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施工及施工过程中生态环境保护分析

发表时间:2021/5/10   来源:《建筑科技》2021年3月上   作者:艾比不力·尼亚孜
[导读] 最近这些年,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推动了各大地区的水利建设工作,在此时代背景下,农业生产、防洪、发电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但是,水利工程工期普遍漫长,消耗大量的人力、财力、物力,而且在施工过程中难以避免存在对生态环境产生不良影响,尤其是对空气、土壤、水资源以及当地居民的影响。

新疆库车市水利局牙哈镇水管站 艾比不力·尼亚孜  842000

摘要:最近这些年,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推动了各大地区的水利建设工作,在此时代背景下,农业生产、防洪、发电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但是,水利工程工期普遍漫长,消耗大量的人力、财力、物力,而且在施工过程中难以避免存在对生态环境产生不良影响,尤其是对空气、土壤、水资源以及当地居民的影响。在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今天,生态环境的保护显得日益重要,多方面平衡水利工程顺利施工和生态环境保护这两者之间的关系对于社会的整体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鉴于此,本文就水利工程施工及施工过程中生态环境保护展开探讨,以期为相关工作起到参考作用。
关键词:水利工程;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1.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的意义
        在现代化发展的过程中,加强环境保护逐步成为人们的共识,在水利工程建设的过程中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对工程的环境管理进行强化。毋庸置疑,水利工程的建设可以促进社会的快速发展,在农业灌溉和居民用水方面都有很大的帮助,而环境管理作为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重要的一环,逐步开始引起社会各界的重视。习近平总书记曾经提出“绿水青山是金山银山”。一旦对周边的生态环境产生伤害,这种伤害将是无法弥补的,需要重视加强生态环境的控制,在水利工程建设时底线是不会对周边生态产生较大的破坏。很多水利工程建设的施工较为复杂且周期长,很容易伤害周边的生态环境。随着时间的逐步推移,这种伤害会慢慢累积,因此需要注意在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严格对生产环境进行控制,防止出现生态问题[1]。我国在水利工程环境管理方面制定了各种各样的法律法规,需要在工程建设过程中严格依照法律法规进行控制和管理。
        2.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对生态环境造成的主要影响
        2.1对空气的影响水
        利工程施工过程中,离不开土方的开挖,大型机械设备的进场又需要修建合适的道路,而这些操作会产生大量的粉尘,同时造成现场植被的破坏,大量的粉尘没有了植被的保护会长期漂浮于空气中,这对现场施工人员和当地居民的健康来说都是不小的威胁,长时间处于尘埃的环境中工作,肺部吸入大量的灰尘,灰尘长时间堆积极易导致肺尘病,对肺部造成不可逆的损伤。因此,水利施工过程中做好防尘工作,减少粉尘颗粒物的随意排放,采取必要的防尘措施,减少施工对空气的影响[2]。
        2.2对土壤的影响
        作为农业大国,土地是我们赖以生存的重要资源。虽然水利工程的建成保护了农田免受洪水侵害,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农民的利益,但另一方面却破坏了土壤的原有结构。因为水利工程兴修后,如果土壤处于饱和状态,势必将引起低洼湖区及山前平原地区土壤沼泽化或次生潜育化;而蓄水工程和输水工程会使地下水位升高,造成土壤含盐地区表层聚盐和返盐,产生次生盐渍化;同时农民在农田生产灌溉过程中难以避免使用大量的农药和化肥,而这些农药和化肥残留部分会被带入地下,长此以往,影响土壤性状。
        2.3对水资源的影响
        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出现的主要环境污染问题为水污染问题,水污染的源头主要有施工污水、生活污水。水污染的主要原因是从事水利工程施工的人员不明确污水处理的相关要求,没有完善的工程管理机制,在进行水利工程修建时随意排放生活污水、丢弃生活垃圾。某些管理人员缺乏现场管控和环境保护的意识,没有将管理要求与现场施工相结合,大量的施工废水和废弃物未经处理就直接向周边的水域排放,导致生态环境和水体产生严重的污染。与此同时,水利工程修建后会对水流的速度产生影响,导致空气与水的交换速率降低,影响水体中的生物繁殖和生长,严重时会造成水生物大量死亡,对水体产生影响。水流速度减慢会导致河流出现阻塞,下游河流水量不足而产生断流,或产生其他的地质灾害[3]。
        2.4对当地居民的影响
        在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一系列环境问题的出现,直接影响当地居民的生产生活。


