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河道治理常见问题及对策分析 米娜瓦尔·塔外库力

发表时间:2021/5/10   来源:《建筑科技》2021年3月上   作者:米娜瓦尔·塔外库力
[导读] 对于水利工程来说,河道治理是其中最关键的一项任务,如果在治理河道的过程中,能够制定出一条优秀的河道治理政策和措施,不仅可以保护河道周围居民的生命安全,还能提升城市的水资源利用程度,节省水资源。然而河道在治理的过程中,涉及的因素比较多,有生态环境、城市环境及地理位置等影响,导致我国在治理河道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影响了当地的经济、文化的有序发展。

阿克苏地区水利局 米娜瓦尔·塔外库力  843000

摘要:对于水利工程来说,河道治理是其中最关键的一项任务,如果在治理河道的过程中,能够制定出一条优秀的河道治理政策和措施,不仅可以保护河道周围居民的生命安全,还能提升城市的水资源利用程度,节省水资源。然而河道在治理的过程中,涉及的因素比较多,有生态环境、城市环境及地理位置等影响,导致我国在治理河道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影响了当地的经济、文化的有序发展。
关键词:水利工程;河道治理;常见问题;对策;
        引言
        我国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注重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在传统理念下,一味地追求工程建设规模,忽视了环保的重要性,对自然环境造成严重破坏。在可持续发展理念下,开展河道规划设计时,要将生态性和水利工程结合在一起。根据水利工程实际情况,积极开展河道治理工作,改善水源污染问题,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1水利工程中河道治理的常见问题
        1.1河流污染严重
        河道在治理的过程中,最常见的一个问题就是河流污染严重,主要是由于当地居民的环境保护意识不强,导致他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将生活中的废水、垃圾倒在河道里,甚至有的企业还会将废水、废渣排泄在河道里,这些举动都会对河道产生重要的影响,使得垃圾在河道里产生出新的微生物,影响了河道的生态平衡,造成了水污染,影响了河道的水质。再加上人们日常饮用的水资源对水质要求比较高,经过污染的河道很难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保障,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人们的正常生活。
        1.2防洪能力不足
        水利工程在建设的过程中,最重要的作用就是防洪。然而现实情况是,我国大部分河道因为长时间没有人打理,导致河底的淤泥比较多,造成河道拥堵,再加上河道两边的护岸设施不够完善,一旦出现强降雨或者发大水,就容易出现泄洪的情况,从而对当地的交通和居民的生活带来不利的影响。另外,由于河道两边的岸堤没有及时进行维护,使得两边的植被存活率比较低,加快了水土流失,这样的情况容易出现流水的泥沙反复聚集在河底,也会出现泄洪的现象。再者,有很多城市在规划建设的过程中,存在不规范的施工现象,将城市中的垃圾和建筑废弃物堆积在河道中,导致河道变宽,这样的行为也会导致河道出现泄洪的情况。
        1.3对其他方面的影响
        除此之外,在现代河道治理的过程中,部分施工单位为了提高施工效率,大多会采取采弯取直的方式,不过,这种方式在使用时不仅对河道形状造成改变,同时还会减少河道两边的滩地,导致河道浅滩所具备的曝气能力不复存在,并在另一方面引起各种类型的生态问题,对现代社会整体的健康发展有着极大的影响。同时,在部分河道治理时,由于施工单位及人员大力发展景观类的建筑导致河道自身生态能力不足,进一步影响着河道内部生态环境的运转与发展。
        2改善水利河道治理问题的对策
        2.1选择适宜的河道治理方案
        河道治理既需要防洪,又需要美学效果,因此建设工程与环境保护密切相关,坚持河道治理实践原则和应用。对于海床和坡型,保持水系统的自然形态,以避免过多的人为变化,同时保留原始生态的自然元素。监管工作得到很好的保护,以避免环境退化。保持河流的空间性质,在设计时要注意多样性原则和一般原则,以确保治理的质量和效率。此外,还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这些原则涉及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方面,了解水文系统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相互作用,并选择适当的方法来确保水文系统的有效修复。从河岸海岸建造格栅连接使其能够利用其特征,例如b .水文和排水功能,使地下水有效渗透和水的渗透,减少开口压力,实现生态保护效果。


