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合作模式下初中班级管理的探究 周娟娟 何志军

发表时间:2021/5/11   来源:《未来教育家》2021年第03期   作者:周娟娟 何志军
[导读] 学校要加强对家长的培训,提高家长教育意识,促进家长教育能力的提高,还要丰富家校互动的形式,更好的保障学生的健康成长。

山东省博兴县乔庄镇中心学校  256503
      摘要:在初中班级管理的过程中,为了正确地教导学生,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需要充分发挥家校合作的优势。家校合作的教育引导,可以为学生构建健康的成长学习环境。本文主要就家校合作模式下初中班级管理研究分析。
      关键词:家校合作;初中;班级管理;

      家庭教育是初中学生最早接触也是最关键的教育,初中学生的世界观与人生观的形成与家庭教育有很大的联系,家庭教育对初中学生的性格、品德、习惯的培养有着重大的作用。学校教育主要承担学生知识层面的教育,是一种有计划有组织,对学生进行系统的教育,学校教育是初中学生教育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为了实现对初中学生更好的培养,必须保证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协同进行,促进二者的融合,促进初中学生成长成材。如何在初中班级管理中促进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融合成为当前培育学生的重点内容,结合具体教育案例,提出以下几点融合的策略。
      一、统一教育思想,重视双方合作
      在初中班级管理中无论是家庭教育还是学校教育,二者对于学生的成长与成材都十分的重要。要想实现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融合,二者必须统一教育思想,重视对方在学生教育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加强合作与交流。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二者的关系是相互依赖、相互促进,同时又是相互区别的。家庭教育主要侧重对学生基本生活技能、性格品行以及习惯的培养,学校主要侧重对学生知识技能的提高,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等。二者在教育内容上有较大的区别,承担着各自的任务,但是在教育思想上必须保持一致。
      案例:学校为了保证学生在家中的学习,要求家长监督学生完成作业,及时对学生完成的作业进行检查签字,通过微信等通讯手段及时向教师反映学生在家庭中的学习情况。但是有些家长认为学生的学习是学校负责的,与自己没有什么关系,家长只负责学生的生活,不配合学校的教育工作,这样不仅不利于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还使学生更为放纵,缺乏必要的管束。还有一部分家长,对于学校的教育工作是较为配合的,但是缺乏自己的主见,没有对教育事件进行机智的处理。教师为了使家长更加了解学生在校的情况,会将学生的学习成绩、课堂表现、通报表扬等信息传递给家长,教师这样做是出于对学生的负责,促进家校的沟通,有些家长将教师反馈的信息原封不动的向初中学生转达,则会导致学生与教师产生矛盾,导致学生认为自己失去自由空间,怨恨家长与教师,影响了学生的心理健康,对学生造成不利的影响。根据上述案例,我们在家校融合中必须统一教育思想,同时需要教师如实向家长反映学生的情况,家长也要认真的筛选教师传递的信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必要的家庭教育,促进学生生活与学习保持在正轨之中。



      二、加强家长培训,促进家校融合
      在初中班级管理中加强家长培训是促进家校融合的重要内容,加强家长培训能够使家长了解更多教育知识,提高教育意识,使家长逐步成为“懂教育、会教育”的行家,同时能够形成良好的家长学习风气,带动更多家长参与到家长培训之中,促进家长转变教育思想,尤其是改变以往家长对学生学习的错误认识,积极主动的承担起自身的教育任务,更好配合学校的教育,促进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融合。同时,家长通过家长培训,还能够提高自身的素质,促进与其它家长的交流,沟通自身在家庭教育中遇见的问题,获取更好的教育解决方案,有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
      案例:学校可以邀请教育专家和学者来校进行演讲与开座谈会,促进家长对教育知识的学习,也有利于家长和学校统一教育思想,更为科学的对学生进行教育。通过教育演讲与座谈会家长获得最新的教育方法,转变教育思想。又比如,难忘教育,让家长通过多样式的德育活动,提高对教育的认知,学校组织家长到学校进行教育培训,以“诚信” 为主题,要求学生同时参加,教师组织学生写出自认为家长存在的“不诚信”问题,将信交给家长。期间学校是不能拆开信的,让家长自己阅读,很多家长在阅读后都有着巨大的震撼,不仅能够大大的意识到家庭教育对于初中学生的影响之大,还使家长更加严格规范自身,积极的配合学校的教育工作。加强家长培训是促进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融合的重要举措,学校必须积极的动员家长参与,同时不断提高家长培训的质量,确保家长有所收获,增加教育共鸣。
      三、丰富家校互动沟通方式,建立良性家校互动平台
      在初中班级管理中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融合最关键的是沟通,只有有效的沟通,才能够促进家校教育思想的统一,使双方共同致力于学生的成长学习。以往家校互动的形式太过于单一,主要依赖于“家长会”,这种形式虽然能够较为有效的促进家校的沟通,但是家长处于被动状态,很多家长想要向学校反映或者获取学生学习成长情况受到一定的局限,同时学校也不能够及时的获取学生在校情况,造成家长与学校的沟通不及时。因随着科技的进步,为家校互动提供了更多便捷的方法,家长与教师可以通过微信、家长群、邮件等及时进行沟通。
      案例:学校可以为教师与家长制定学生反馈表,以邮件的形式进行,每周教师与家长进行一次沟通反馈,教师的反馈表主要包括向家长反映学生在校学习情况、课堂表现如何,在学习中的欠缺之处,同时说明学生在学习中的优缺点,需要家长进行辅助教育的内容;家长反馈表主要反馈学生在家学习情况,需要教师重点加强教育之处。同时,学校还要制定“家校互动册”,这主要是纸质的,学生每日将各科作业誊抄其中,教师将每日的学习重点通过“家校互动册”传递给家长,家长需要督促学生完成,学生根据教师安排的学习内容完成后,进行每日的签字,共同促进学生的成长。
      总而言之,在初中班级管理中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融合需要统一教育思想,学校要加强对家长的培训,提高家长教育意识,促进家长教育能力的提高,还要丰富家校互动的形式,更好的保障学生的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蔡玉. 浅谈新形势下初中班级家校合作管理模式的构建策略[J]. 新课程(中), 2018, 000(008):22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