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驱动式教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探析

发表时间:2021/5/11   来源:《时代教育》2021年4期   作者:梅晓聪
[导读] 随着新课程改革,数学在学科教学中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
        梅晓聪
        眉山市仁寿县大化镇初级中学 ,四川 眉山 620500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数学在学科教学中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并且教师的教学理念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呈现的是教师讲学生听的局面,而在教育不断发展的过程中更加重视学生对于课堂的参与程度。采用任务驱动式教学法是让学生更多的参与到课堂当中来建立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的积极性,在不断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提升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的自信心和积极性。这也对教师的课程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能够通过多样化的设计环节,更好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通过多种方式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水平,促进学生更好的发展和进步。
        关键词:任务驱动式教学法、初中、数学教学
        前言:初中阶段的学生独立性较强并且具备一定的学习能力,教师在开展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可以融入任务驱动式教学法,让学生自主进行任务探索,或者团队进行任务功课的过程中,建立对于数学课程的求知欲,从而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潜力。在引导学生进行数学探索的过程中,更加尊重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可以在课堂中有更多的收获。初中阶段的数学学习更重要的是建立学生的数学思维,教师要能够打破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让学生可以体会到数学学习的乐趣。在运用多种形式进行学科教学的过程中,不断提升教学的质量,引导学生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和探索。
        一、设定学习任务,激发学生的探索意识
        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个人在进行学科教学或学习的过程中,都应当具备明确的学习目标和学习思路。教师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要做到目标明确,思路清晰,这样才能够更好的为学生呈现高质量高效率的数学课堂。学生在进行学科学习的过程中,首先要明确自身的学习目标,为自己制定相应的学习任务。这样在课堂上才能够更加集中注意力,提升自身的上课效率。教师可以在上课的过程中为学生设定相应的学习任务,让学生带着任务进行课堂学习,能够让学生带着目标进行听讲,从而提升学生的注意力。同时需要教师注意的是:在设定学习任务时要循序渐进,考虑到学生的学习水平,以及课堂授课时间,这样才能更好的满足学生的需求。[1]
        比如我们在课堂上为学生讲解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时,我首先要为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是掌握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并能够进行简单的应用。在整个讲课的过程中,我也要求学生能够带着自己的学习目标进行听课,集中注意力。在正式讲课之前,我为学生准备了三道一元二次方程的数学题目,让学生在课下进行解答。这一节课就是要让学生带着任务来听课,任务是能够掌握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并能够完成这三道基本的一元二次方程题目。
        二、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攻克学习任务
        在传统课堂讲解的过程中,往往是教师讲解学生听讲,而这样的课堂实例证明讲解效果差强人意,学生在课堂上容易出现走神的状况。为了避免出现这一问题,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为学生布置学习任务,让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进行任务功课。通过这样的方式,既能够让学生重视课前自主学习,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也能够检验学生的课前自主学习成果。通过学生完成任务的结果然后对课堂讲解进行一定的调整,及时地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解决,可以更好地提高课堂讲解的效率。[2]
        比如我们在学习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时,结合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我利用微课为学生准备了线上的学习资源,要求学生在上课之前能够自己在课下进行自主学习,掌握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法则,并能够进行简单的应用。同时在微课上我也为学生布置了相应的学习任务,让学生能够结合自己的学习成果进行任务攻克。通过在学习软件上查看学生的做题结果,我对学生的课前自主学习成果也有了一定的了解,在进行课堂讲解的过程中,针对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也再次做了细致的讲解和回顾,帮助学生对问题进行解决和规避。

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来提高课堂讲解的效率和质量。
        三、鼓励学生团队协作,共同解决高难度任务
        每一个人都不能完全独立于这个世界,并且都存在相互之间的团结协作互动交流,这在学生的学习生活中显得尤为重要。数学这一学科需要学生能够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和较强的逻辑思维,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可以帮助学生开拓自身的视野,并且拓展思路可以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水平。面对具有一定难度的学习任务,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进行团队协作,在攻克高难度任务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和团队精神,从而更好的挖掘学生的学习潜力。通过高难度的任务驱动,激励学生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有更好的进步,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3]
        比如我们在学习锐角三角函数时,在学完本节课的内容之后,我给学生布置了一个综合性较强的数学题将学生所掌握的锐角三角函数的知识点进行整合,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合作完成,这是一次具有较高难度的数学任务。我鼓励学生之间能够自由接组进行问题讨论,说出自己的想法和解题思路,在相互交流的过程中,各自能够取长补短,共同进步。对于难度较高的学习任务,可以激发学生的探索意识,让学生在逐步分析和探索的过程中体会到数学学习的乐趣。之后在给学生讲解这一具有难度的学习任务的过程中,我也引导学生更多的是思考解题的思路,而不是过多的追求任务的最终结果。
        四、建立任务评价机制,挖掘学生的潜力
        有效的评价机制可以对学生形成相应的激励,在不断激励的过程中挖掘学生的潜力可以更好的促进学生的发展和进步。结合课程设置与任务式教学,教师可以为学生建立任务评价机制,在标准机制下结合不同学生的特点设置相应的特色机制,以此来更好的体现教育的人文情怀。综合考虑学科的特点以及学生能力水平之间存在的差异,为学生建立任务评价机制,让学生在机制下可以更有兴趣地参与到课堂任务教学过程中来,培养学生的学习自主性,提高学生对课堂的参与度。久而久之通过这种方式提高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在任务评价机制的鼓励下可以提升自身的综合能力。[4]
        比如我们在进入初三阶段的学习之后,考虑到学生在这一年学习压力较大,为了更好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我和学生一起制定了任务评价机制,结合学科的特点以及不同学生的特点,对任务评价机制进行不断的完善,在初三年级段进行试运行。通过学生在设置的学习任务中的完成状况,对学生进行评价。让学生能够在每一次的数学学习过程中都能够得到成就感,建立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信心。定期的对学生的评价内容进行总结和公示,让学生真实的了解自身的学习状况,激励学生在整个初三年级段能够提高对自身的要求,在不断攻克学习任务的过程中提升自身的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
        结束语:总而言之,在教育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对于学生和教师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要能够打破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为学生呈现更高质量的数学课堂,学生要能够结合新时代的教学条件,不断挖掘自身的潜力,提高自身的学习能力和水平。将任务驱动式教学法融入到数学学科教学中,可以充分的挖掘学生的探索意识,让学生在个人探索或团队研究的过程中不断攻克各种数学任务,从而获得对于数学学习的自信心并提升自身的探索能力。让学生在不断进行数学学习的过程中夯实自身的基础,为之后的数学学习做好铺垫。
        参考文献:
        [1]陈凤昌.初中数学教学中任务驱动式教学法的运用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20(14):158.
        [2]平宝中.任务驱动式教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新智慧.2020(05):8.
        [3]肖奇峰.任务驱动式教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甘肃教育.2020(02):179.
        [4]吕蒙.任务驱动式教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探析[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9(17):5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