盖好射流墙后,植物可以生长,以实现技术和植物保护措施的效果,改善环境影响,制造软整体防护套,恢复自然环境。填料之间的间隙使土水有效地自然交换,促进了植物生长,实现了现代化的目标,同时保持了生态效应。
        2.2应用生态水利工程
        2.2.1应用于生态河岸堤的建设方面
        当前时期,为了加强生态水利在现代河道治理中的应用,相关单位及人员首先需要加强其在生态河岸堤建设方面的应用,将受到影响与破坏的自然堤进行修复护岸,同时还可以促使河岸与河流之间能够更加便利有效的互换水分,确保当洪涝灾害出现时,能够降低对城市及人们的损害。
        2.2.2应用于生态护坡的建设方面
        在现代河道治理的过程中,为了加强生态水利的应用,相关单位及人员还需要对河道周围的地形地质、环境气候等方面进行调查研究,并结合河道内部生态环境的具体特点,根据有关部门的政策规定,制定出一套更加科学完善的施工方案,确保更加科学规范且高效的完成生态护坡的建设工作。同时避免河道内部动植物互相影响,促进河道生态环境整体的正常运转。
        2.3严格按照操作过程进行施工
        首先,相关企业在治理河道之前,应对河道进行现场实地勘察,然后根据文件中的测量数据开挖土方,在开挖前期要做好相应的地面排水工作和地下降水工作,我国在排水的工作中经常会采用轻型井点降水的方式,这样可以减少河流的水溢出地面,降低工作量。其次,施工人员要安装钢筋混凝土的承插排水管道,在安装排水管道的时候,需要测量河道防线,根据测量防线进行开槽和验槽,并将相关数据进行详细记录,然后根据记录的数据下管,在下管的过程中要做好稳管的相关工作,避免管道在接口对接的过程中出现管道偏移的情况。当管道对口安装好之后,一定要及时对其进行闭水实验,在闭水实验的过程中检查是否有漏水的情况,发现管道漏水时,要严格排查出现漏水的情况,这样可以避免在后期使用的过程中,出现工程质量不过关的情况。当实验检查完毕之后,就可以对其进行回填土,将管道填埋好。在这里需要强调的是,在河道施工的过程中,应派遣经验丰富的工作人员到实地进行实时监督和指导,如果施工人员在工作的过程中出现问题时,可以随时向经验丰富的工作人员进行询问,提升河道治理的工作质量。
        2.4制定完善的河道治理质量管理制度
        近年来,水利工程建设要求不断提高,开展河道治理工作,要制定完善的质量管理制度,高质量落实河道治理措施。根据治理方案与任务,制定管理制度,明确河道治理质量管理的职责与内容,由专门的部门与人员落实质量管理工作。构建完善的考核机制,对河道治理质量管理工作的开展与落实情况,进行严格的监督检查,排查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提高河道治理的质量水平。将河道治理质量管理工作的效果与人员利益挂钩,切实提高的河道治理工作质量水平,实现治理质量目标。
        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的综合实力不断增强,国家对水利工程的重视程度也不断加深,并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财力对其进行维护和管理。要想有效改善水利工程的河道治理,就要重视淤泥排泄、岸堤植被保护及废水排放等相关工作,通过相关部门和人民群众的共同努力,提升河道治理的工作质量,为维护当地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黄所清.水利工程河道治理常见问题及对策分析[J].长江技术经济,2021,5(S1):123-125.
[2]徐彤,王琴.水利工程河道生态护坡施工要点[J].居舍,2021(03):56-57.
[3]张光宝,钱建红.水利工程河道治理常见问题及对策分析[J].珠江水运,2020(15):101-102.
[4]姚元丽.水利工程河道治理常见问题及对策分析[J].科技风,2020(14):205.
[5]王诗蕊.水利工程河道治理常见问题及对策[J].科学技术创新,2019(28):112-11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