比如噪音污染会伴随整个工期,影响到居民的正常工作休息,学校的正常教学工作,空气污染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居民的健康。另一方面,有些耕地的占用,有些土地和房屋的淹没对当地居民造成了巨大的财产损失,甚至失去了长久以来赖以生存的家园,因施工需要不得不搬离原有的生活环境,这对居民的生活习惯造成了很大的影响,这些问题都需要在施工前期进行协调,在确保做好居民思想工作的情况下才能动工,尽量将影响降低到最低。
        3.水利工程施工中生态工程的环境保护措施
        3.1积极采取降尘措施
        水利工程施工建设的过程中会有大量粉尘产生,大量的粉尘不仅不利于施工人员的身心健康,还会对生态大气环境造成严重的影响。因此,施工单位必须采取一定的措施做好施工现场的降尘工作。第一,做好施工现场的洒水工作。为了有效地减少施工现场的扬尘,施工人员可以定时进行施工现场洒水。针对扬尘严重的情况,施工人员可以适当增加洒水的次数,保证不会破坏大气环境,提高施工现场空气的质量。第二,避免高空抛物产生的扬尘。施工人员可以借助起吊工具将垃圾从高处运送到地面,以免高空抛物产生大量的扬尘[4]。
        3.2减少噪声污染
        第一,引进先进的环保型机械设备。施工单位可以结合施工具体的需求,引进噪声小的环保型机械设备,确保施工不会产生大量的噪音。第二,做好机械设备的定时保养与维修。机械设备经过长时间的使用或出现螺丝松动等问题,从而导致使用时的噪声变大。因此,施工单位应该加强对机械设备的管理,做好设备的管理与维护,有效降低设备使用时的噪音。第三,做好机械设备的定时润滑工作,减少设备零部件摩擦产生的噪音。第四,控制施工时间,避免夜间施工。
        3.3合理处理固体废弃物
        针对水利工程施工建设产生的大量固体废料,施工单位必须进行妥善的处理。第一,可回收的固体废料。对于可以进行回收利用的固体废料,施工单位应该进行及时回收,一方面可以提高施工材料的利用率,另一方面可以有效的节约施工成本,保障施工单位的整体经济效益。第二,不可回收的固体废料。不可回收的固体废料随着排放会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的影响,因此,施工单位必须及时对固体废料进行处理,将固体废料运送到政府制定的位置,并妥善处理,最大程度降低对生态环境的污染。例如,电池等重金属含量很高的污染性强的材料,必须按照国家规定的处理方式进行处理[5]。
        3.4建立生态环境补偿机制
        水利工程的施工建设会或多或少对生态环境造成影响,为了降低影响,施工单位可以建立生态环境补偿机制。生态环境一旦遭受破坏,很难恢复到初始状态,因此施工单位必须加强对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视。通过建立生态环境补偿机制,可以有效的提高生态环境的抵抗能力,避免生态环境遭受不可逆转的破坏。此外,生态环境补偿机制可以缓解生态环境的污染问题。
        结语
        水利工程的施工势必对施工区域产生多方面的影响,一方面改变了当地水文、泥沙,实现了防洪防灾,水力发电,同时给当地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另一方面,水利工程施工工期普遍漫长,将对当地气候、土壤、水生物以及动植物等产生一定的影响,对附近地区自然面貌自然景观甚至区域气候都会造成一定影响,改变了原有的生态结构。所以水利工程的施工应当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前提,规划设计时必须对这些影响进行全方位充分评估,确保将影响降到最低,施工过程中树立科学发展观,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同时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丁祥宾,王莲.水利工程施工中生态工程的环境问题分析[J].河南科技,2018,(08):154-155.
[2]樊会琴.农业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对生态环境的影响[J].农家参谋,2017,(23):224.
[3]铁顺军.浅谈农业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对生态环境的影响[J].中国农业信息,2017,(02):56-57.
[4]王亮.农业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对生态环境的影响[J].农民致富之友,2016,(24):289.
[5]郭航宇.农业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对生态环境的影响[J].农技服务,2016,33(05):23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