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岩土勘察和施工处理技术实践

发表时间:2021/5/10   来源:《建筑科技》2021年3月上   作者:王俪郿
[导读] 随着我国建筑数量的增多,建筑工程岩土勘察工作面临着较大的挑战,需要采取合适的方法来提升建筑工程岩土勘察的质量以及施工处理技术的应用效果。基于此,本文首先介绍了建筑工程岩土勘察工作的基本内容,分析了建筑工程岩土勘察的主要任务。

新疆土木建材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喀什分公司 王俪郿   844000

摘要:随着我国建筑数量的增多,建筑工程岩土勘察工作面临着较大的挑战,需要采取合适的方法来提升建筑工程岩土勘察的质量以及施工处理技术的应用效果。基于此,本文首先介绍了建筑工程岩土勘察工作的基本内容,分析了建筑工程岩土勘察的主要任务。在探讨建筑工程岩土勘察工作现状及常见问题的基础上,探讨了建筑工程岩土勘察施工处理技术,阐述了个人对此的几点浅见,望对建筑岩土勘察实践有所裨益。
关键词:建筑工程;岩土勘察;施工处理;技术实践
        引言
        近几年,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市内部建筑工程数量逐渐增多,推动了建筑行业发展水平及发展质量。岩土勘察作为建筑工程施工检查的关键部分,需要施工单位提升对岩土工程勘察重视程度,为建筑工程施工稳定性、安全性提供保障。
        1.建筑工程岩土勘察和施工处理的意义
        建筑工程在项目设计施工前,需要勘察单位对其实施合理的岩土勘察作业,如果建筑工程项目岩土勘察未按照标准步骤实施,会直接影响建筑工程设计和后续施工质量。建筑工程项目施工规模和范围在逐渐增加,会受到地区地质情况影响,为了促使项目工程施工有序进行,应重点关注地基岩土分层特点,重视地基岩土的物理学性质,了解建筑工程周围地质和地貌情况,掌握地区下水分布现状。作为建筑工程施工的重要基础,岩土勘察是工程项目的主要构成部分。目前,我国建筑工程内部的岩土勘察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但依然存在较大的进步空间,施工企业应对岩土勘察技术进行合理优化。建筑工程岩土勘察过程中,需要关注以下重点:首先,在岩土勘察开始前应了解建筑工程所在区域的地形和地貌,包含岩土深度、实际构成要素等,保证建筑工程的施工稳定性。其次,应确定河道和隐藏防空洞位置,降低其他因素对建筑工程产生的影响。对建筑工程周围环境进行勘察,为设计单位提供较为准确的岩土参数,对影响建筑工程施工稳定性的因素进行探究,避免产生严重的后果[1]。最后,为了保障建筑工程项目的顺利,需要勘察人员了解该地水文地质情况,为设计单位提供较为准确的水文地质设计资料,在分析水文地质数据时需了解地下水对建筑工程产生的影响,制定较为完善的方案。勘察人员需要从建筑工程施工角度展开分析,探究地下水对建筑工程项目产生的影响,提升建筑工程项目施工判断准确性,提升建筑地基可靠性。如果建筑工程地基基础压缩层表面存在粉砂层,勘察人员应重视流沙和管涌现象,实施合理作业。
        2.建筑工程岩土勘察的主要任务
        2.1划分岩土和场地类型,进行地震效应评价
        建筑岩土勘察旨在对建筑工程所处区域的岩土状况做出精准调查与辨识,获取系统性的岩土勘察信息,并对岩土和场地类型作出细分,为建筑工程制定与实施后期相关设计及施工方案提供技术参考与依据。由于不同的建筑工程所处地域条件不同,且所执行的技术规范与标准存在显著差异,因此同样应将地震效应评价作为建筑岩土勘察的重要任务,设定建筑工程的抗震等级与抗震能力,使最终形成的地震效应评价符合相关技术要求。
        2.2水文地质勘察
        通过实施建筑工程岩土勘察可获取相应的水文地质信息,形成完备详实的水文地质资料,分析研判可能对建筑工程实施造成的潜在影响或威胁,为提出制定相应的技术防御措施提供依据。在现代建筑工程发展环境下,工程技术方案的制定对水文地质勘察的实际需求愈发强烈,必须针对建筑基础持力层的性质类型,统筹考虑其胀缩、崩解、软化等问题,为建筑地基基础的抗腐蚀性与耐久性提供有利条件。同时,还应在充分进行渗透试验或富水试验的基础上,防止建筑地基沉降,有效化解基坑环境承压水的破坏性。
        2.3进行深基坑支护参数计算
        深基坑支护参数的计算需要完整系统的建筑工程岩土勘察数据做支撑。


