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绘技术在土地收储中的实践应用简述

发表时间:2021/5/10   来源:《建筑科技》2021年3月上   作者:岳朝亮
[导读] 土地收购储备制度是我国在土地资源管理领域的一种专门制度安排,土地收购储备过程中的测绘工作主要涉及到工程测量、地籍测绘、房产测绘、权籍调查等。本篇文章通过对土地收储过程中测绘工程技术的应用进行阐述,分析土地收储中各个环节测绘产品的特点,探讨加强测绘技术在土地收储中应用的意义。

安徽省芜湖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投资公司  岳朝亮   241009

摘要:土地收购储备制度是我国在土地资源管理领域的一种专门制度安排,土地收购储备过程中的测绘工作主要涉及到工程测量、地籍测绘、房产测绘、权籍调查等。本篇文章通过对土地收储过程中测绘工程技术的应用进行阐述,分析土地收储中各个环节测绘产品的特点,探讨加强测绘技术在土地收储中应用的意义。
关键词:土地收储;测绘工程技术;测绘成果应用;数据信息;
        引言
        土地收储又称土地储备或土地收购储备,是由政府依照法定程序,运用市场机制,按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通过收购、回购、置换和征用等方式取得土地,进行前期开发利用和存储后,以公开招标、拍卖出让方式供应土地,控制各类建设用地需求的制度。在经营城市理念指引下,土地收储为城市发展建设提供土地资源,开拓发展空间,土地收储过程中测绘技术和产品在土地收储开发的土地报批、征收收购、土地供应、规划协调、权证办理等均有着广泛的应用。
        1、土地收储制度与工作流程
        1.1土地储备制度与机构
        土地储备是指县级(含)以上国土资源主管部门为调控土地市场、促进土地资源合理利用,依法取得土地,组织前期开发、储存以备供应的行为。土地储备机构为县级(含)以上人民政府批准成立,业务上统一归口国土资源主管部门管理,土地储备机构承担土地储备的具体实施工作。
        1.2土地储备对象
        土地储备对象包括:1.依法收回的国有土地;2.收购的土地;3.行使优先购买权取得的土地;4.已办理农用地转用、征收批准手续并完成征收的土地;5.其他依法取得的土地。
        1.3土地储备运作程序


        土地储备运作流程一般包括:土地取得——开发整理——入库存储——土地供应。土地取得方式一般有土地收购、国有征收、国有收回、征收农用地等。
土地储备实施计划管理,纳入土地储备体系的土地,在经过储备机构一系列的开发措施和流程之后,完成储备入库,根据城市发展需要和土地市场的需求制定土地供应计划,有计划地统一向用地单位供应土地。
        储备土地按照工作进度划分为拟收储土地和入库储备土地。其中,拟收储土地,是指已纳入土地储备计划或经县级(含)以上人民政府批准,目前已启动收回、收购、征收等工作,但未取得完整产权的土地;入库储备土地,是指土地储备机构已取得完整产权,纳入储备土地库管理的土地。这中间的过程既是土地储备机构通过一系列经济、技术、工程手段措施开发、整理土地的过程。
        2、土地收储中测绘技术的实践应用
        2.1土地报批测绘
        土地报批就是通过一些手续,流程,让土地性质改变,主要有集体土地变为国有土地,农用地变为建设用地,组织有关材料报省一级土地资源管理部门审批。土地报批测绘是为土地报批提供有关土地界址、面积、地类、权属等信息,并出具土地勘测定界报告的过程。报批测绘一般以地形图作为工作底图,按照政府有关部门确定的拟报批土地范围,进行现场和图上校核,套合土地利用现状图、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确定土地界址界限、地类、面积等土地数量和属性信息,并出具土地勘测定界报告书和勘测定界图。报告书及图件格式需符合上级部门要求。
        2.2收储测绘
        以确定拟收储地块范围红线为目的测绘工作,集地形图测绘和地籍图测绘于一体,需反映的信息包括收储地块范围内的地形地貌、地籍状况、土地报批状况。实际测绘工作中包括协助储备机构确定收储地块的范围红线,开展地形地貌测绘,做好现场放点定桩工作,对收储地块开展地籍调查、权籍调查,以及收集收储地块土地报批资料等。主要的成果形式包括土地收储勘测定界报告书、勘测定界图。
        2.3入库测绘
        收储地块入库测绘核心是土地面积、位置、界址的测绘,校核最新地形图,对收储过程中地形地貌发生变化的进行补充测绘和更新。
        按照有关要求,入库储备土地必须是产权清晰的土地,土地入库前,应向不动产统一登记机构申请办理登记手续。收储土地入库测绘需按不动产登记要求绘制宗地图并进行权籍调查,填写不动产权籍调查表。因此,完成土地收储达到可验收入库阶段的测绘工作主要包括现状地形测绘、宗地面积和界址测绘、权籍调查。
        2.4出让测绘
        出让测绘是为土地出让提供宗地位置、界址、面积等基础土地信息的测绘。主要技术要点是:依据规划出具的拟出让用地红线,现场核定土地位置、测绘现状地形地貌,套合报批红线或者存量收回用地红线,校核周边已供应和发证土地红线,按照储备中心要求修正拟出让用地红线,最终确定出让红线并出具测绘报告。
        3、优化土地收储过程中测绘应用的措施
        3.1土地收储测绘特点
        土地收储测绘成果形式多样,每一项测绘任务完成均需提供测绘报告书和成果图件,每个环节的测绘报告图件形式、内容和要求都不尽相同。以土地报批测绘为例,勘测定界技术报告书一般包括:测绘报告书、地类分类面积表、界址点成果表、耕地等级情况一览表、勘测定界图、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等,测绘成果图的内容包含土地界址点、坐标、面积等内容。而在供地测绘中,核心工作是测绘和完成以地形图为底图的宗地位置、面积、界址等信息的勘测定界图,储备机构一般要求出具的供地测绘成果已预先检验了土地报批、周边权属等信息,保证出让测绘成果的准确可用。
业务集中,国家对土地储备机构试行名录管理,每一个县、市级政府只有一家土地储备机构,储备机构测绘管理工作任务较重。
        3.2加强土地储备测绘管理和成果应用的措施
        基于土地储备相关测绘工作自身特点,要求土地储备测绘单位一方面熟练掌握本专业测量、测设、绘图等基本技能,另一方面,必须熟悉土地管理有关过程,比如土地报批管理、地籍管理、土地规划、土地供应管理。
        对于储备机构来说,工作人员本身对土地管理、土地储备就比较熟悉,鉴于测绘工作贯穿土地收储工作并广泛应用,工作人员可加强测绘相关知识学习,在日常工作中加强对测绘事项的管理,做到对测绘成果的高效使用,可大大促进收储工作效率。
        4、结语
        综上所述,测绘技术伴随土地收储全过程,是土地收储开发重要的技术手段。研究收储过程中对测绘技术的应用,对测绘单位和测绘成果加强管理可有效提高土地收储工作效率,源源不断地为城市发展提供后备土地资源,开拓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1]詹长根.地籍测量学.武汉大学出版社,2011年1月.
[2]汪跟花.国有土地房屋征收中测绘技术的应用[J].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06-25T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