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化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潘超宁

发表时间:2021/5/11   来源:《未来教育家》2021年第03期   作者:潘超宁
[导读] 小学作为学生的打基础阶段,一定要培养好自主性、积极性以及实践动手能力。将游戏化教学运用到小学数学教学中,是能收获巨大教学效果的,我们一定要坚持并普及。

广西壮族自治区梧州市苍梧县旺甫镇中心校    邮编543100
       摘要:在新课改的背景下,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当前国家教育发展的需求。游戏化教学的提出有效提高了小学数学的实际教学成效,使得小学数学的教学模式更加科学、高效、创新。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模式;创新理念;游戏化教学;

       随着我国科技水平的不断提升,很多网络技术和科技手段都被广泛的应用在教育课堂中。游戏化教学的提出正是基于计算机背景下的全新教学模式,游戏化教学的作用和优势虽然明显,但其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一些弊端。本文通过对游戏化教学概念的阐述,分析了其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实际应用。
       一、游戏化教学的概述
       游戏化教学是一项针对小学生心理发展规律和个性特征的现代化教学当时,是提升小学数学服务教学、课堂质量的有效手段。教师首先要对学生的心理特征有一定基础的了解,才能在教学内容恶化游戏化教学特点的基础上进行有关游戏的设置,从而吸引学生对于小学数学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游戏化教学让学生不再被动的接受知识,以培养学生学习主动性的方式,巩固了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此外,游戏化教学的实施活跃了小学数学的课堂,从小学生的心理特征出发,构建了一个相对活跃和轻松的数学课堂,对小学数学教学水平的提升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游戏化教学的实用案例
      (一)游戏化教学在《认识图形》中的实用案例
       在小学数学“几何图形的认识”课程中,教师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设计小组合作学习的游戏方案,先让学生观察图形,再将生活中较为常见的物体图形引入到学生们的图形认知过程中,最后采取“盲人过河”的游戏方式让学生蒙住眼睛,用手去触摸图形,最后猜出是什么图形,使学生们更能理解什么是“圆形”、“正方形”以及“多边形”等,增广小学数学在小学生成长过程中的趣味应用。
      (二)游戏化教学在《认识时、分》中的实用案例
       在教育教学中:“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开展教学活动中显得尤为重要,知识点情景的因素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途径,利用游戏化的教学方式为学生学习数学搭建一座坚固的桥梁,使学生能够获得学习数学的乐趣和信心,并且迅速进入到积极的学习氛围当中。比如说,教师在进行“时、分”认识的教学课堂中,可以利用投影仪播放展示小红同学的作息时间图片,然后向学生提问,让学生讨论每幅图的时间是多少,小红又在干嘛,增加课堂的活跃气氛。最好是选取一些色彩比较丰富的投影片,吸引学生的眼球,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求知欲。紧接着给学生播放一段时针哥哥和分针妹妹的动画影像,让学生从动画中初步了解时针与分针的基本概念。



      (三)游戏化教学在《单位的换算》中的实用案例
       在小学数学《单位的换算》这一章节中,通过游戏化教学的应用,让学生更加清晰的认识到了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以及其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实际应用,让学生在游戏中高效的掌握学习内容。针对这一章节内容有一个专门的游戏:《星球大战》。《星球大战》的画面是一架飞机在布满陨石的星空中行驶,一旦飞机碰到陨石就会坠毁,而唯一消除陨石的方式就是解答陨石上的问题,回答正确陨石消失,反之飞机就会坠毁。学生在通关的过程中,通过游戏内容的设定,可以一边玩游戏,一边巩固所学的知识。为学生营造一个相对轻松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完成教学任务。这个游戏设有多个关卡,教师可以针对学生在游戏中出现的问题,掌握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及时提供有效的学习帮助。
       三、游戏化教学给小学数学带来的积极影响
      (一)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小学阶段正是孩子心智发育的重要阶段,小学阶段的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通常因为上课听课时间较短,导致注意力无法集中;或者是数学课堂上经常处于疲惫状态或者搞许多小动作,但下课后,就活跃起来。因此,将游戏化教学应用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通过设计一些能够与学生产生共鸣的游戏情境、画面或是问题吸引学生的目光,让学生在短暂的课堂学习中,保持着注意力集中的状态,加强学生的听课效率,从而提高小学数学的整体课堂教学效益。
      (二)激发孩子学习数学的热情和信心
       爱玩、好动是小学阶段孩子的天性,教师不能将学生的思想程序化,而要通过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方法,与学生进行亲密的互动,让学生感受到理解与尊重,从而建立学习数学的信心。在小学的课堂教学中,很多教材内的知识点够具有很大的趣味性,游戏化教学的方式可以组织学生与教师之间进行游戏互动,构建师生之间的亲密关系,从而有效激发学生的课堂学习热情,从整体上提高孩子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三)检验学习效果
       数学教学过程结束后,教师可以准备一个简短的小游戏,一是让学生巩固新知识;二是通过观察学生的表现情况检查学生掌握情况,检测学习效果。通常在完成数学教学后,小学数学教师只用课后作业来检验学习效果,既增加了学生的课后负担,又不能真实有效的反映出学生的掌握情况。教师可以利用游戏给学生布置作业,以此来复习和巩固所学的知识,增加作业趣味性,让学生自愿完成学习任务,避免学生因为课余时间被作业占用而产生厌学情绪。
       在21世纪,教育信息化、教育多样化成为了新趋势,在满足新课程标准的同时,也要迎合时代的需求,培养出全素质人才。小学作为学生的打基础阶段,一定要培养好自主性、积极性以及实践动手能力。将游戏化教学运用到小学数学教学中,是能收获巨大教学效果的,我们一定要坚持并普及。
 
       参考文献:
       [1]康惠明.游戏化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J].新课程·上旬,2015,(11):74.
       [2]王官金.游戏化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研究[J].丝路视野,2016,(12):62-64.
       [3]张琪,陈琳.我国教育游戏研究述评及展望[J].开放教育研究.2009,(0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