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与质量管理 杨金伟

发表时间:2021/5/10   来源:《建筑科技》2021年3月上   作者:杨金伟
[导读] 混凝土施工技术的质量控制是一项复杂的任务,需要彻底和详细,因此,在现场对混凝土施工进行质量控制时,必须从质量,经济性,进度和安全性等多个角度入手,严格遵守有关法律法规,建立完善的管控机制。对于组件,创建一个渐进的动态管理模型。同时,建设单位还应提高对混凝土结构质量控制的认识,及时应对施工中遇到的各种问题,积极探索新的混凝土施工技术和新方法,以确保企业的混凝土施工水平基于质量标准,与时俱进。

6101031970120****6     杨金伟 

摘要:混凝土施工技术的质量控制是一项复杂的任务,需要彻底和详细,因此,在现场对混凝土施工进行质量控制时,必须从质量,经济性,进度和安全性等多个角度入手,严格遵守有关法律法规,建立完善的管控机制。对于组件,创建一个渐进的动态管理模型。同时,建设单位还应提高对混凝土结构质量控制的认识,及时应对施工中遇到的各种问题,积极探索新的混凝土施工技术和新方法,以确保企业的混凝土施工水平基于质量标准,与时俱进。
关键词: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质量管理
        在建筑工程中,混凝土结构起着关键作用,因为混凝土结构的质量直接影响完工建筑物的最终质量,并且还影响建筑物后续使用的安全性。尽管目前国内混凝土施工技术发展迅速,但实际施工中仍存在许多问题,阻碍了施工设备的系统化发展。因此,建筑公司必须在建设项目中考虑关键的混凝土施工技术,并采取有效的质量控制措施。同时,必须继续探索新的混凝土施工技术,以不断优化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
        1用于工程结构施工的混凝土技术
        1.1浇注技术
        在混凝土施工中,浇筑环节非常重要,正确的浇筑操作与混凝土的最终建筑质量密切相关。因此,建筑单位必须充分注意这项工作,在浇筑混凝土之前,有必要适当检查模板的支撑,并检查钢筋在模板内部的紧固状况,并确定是否根据钢筋的特性,模板和钢筋的尺寸和合适的模型是正确的。在浇筑时,应尽可能减少混凝土接缝和接缝,同时确保混凝土的跌落高度不超过2m,以防止飞溅和其他现象。另外,一方面必须确保连续和不间断的浇注操作,以确保混凝土的完整性;另一方面,可以有效地减少浇注时间。
        1.2振动技术
        浇筑后立即进行振动操作,良好的振动技术可以促进混凝土各成分的均匀分布,同时有效地将空气从混合物中抽出以确保其密度。通过振动,可以将混凝土填充到模板中,以避免通常缺乏混凝土的局部问题。同时,建筑构件还必须注意适度的振动,以确保其不会振动或泄漏。当振动的混凝土似乎缓慢下降并且没有气泡形成时,表明振动已经到位。在操作过程中必须避免过度振动,以防止由于过度振动而导致混凝土中的淤泥流失和粗骨料沉降的问题。根据混凝土的类型和结构的规模,振动操作可分为机器操作和手动操作。在这两种类型的振动操作中,混凝土的振动插入点必须均匀分布,并且必须提供振动棒。渗入下部混凝土层完全融合上部和下部混凝土层,以防止分层裂纹的形成。一般而言,振动应持续约20秒钟,且拐角处也应振动。
        1.3维护技巧
        上述施工作业完成后,可进行混凝土养护作业,必须保证及时养护,以保证混凝土质量。在正常条件下,浇筑混凝土后,应在12小时内固化,在固化过程中,应定期在表面喷水。对于某些低塑性混凝土,应在浇筑完成后进行喷涂固化。应该注意的是,以上两种固化方式必须确保固化过程的连续性,并且持续时间通常必须至少为14天,并且混凝土表面在固化过程中必须保持湿润。同时,为了有效减少混凝土开裂的可能性,相关人员还应使用湿的草帘或麻片覆盖混凝土表面。
        2建筑和混凝土工程质量管理策略
        2.1科学确定混凝土配比
        在浇筑混凝土之前,应先进行原材料的预拌,以提高配比的可靠性,减少配比不合理造成的损失。在预拌过程中,会不断调整水泥用量,以最大程度地提高水泥效率并保证混凝土质量。当混凝土长时间与空气接触时,不可避免地会发生某些反应,这会影响混凝土的质量,并且长时间使用会继续腐蚀。如果要延长混凝土的使用寿命,还可以控制水与粘结剂的比例,并使用减水剂来减少混凝土的收缩,最大程度地减小混凝土内部和外部之间的温差,以便会更好,更长久地使用。



