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金生
广东省肇庆市鼎湖区实验中学 广东省 肇庆市 526070
摘要:阅读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是成就理想的翅膀。人类从出现文字的那一刻便开始阅读,其承载着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历史与不断的创新新的世界文明。作为新世纪的学生,课内阅读必不可少,而课外阅读也更加重要。语文课外阅读是语文生命的素养,是孕育生长的必要肥料,如植物需要阳光和雨露一般关键。健康的书籍是生命的源泉,是成长最丰富的营养物质。有效的阅读方式,是符合现阶段初中语文课外阅读活动的重点,营造一个符合初中语文课外阅读的人文环境。
关键词:初中语文;课外阅读;设计
课外阅读是课外语文活动的最重要、最普遍、最经常的教学形式,是课堂阅读的继续与发展,是阅读能力训练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切实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重要途径。阅读能改变学生对世界以及社会的认知与了解,能够让学生走到新的领域,让学生成长充满活力。通过课外阅读,学生可以间接地走入社会、贴近生活、接触自然、探索奥妙等自主学习的行为。从中不断的发展自我,完善自我,超越自我。因此,初中阶段语文课外阅读课程需要有效的设计与探究。
一、课外阅读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应用的意义
(1)促进学生提高初中语文写作水平
语文学习过程中,写作占据语文试卷具有相当大部分的分值,所以想要提升写作能力自然离不开阅读,而课外阅读可以为学生提供写作过程中的灵感来源,以及很多方面的素材,自然也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例如:作为素材,诗集、散文、议论文、小说、人物自传、报纸等都是非常有效地收集思路。能够有利于学生积累更多的写作风格和素材,因而提升语文写作能力。在初中阶段语文想要取得更高的成绩,就要有一个完美的高分作文,想要高分的作文便需要拥有丰富的知识底蕴。而阅读是提升自身知识底蕴的关键条件之一。在课堂中的学习内容往往并不能丰富学生自身的语文阅读能力,需要介入课外的书籍进行补充大脑。因此,课外阅读与学生语文学习息息相关,教师应该有效引导学生在课外进行科学的课外阅读,通过不断地积累知识去提升初中语文阶段的写作能力。
(2)改善初中语文课堂气氛
学生积累更多的语文课外知识可以在课堂上进行有效的思维能力创新,从而提高初中语文课堂的学习气氛。教师应鼓励学生在课上进行运用课外阅读内容,展示自身积累得更多好词、好句、好段。在课堂上进行与同学之间的分享,达成互帮互助的良好学习态度。学生通过在课堂上进行对课外知识的展示,巧妙地让教师推动现阶段语文教学的进度,从而通过课外阅读内容来引起其他学生的学习兴趣,带动全班同学共同养成良好课外阅读积累习惯,营造更好的学习气氛。在授课方面,教师因为学生能引用课外阅读的内容,教师也能够与课文内容相结合,展开对学生多角度、多方面的教育教学,给学生带来新的听课体验,从而提高初中语文课堂效果。
(3)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在初中语文学习中,语文是初中阶段必要的一种语言学科。因此,养成良好的语文语感能够有效地提升语文成绩。通过课外阅读可以让学生丰富自身的语感与知识底蕴,让学生从阅读中获取更多的感悟,形成较强的语文语感、思维能力。如此,语文综合素养也能着课外阅读而大大提升。课外阅读能力的提升,带动学生学习语文的好习惯,从而带动各个科目的学习,奠定学生未来语文学习的基础。
二、初中语文课外阅读课程的设计策略
(一)课外阅读纳入语文教学计划,围绕课堂教学和学生读写水平实际
课外阅读与课内语文知识学习是相同的,学生应从点到面去了解其内在含义,从简单到复杂去学习更多的课外阅读知识。在语文教学中,合理地展现出自身的语文功底,能够更加有效地体现写作水平。课外阅读必须与课内的教学材料相一致能够同步进行,通过各个阶段的不同任务来进行有效的阅读,才能更加科学的提升自身写作能力,以及其他语文知识的掌握。在进行课外阅读过程中,学生可积累名人自传、课外阅读读物、报刊杂志等,摘抄上面的好词好句、名人名言、优美段落等。此外,在每学期课外读物中,教师应引导学生选择正确的科普读物,能够让学生通过课外阅读掌握更多的知识。
在初中八年级第二学期的语文教学中,要求学生能够读懂较为复杂的记叙文,并且运用记叙、抒情、议论等方式进行写作。为了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需要教师能够在课堂中进行学生对记叙、抒情、议论等写作方式的教学。学生通过课外阅读的方式可以提前了解更多关于课内基本能力的提升。
