凝土结构的表面很大,则不应使用此施工技术。第三,分段多层浇筑技术在实际的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复杂的多层浇筑的强度较高,可能会出现输送机和搅拌机不能完全满足通用设计要求的情况。当前,应该应用分段多层浇注技术。通过从底层开始并划分部分来使用。经过一段距离后,进行第二阶段的混凝土浇筑。在此基础上,每层浇注。此方法适用于混凝土厚度较小但长度和面积较大的混凝土结构。
        3.3固体混凝土的建造和维护
        此阶段的混凝土结构主要用于润湿和硬化混凝土表面。每次浇筑完成后,除了常规混凝土的常规固化外,还必须对固态混凝土进行保温并以可控的方式进行维护。首先,必须有专门负责隔热和维护的人员。根据结构温度调节的具体措施和规定,应制作适当的测试报告,以确保连续的隔热和维护时间超过14天。另外,温度必须保持在混凝土表面温度和外部环境之间,如果温度差小于20度,则必须采取绝缘措施。
        4结束语:大面积建筑的过程比较复杂。主要原因是温度问题使水热现象在施工过程中难以消散。结果内部和外部之间的温差太大,混凝土表面将产生裂纹,这不仅影响整体外观,更影响了施工质量。是要注意问题,不断改进施工工艺,做好翻新工作,并在各个阶段做好充分的准备,以保证实心混凝土的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杜娟.土木工程建筑中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探析[J].居舍,2021(06):38-39.
[2]郭晓娜,张玉林.土木工程建筑中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的应用[J].砖瓦,2021(02):172-173.
[3]牛敏.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在土木工程建筑中的应用[J].品牌与标准化,2021(01):38-40.
[4]张庆华.土木工程建筑中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探析[J].砖瓦,2020(11):159+161.
[5]刘向梅,王克强.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在土木工程建筑中的实践探析[J].中国建设信息化,2020(18):60-61.
[6]窦艳.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在土木工程建筑中的应用研究[J].建筑技术开发,2020,47(18):20-21.
[7]苏志彪.关于建筑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研究[J].绿色环保建材,2020(10):123-124.
[8]王豹,王传修.建筑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研究[J].绿色环保建材,2020(09):3-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