        2.2严格控制温度
        温度和湿度对混凝土的质量影响很大,尤其是当混凝土处于良好状态时,必须考虑湿度和环境温度。当环境变化时,有必要及时纠正方法以确保混凝土质量。在夏季的建筑工作中,浇筑混凝土时,模板的温度不能高于25度。冬季施工时,温度必须在10度以上,否则混凝土内外温差过大,容易开裂,质量无法保证。外部温度控制的主要目的是最小化混凝土内部和外部之间的温差,通过嵌入冷却管以使其具有更好的质量,也可以加速混凝土的散热。
        2.3完善质量管理体系
        通过完善质量管理体系,履行任务和职责,提高管理效果。建立奖惩制度,规范每个环节的施工质量和绩效标准,并根据管理水平对员工进行适当的奖惩,以提高员工的意识,奖励优秀员工,并提供适当的业务中断人员。提高工作绩效的动力。
        3建筑工地混凝土的硬化方法
        人工养护实际上是要由人员控制混凝土的温度和湿度,以确保混凝土的顺畅凝结和硬化过程,并根据施工图的要求增加混凝土的强度。例如,蒸汽固化,电加热和太阳能固化都是人工固化。在预制生产过程中,通常使用蒸汽老化来有效地控制模板的保持时间和周转率。
        (1)在静态阶段,通常在浇铸模具后将混凝土组件放置在室温环境中一段时间,该阶段称为静态阶段。时间通常为2-5h,此阶段的目的是确保混凝土强度并在一定范围内控制混凝土中裂缝的发生。
        (2)在加热阶段,当混凝土构件从常温升至固化温度时,加热速率不应太高,以免由于温差大而在构件表面和内部产生裂纹。混凝土构件的升温速率应根据混凝土构件的厚度确定,应适当降低较厚混凝土的升温速率,最高升温速率不应超过40℃/h,以免混凝土产生裂缝可以有效地控制混凝土在恒温阶段,该阶段的温度将保持不变。在此阶段,相对湿度应保持在90%以上,恒温养护温度应不超过95℃,恒温养护时间应控制在8小时以内,以免影响混凝土的质量和稳定性。
        (4)冷却阶段,是指在完成恒温养护工作后,将混凝土构件的热量从最高养护温度移至常温的阶段。部件离开固化点后,降温速率不能超过10°C/h,并且表面温度和外部温度之间的差不能超过20°C。
        只有在每个阶段都有效地控制混凝土的养护工作,才能保证混凝土结构的稳定性和强度,从而将混凝土开裂和其他问题的可能性控制在一定范围内,而无需进行后续工作即可。
        我国的具体建筑法规是明确的,混凝土工作完成后,必须立即进行维护水分的工作,并用保鲜膜包裹浇筑的表面,平面和角落。混凝土结构设计施工质量标准建议在浇筑完成后的12小时内对混凝土进行涂层和湿度控制。在此阶段,实际的施工过程通常会遵循此规则,这意味着浇筑结束后的12小时内将完成水分处理。自生混凝土的收缩实际上是在初始凝固之前开始的,特别是在加入减水剂之后,混凝土的正确初始固化时间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影响了早期收缩的效果。收缩在8小时内,初凝后,应在初凝结束之前进行强化期,即浇水和修补工作,以免在人为因素的影响下影响混凝土表面的平整度。
        结束语
        混凝土建筑技术的引进极大地促进了建筑业的发展。一方面,它提高了建筑物的可用性和可持续性,另一方面,它也改变了建筑物结构的概念。创新在建筑行业中的重要性,这是非常重要的。在内部经济转型的大背景下,随着城市化的发展,人们对建筑质量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因此,对建设项目中混凝土施工技术质量控制的研究很可能满足当时的要求。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有关部门应从技术和管理两方面把混凝土质量控制放在关键位置,不断完善混凝土质量控制机制,最终为提高混凝土施工质量和促进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住宅建筑工程钢筋混凝土项目施工管理的探讨[J].李忠.住宅与房地产.2019(04)
[2]建筑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研究探讨[J].刘连印.河南建材.2018(0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