在课内阅读《我的母亲》学习过程中,可指导学生阅读课外读物《胡适自传》。结合《藤野先生》让学生进行对鲁迅散文集《朝花夕拾》的阅读理解。运用课内课外相辅相成,互相帮助的教学方式,让学生触及到更多的阅读材料。学生掌握更多不同的阅读知识,才能有效提升自身对语文阅读的能力,久而久之产生浓厚的兴趣与爱好,将阅读成为学习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教师引导学生有目的性、计划性、针对性地进行课外读物。阅读能够让学生在课外阅读读物中掌握自身的阅读主动权。更加有利于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培养和良好习惯的养成有利于提高学生个性化发展。
(二)要教给学生阅读课外书籍的方法,加强对课外阅读的指导
语文是初中阶段语言学科的重点,阅读是语文学习过程中日积月累的总结经验,只有积累一定程度才能更好地开阔学生的视野,在语文阅读中能够得心应手,达到饱读诗书的境界。为纠正学生不良的阅读状态,走马观花的错误阅读方式,教师必须要制定科学有效的教学目标。要求学生在阅读好词、好句、好文章时,将其中的优美词句、富有哲理的名人名言、警惕世人的句子抄录下来。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读千遍不如手抄一遍”。抄写的主要的目的是要求学生可以做到在课外阅读的过程中有效地掌握其内在含义,不要读过就忘记得一干二净,要真正地做到学以致用。在阅读过程中要做到口到、眼到、心到、手到,不能囫囵吞枣,贪图简便,无法更好的掌握课外阅读能力的提升。要正确的理解文章及诗词的中心思想,弄清楚文章主要的布局以及写作方式,掌握语言文字的表达技巧,能够认真地进行记录,不断地提升自身语文写作能力。再碰到课文让学生受益终生的课外阅读读物时,应要求学生尽可能地进行背诵。针对性的积累知识可以有效提升自身素养,符合现阶段新课改要求,学生的背诵与理解能够提升学生自身语文视野的开阔。在课外阅读过程中,搭建良好的阅读平台能够有效地提升学生语文学习的能力,‘随学随用、随用随学’激发对阅读产生浓厚的兴趣,使学生在口头表达及书面表达过程中能够得到巨大的提升。兴趣是最强的催化剂,它能够调动学生内在的全部潜力。因此,想让学生在课外阅读中获得更高的成就与效果,就必须要从学生对阅读的兴趣开启。
(三)给学生创造课外阅读条件,保证充裕时间和精力去阅读各种书籍
初中阶段,除音乐、体育、信息技术以外,其他每门课程都有不同的练习题与课后作业,甚至还有配套的综合试题。因此,学生每天至少要承担四科以上的课程训练习题、配套练习卷子。学生的作业量十分庞大,教师批改作业的量也十分沉重。甚至有不少的教师为追求其学科成绩和升学率,采用多种方式对学生进行施压,讲课内容多、作业多、重复作业多、在校时间长、考试次数频繁等,都是对学生变相施压的方式,导致学生根本没有剩余的时间有精力去进行课外阅读。想要提高学生课外阅读就要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在进行课后作业选择时要精而干练,甚至在考试的次数上进行压缩,能够有目的性和针对性地进行考试。每天的课外阅读时间不要轻易地给学生进行课外作业的布置,只有真正的有充分的时间阅读,才能从阅读中掌握更多的人生哲理与学习知识。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踊跃地进行自觉购买喜欢的阅读资料,甚至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举办图书馆定期开放时间,鼓励学生进入图书馆阅读喜爱的书籍。在班级能够运用合理的时间培养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成立班级阅读图书角,固定课外阅读时间等。‘读书以怡情,足以博彩,足以长才’著名哲学家培根曾说过这样一句话。初中课外阅读作为语文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意义十分深远。语文是其他学科学习的基础,也是应用最广泛的科目,指导初中生开展课外阅读是十分有意义工作。在进行阅读的过程中能够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产生浓厚的阅读兴趣,让学生在阅读中找寻自身学习优点,开阔学生视野,丰富学生学习生活,提高写作能力。将课外阅读贯穿于初中教育教学中,使学生能够真正地成为现代社会主义的书香子弟。
三、结语
与其他学科相比,语文是学生一生中应用最多的学科,也是学生对其他学科学习的基础。课外阅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部分,不能与传统教学相比将课外阅读只停留在口头上,而是能够真正的应用到语文教学中。让教师充分地发挥课外阅读的作用,才能够真正地完成阅读带给学生的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徐吴学.以悦引阅,轻推阅读大门——初中语文课外阅读开展策略分析[J].读写算,2021(06):187-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