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激发中学生物理课堂习兴趣

发表时间:2021/5/11   来源:《未来教育家》2021年第03期   作者:李向阳
[导读] 只有立足实验、面向学生、培养关系、讲究艺术等全方位、多角度地备课,使学生真正喜欢物理,让兴趣变为一种动力,让钻研成为一种习惯,才能真正成为一堂高效之课。

陕西省子长市齐家湾中学        717300
       【摘要】:在物理学习中,学生只有对物理感兴趣才想学,才能学好物理。因此,物理教师应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上,注意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
       【关键词】:物理课堂、激发兴趣、创新能力、思维能力、

        学好物理,对学生进一步学习自然科学的其它学科将有很大的帮助。而学生普遍感觉物理难学,觉得“物理概念越学越多,定律、定理越学越乱,题目越做越难”,因此,有不少学生对学习物理产生畏难和厌学情绪。若能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消除学生学习的障碍,学生就能积极主动地去学习物理,会怀着一颗求知的心去探索物理这个美妙的世界,从而为学好物理奠定基础并提供保证。
        一、提高学生对物理的认识
        物理学是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界及人类本身的智慧的结晶。可以说,它本身就是一种世界观和方法论,它是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有力武器。要让学生意识到人类的进步和文明无一不闪耀着物理学的光芒,物理学是一切自然科学的基础,进入科学技术的任何一个领域都必须敞开物理学的大门,树立学生学习物理学的“荣誉感”和“使命感”。要让学生明白学习物理的目的不仅在于单纯地学习一些物理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学习物理学,使自己在逻辑思维能力方面得到较好的训练,培养自己正确的世界观、方法论和唯物辩证观,提高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好物理学,不仅能了解物质世界的奥秘,同时还能提高自己的思维水平,为将来进一步探索科学知识打下基础。
        二、利用“好奇”心理,激发求知欲,培养兴趣
        作为教师,课堂教学的首要任务,仍是要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吸引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促使学生去探索。例如,大气压强这个概念,对中学生来说进比较抽象的,因而精心设计演示实验来调动学生积极探索是非常必要的。教师可先让学生观察“水杯厚纸片”的演示实验:在装满水的杯子上盖上纸片,将杯倒过来,放开手后,厚纸片为什么不会掉下来?是不是受到一个向上的力?那么这个力是谁施加的呢?接下来教师再和学生共同做“马德堡半球”实验,空心的半球合在一起,用两抽气筒抽出球内的空气后,请两个大个子学生用力往两边拉,结果两名学生满头大汗,而结合在一起的半球并未被拉开。这是为什么?教师打开半球管子上的开关,嘶嘶声响过后,两手轻轻地就把两个半球分开,学生感到惊讶,充满了好奇。经学生们认真思考和热烈的讨论,学生最终认识到大气具有压强,而且大气压强在任何方向都存在。


如果教师对学生的探索给予肯定和鼓励,让学生体会到解决问题的愉悦,就会更加激发他们潜存的愿望,此时的学生思维就会十分活跃,教师这时应抓住时机,向学生发问: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些现象能证明大气压的存在呢?这时学生们就广开思路充分想象:有的说,在喝汽水时把吸管插入瓶中,用嘴吸就能吸到瓶中的汽水,这个现象可以证明大气压的存在;有的说,用嘴吸空的塑料袋,就会看到塑料袋瘪下去,这也是由于大气压存在的缘故……这样,通过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就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为更好地掌握物理知识打下良好基础。
       三、利用“好动”特征,鼓励探究,培养创新能力
      “一切自然科学都来自实践,都是在对自然现象观察的基础上从科学实践和生产实践中总结发展起来的,物理学的发展也是如此”,可见物理是一门实验科学实验离不开观察,观察是实验的前提,实验是观察的发展。因此,在中学物理教学中,既要重视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也要尽可能为学生创造条件在课内尽可能让学生多动手、多实验,使学生亲自动手、动脑独立探索物理世界的本质,体验科学探索的艰辛与成功的喜悦;在课外,多开展活动,比如参观、访问、听讲座、看科普展、参加物理竞赛等,让学生不仅从课内学习物理知识,在课外也能增长见识和开拓视野、丰富物理知识、应用物理知识。同时,还应多鼓励学生参加各种课外兴趣小组活动鼓励学生搞小发明、小创作,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的求知欲。
       四、充分利用新教材优势,加强实验,培养学习物理的兴趣
       我在教学中注意利用并挖掘了教材的特点,并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引导学生以做实验的方式,让学生真正弄明白其中的原理。随着所学知识逐渐增多,注意引导学生应用物理知识去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如学过“摩擦”后,引导学生分析:人们行走时,为什么在光滑的地面上行走十分困难?汽车上坡打滑时,在路面上撒些粗石子或垫上稻草,为什么汽车就能顺前行?人们做针线活时,为什么不时地要把针尖在头发上划几下?学过“密度的应用”后怎样鉴别金戒指的真伪等,使他们感到物理不仅有趣而且有用。
       作为物理教师应有“坛坛罐罐当仪器,拼拼凑凑做实验”的精神,通过因地制宜和因陋就简或寻找替代性实验的办法,以保持物理课应有的浓厚趣味。至于那种完全丧失物理本味,以在黑板上讲“实验”来代替物理实验的做法,是达不到素质教育的目的的。尤其是在新课标中,更是要求学生有一定的实验探究能力。
       五、用多媒体教学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
       在物理教学中,合理运用电教手段,使物理知识形象逼真、多渠道、多形式、多侧面传输给学生,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中,放开思维,充分地进行想象、分析、综合比较、判断推理,实现知识有效地积累和储存,形成新的知识结构。如:利用多媒体模拟磁铁周围磁场的分布情况,电流周围磁场的分布情况,磁场的方向性及磁场的力的性质,通过模拟使学生加深了对磁场空间分布情况的认识,培养了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又如:在解答电学的故障问题时,也可以做课件来形象逼真演示造成故障的原因。这样做不仅活跃课堂气氛,也使抽象难学的变得形象易懂,大大提高了学习兴趣。
       总之,只有立足实验、面向学生、培养关系、讲究艺术等全方位、多角度地备课,使学生真正喜欢物理,让兴趣变为一种动力,让钻研成为一种习惯,才能真正成为一堂高效之课。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