随着现代建筑工程类型的不断丰富及建筑规模的不断提高,深基坑支护的技术要求越来越高,深基坑支护的稳定性与安全性面临着严峻挑战与考验。同时对建筑工程岩土勘察数据进行分析研究,可细化深基坑支护参数的计算效果,对建筑基坑开挖可能造成的影响与危害进行评估和论证,将深基坑支护的潜在风险控制在合理范围内[2]。
        3.工程岩土勘察及施工处理实例
        3.1工程项目概述
        本建筑工程采用详细勘察方式。工程包括5栋高层建筑及2个地下车库,工程建筑用地规划面积为21100.73m2,实际规划建筑面积为94993m2。工程气象与水文情况:工程位于沿海区域,实际气候条件为北温带沿海季风气候,结合气象资料分析可知,该区域年均气温为在12.1℃,平均风速2.8m/s,以北风为主,东南风次之。建筑工程多年实际降水量为797mm,最大降水量为1254.3mm,6~8月的降水频率较高。地形情况:施工区域地形较为平缓,存在小幅度起伏,实际地形西高东低、南高北低,孔口标高为11.32~18.06m。本工程属于一级重要工程,周围施工场地较为复杂,地基设计等级为二级,结合该工程岩土勘察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岩土勘察等级为甲级。
        3.2岩土勘察工作布置
        该建筑工程分多个阶段实施,总计布置73个检测点,其中高层勘测点42个、商业测绘点30个,一些高层勘测点与车库勘探点可以共用。在布置勘探点的过程中需要使其与建筑物周围角点紧贴,高层住宅部分的勘探点可以布设在建筑物中心,结合一些可能出现的桩基,应保证勘探点间的间距在24m以内,车库和商业按照网格设置,勘探点间距不超过30m。受到周围场地条件的限制,基坑开挖周围及外界的勘探点布置需要以基础资料为主。勘探点的布置包括取土孔、取土动探孔、取土标贯孔、波速测试孔等。针对高层建筑,须使控制孔深度及勘探深度高于地基变形深度,一般情况下,孔洞勘探深度须大于受力层深度。使用桩基时,控制孔勘探深度需要进入桩端平面下方3倍左右。孔洞勘探深度应深于桩端平面下3倍,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需要使孔进入风化基岩6m,使控制性孔不小于8m。
        3.3勘察方式的选择和应用
        勘察单位对勘察平面图进行设计,结合相应的规范及勘探标准进行拟建工程特点分析,合理布置建筑勘探点,制定合理的勘探方案,需要充分掌握工程实际情况、周围地质情况、水文情况[3]。确定岩土勘察方案后,可结合客户提供的基准点进行定位复核,结束复核厚度后,进行测放工作,使勘探点、测放精度保持在10cm以内。采取钻探设备进行钻探施工,回填土和水位上部可使用干钻方式进行,在水位下方和岩石层可以采取泥浆护壁施工。为了增强其岩石层的钻进速度,可以采取合金钻头,每次钻进深度需保持在1m左右,使其孔径保持在110mm。在钻进岩石层时,可以采用双重岩芯管配合,使用直径为75mm的钻头,保证回次不超过2m,对岩石RQD值进行确定,为岩石质量判断提供数据保证。结束钻探施工后,可对钻孔进行有效回填,采取原土捣实回填,使每层回填土分层厚度小于0.5m,回填后密度应大于原有密度。开展岩土勘察过程中的标准贯入试验,针对施工场地内存在的粉质黏土、砂土层,应采取合理的原位测试,为检测承载力、密实度奠定基础。现场勘探以钻探孔作为试验孔,使用直径为42mm的触探杆,避免相对弯曲大于0.1%。在试验过程中,可以采用自动脱钩落锤装置,锤击频率为15~30击/min。试验前,孔底沉积需小于5cm,按照前期设定的试验深度深入触探杆,对试验装置进行完善。
        4.结束语
        建筑企业应当对岩土勘察工作予以重视,大力引进先进的专业技术与工作设备,着力培养勘察工作人员的综合技术素养,以此提高岩土勘察工作的科学性与精确性,推动我国建筑行业平稳、健康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曾铭志 . 地基设计和岩土工程勘察的常见问题与应对策略探究 [J]. 四川水泥,2018(8):109.
[2]袁佑明 . 探究城市建筑工程中地质岩土勘察及地基的处理措施 [J]. 工程建设与设计,2018(14):62–63.
[3]张柏会 . 建筑工程中岩土勘察及地基的施工技术探讨 [J].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8(14):7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