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生自主阅读能力培养策略初探

发表时间:2021/5/11   来源:《未来教育家》2021年第03期   作者:孙加宽
[导读] 我们会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更加努力地学习专业知识,完善自我,不断探究,大胆创新,沿着这条科研发展之路坚定不移地走下去。

山东省滕州市界河镇赵辛街小学     277531
        摘要:农村小学生自主阅读能力普遍较差,我们把培养学生自主阅读能力、养成阅读习惯当作一个课题来研究,探索出了引导学生进行自主阅读、提高自主阅读能力的四条策略:(一)激发自主阅读的兴趣。1、在课堂教学中,多种方法、多种途径激发学习兴趣。2、积极为学生创造阅读条件(二)给予自主阅读的权利。(三)教给自主阅读的方法。1、课前教给预习方法。2、课中加强学法指导。3、课后引导学生进行阅读迁移4、鼓励学生实现语言积累(四)拓展自主阅读的空间。1、根据课文内容自主拓展。2、以丰富的活动促进阅读。
        关键词:农村、自主阅读、兴趣、方法、空间、

       《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的自读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造自主阅读的良好局面,明确指出了自主阅读的重要性。
 小学语文教学的目标就是为了提高学生语文素质,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实现有效教学,从而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和成长。
        我们针对农村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学生背诵、书写等语文基础知识掌握较好,而阅读能力普遍较差。究其原因,一是阅读区域相对狭窄,阅读素材来源少,缺乏方法指导,其次,农村家长外出打工的较多,留在家里的多是爷爷奶奶,受限于年龄等,对阅读的意义认识存在局限性,无法配合学校的阅读教学工作,也影响了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
        因此,我们把培养学生自主阅读能力、养成阅读习惯当作一个课题来研究,探索出了引导学生进行自主阅读、提高自主阅读能力的四条策略:
    (一)激发自主阅读的兴趣。
       1、“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课堂教学中,多种方法、多种途径激发学习兴趣。如设置悬念激趣、引发疑问激 趣、创设情境激趣等,引导学生积极自主地参与到课文学习中,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2、积极为学生创造阅读条件
       我们建议学校加大图书阅览室开放力度,增加学生阅读量。班级设立图书角,教师带头买书捐书,学生踊跃献书,“藏书”一、二百册,课余时间学生可以随便到那里找书看。自习课上,老师又为他们提供交流读书心得的机会,表扬读书多,质量高的同学,并发给一颗红艳艳的“读书星”。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这样,班里就掀起了读书高潮。我们还鼓励学生在家里养成读书的好习惯,将适合他们阅读的好书推荐给他们,如:高尔基的《童年》、马克·吐温的《汤姆·索亚历险记》、海伦·凯勒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学生自由选择自己最喜爱的书购买,读过又互相借阅。学生在认真阅读的同时不仅体味到读书的乐趣,而且受到书中高尚人文精神的熏陶,学习到其中精美的语言,逐渐形成分析比较的能力,为今后学习写作方法,提高表达能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给予自主阅读的权利。
        课堂教学中,放手给孩子,把学习的权利交给学生,具体做法有自选学习内容、自定学习方式、自编练习等。
 为了保证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徜徉在书的海洋,我们向学校建议,缩短家庭作业时间至每天不超过半小时,留下足够的阅读时间,要求学生每天读书半小时,假期每周推荐一本课外书。


长时间下来,学生都能积极完成任务,甚至有的学生超额完成,并能主动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迁移阅读能力得到持续发展。
       (三)教给自主阅读的方法。
        引导阅读迁移,实现从课内转向课外,课内引导课外,课外反哺课内。
        1、课前教给预习方法。
        引导学生按照课文前的预习要求进一步读课文,课前让学生根据自身的学习情况有选择地展示学习成果,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表现欲望,增强参与意识,使学生成为自主探索者,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2、课中加强学法指导。
 古人曾指出:“给人鱼,只能吃一顿;教人钓鱼,你就能活一辈子。”具体来说,就方法而言,通过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学习方式、引导疑中求知、鼓励自主交流、启发自主想象、提倡自主合作等真正体现学生的阅读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探索精神。继而延伸到课外,带着自己的思想去读书。
         3、课后引导学生进行阅读迁移
 在读书过程中,我们引导学生有意识地将语文课上学习的阅读方法应用于实践。如遇到精彩的描写要细读,品味,积累语言;读文章,想画面……这样就很好地培养了学生的持续阅读能力和想象能力。
        4、鼓励学生实现语言积累
        为了达到积累语言的长效目标,我们要求学生每人准备一个读书笔记,把阅读中学到的佳词美句抄录下来,并美其名曰“小宝库”,定期展览、评比,评出“大富翁”,奖品是学生喜爱的儿童读物。学生自然争先恐后,乐读不疲。在日记和作文中时常会看到孩子们别出心裁的美词和美句的运用,习作水平得到有效提高。虽然有的语言还很稚嫩,但可喜的是学生有了学以致用的意识。这自然对应着“学的目的是用的,应用的是更主动的学习”。
      (四)拓展自主阅读的空间。
 培养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目的是“为教而教,不为教”。这是为了扩大自主阅读的空间,从教室延伸到外面。
        1、根据课文内容自主拓展。
        比如学习春天的有关内容,就去收集描写春天的文章、诗词,或者根据诗词中的意境画画,举办春天展览。信息查找和整理过程实际上是一个独立阅读的过程,它打开了课堂内外的界限,也使学生的自主性和创新精神得到发展。
         2、以丰富的活动促进阅读
        为了使学生长期保持阅读兴趣,我们还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定期交流课外阅读成果,体验成功的喜悦。如:举办读书汇报会、故事会,开辟读书专栏等。学生很喜欢,读书的兴致也很浓。这样的阅读,筛选,使他们认识到知识可以通过自己动手动脑去获取,为他们自己学会读书,终身学习打下了坚实基础。
        在实施研究的过程中,我们看到了辛勤工作、自信的面孔和睿智的演讲的积累。孩子们自主阅读的新气象,心里充满了成功的喜悦,同时更坚定了我们科研兴教的信心。我们会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更加努力地学习专业知识,完善自我,不断探究,大胆创新,沿着这条科研发展之路坚定不移地走下去。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