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力群文阅读,开拓小学语文教学德育教育新模式

发表时间:2021/5/11   来源:《未来教育家》2021年第03期   作者:杜进贞
[导读] 阅读是语文学习的基础,通过现阶段应用广泛的群文阅读教学模式,开拓小学语文德育教育的新模式,在提高小学生阅读能力以及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同时,可以培养学生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以及爱国主义情怀。

山东省胶州市香港路小学  266300 
       摘要:小学语文作为一门基础性语言学科,其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识字、阅读、写作以及语言综合运用的能力。其中阅读是语文学习的基础,通过现阶段应用广泛的群文阅读教学模式,开拓小学语文德育教育的新模式,在提高小学生阅读能力以及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同时,可以培养学生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以及爱国主义情怀。文章首先阐述了群文阅读的概念和意义,然后提出了借力群文阅读开拓德育教育的应用方法,以期为小学语文德育教育提供参考。
       关键词:群文阅读;小学语文;德育教育;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强调要提升小学生的阅读量,并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融入德育教育和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以及爱国主义情怀。在此背景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性得以凸显,必须要      通过创新阅读教学的方式来提升小学生的阅读量,强化学生的综合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而群文阅读作为一种新的阅读教学方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得到了广泛应用,通过群文阅读可以将多个在内容上、情感上、表达技巧上有关联的文本简单相加,并通过一定的组合引导学生整体阅读、拓展训练、差异比较,从而有效地提升学生的语言技巧、写作技巧和表达技巧。而传统应试教育理念下的教学模式,往往重视语文知识点的学习,忽略德育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体现。因此通过借力群文阅读的阅读教学模式,将具有德育教育意义的文本进行组合引导学生进行广泛阅读,可以起到很好的德育教学效果。
      一、群文阅读的概念
      在强调素质教育的当下,小学语文教学必须要关注学生语文学科素养的培养。而阅读教学作为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可以提高小学生的语文文本阅读量,而且也能够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阅读能力。除此以外,在近些年的语文测试中,文本阅读所占的分值比重越来越大,这也导致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已经成为小学语文核心素养的重中之重。在此背景下,群文阅读的创新阅读教学模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通过群文阅读,就是在一定的时间范围内,通过阅读一类在内容、表达情感、写作形式、题材上相互关联的文本,然后通过深入阅读文本的核心内容,从而达到提高小学生文本阅读量、思维能力、阅读能力目标的结构化阅读模式。群文阅读注重的是对文本内容中包含话题的自由阅读、交流和探讨,因此,与传统的阅读教学相比,群文阅读不仅在阅读量上占据优势,而且在发挥小学生个人阅读兴趣和个人智慧上更显优势。
      二、借力大单元下的群文阅读,开展德育教育
      1.借力群文阅读,明确德育教育方向
      通过群文阅读的教学模式展开小学语文德育教学,必须要把握好德育教育的引导方向。由于小学生正处于探索知识,形成自我认知的过程中,因此,教师必须要把握好群文阅读的素材选择,确保全文阅读朝着正确的德育引导方向发展,这样在保证学生阅读能力培养的过程中,也实现了小学语文德育教学的目的。
      比如四年级语文上第七单元,这一大单元主要以故事的形式,人文教育主题指向了反对战乱,珍爱和平的爱国情怀。通过大单元下《古诗三首》的群问阅读教学可以取得较好的德育效果。教师在进行教育的过程中可以按照三首诗之间在边疆战乱,爱国情怀表达上的联系进行群文阅读的编排。比如说《春望》这首古诗讲解的是国家破亡,战火连天,百姓四处流亡,家书千金难求的现状,表达作者对战乱的憎恶,对和平稳定的向往。


而《出塞》这首诗讲解了战乱四起,万里长征战士未还,百姓渴望有龙城飞将一样的将军平定战乱,恢复和平。《凉州词》描述了古时战场的肃杀紧张氛围,表达了古时将士征战沙场的无奈,以及,征战难,归家难的情感。因此教师可以从这三首诗的作者、写作背景、相关的历史资料和历史故事等方面入手,制定成表达相似情感,描述相关事件的群文阅读文本,以供学生阅读,从而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爱好和平的良好品德,把握正确的德育方向。
      2.借力群文阅读,挖掘爱国主义素材
      爱国主义的培养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教学目标之一,同时也是小学生核心素养的主要内容。通过全文阅读可以有效的挖掘课内外的爱国主义素材,并通过一定的组合,将这些爱国主义素材制定成群文阅读的文本,进而开展以爱国主义为主题的群文阅读活动,培养学生对祖国人民家乡的热爱,充分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
      比如说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这一大单元主要是以秀美的祖国自然风光来表达作者的爱国情怀。因此教师可以从这一角度挖掘课内爱国主义素材,以《富饶的西沙群岛》课文的阅读教学为例,在开展阅读教学之前教师首先可以从网上收集关于西沙群岛的图片、视频以及文字介绍,并将其制作成课件进行讲解。让学生了解到西沙群岛的地理位置、丰富物产资源,再通过教师进一步的讲解,让学生明白西沙群岛自古以来就是我国不可分割的领土。在此之后,教师可以收集与我国领土相关的阅读素材,制定成群文阅读的文本,比如说可以搜集关于新疆、西藏、台湾、钓鱼岛等地区由来的历史,从而培养学生对于祖国领土完整,不容侵犯的爱国情怀。
      3.借力群文阅读,提高学生创造能力
      通过群文阅读,还可以让学生学习他人写作的手法,从而提高自身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学生创造力和想象力的培养是小学语文德育教学以及小学语文核心素养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必须要重视小学生创造力和想象力的培养。
      比如说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这一大单元展现了哥大名是作家对于事物美的描写,文章中包括了多种修辞手法,通过这一单元的群文阅读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以《池子与河流》一文为例,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阅读文章的内容,并且对于文章中描述池子、河流美的句子进行勾画,然后对于这些段落进行审美鉴赏。比如说在描述池子的形象时,“池子安静的躺在柔软的泥土上,就像贵妇人躺在鸭绒垫上一样”,这里应用了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将池子的形象描述的极美。在阅读完课文之后,教师可以组织相似修辞手法的文章,让学生进行群文阅读,并按照相同的方法画出具有修辞手法的句子进行审美鉴赏,学生在审美鉴赏的同时,不仅掌握了相应的写作手法,也提高了自身语言创作的能力。
      三、结语
      新课程标准对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和德语教育做出了新的要求,如何在开展小学教学的过程中把握正确的德语教育方向,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以及自身的语文核心素养是当下语文德育教育的研究的重点。本文以借力群文阅读,从阅读教学的角度阐述了小学语文德育教育的新模式,从几个角度提出了德育教育的方法策略。

      参考文献:
      [1] 何羽. 让阅读因"群文"而精彩——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探讨[J]. 南北桥, 2020(13):9-9.
      [2] 黄艳红.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有效应用策略[J]. 新课程(教研版), 2020, 000(004):88-8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