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东民间工艺美术在地方高校艺术与设计学科中的实践

发表时间:2021/5/11   来源:《时代教育》2021年4期   作者:胡超
[导读] 鄂东民间工艺美术在地方高校艺术与设计学科中的实施将有助于是我们了解清楚学生的基本现状
        胡超
       (湖北师范大学,湖北 黄石 435002)

        
        摘要:鄂东民间工艺美术在地方高校艺术与设计学科中的实施将有助于是我们了解清楚学生的基本现状,为提升艺术与设计学生的专业素养提供依据,使实践教学质量得到提升,提升了学生的实践技能。为了学生能在美术专业中能有一技之长,专业素养和能力水平不断提高,我们需要强化学生的实践意识,将所学的知识积极运用到解决问题当中,帮助学生掌握与艺术相关的规律,引导他们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研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不断的拓展专业知识,锻炼学生能力。
        关键词:民间工艺美术,地方传统文化,专业素养,专业实践能力
        
一、鄂东民间工艺美术的历史及价值
        鄂东地区地处长江中游,是楚文化的核心影响区,也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在文化复兴的今天,与此相关的鄂东传统民间工艺美术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学习研究展现出蓬勃生命力,地区文化是本源文化,它的文化构成,直接取决于民间文化的形成、变化和发展,它是该地区艺术的灵感源泉,是艺术生长、繁衍、发展的原始基础。通过提升地方高校艺术与设计学科课程资源的媒体适配性,使地方高校艺术与设计在线教育能够依据不同媒介载体的需求而变化,满足师生的要求,更好的服务此学科。鄂东民间传统工艺源于该地区人们的生产,劳动与生活,应当从地域工艺美术文化与风格为切入点,研究其生产工艺,把握传统工艺美术与现代美术及设计的传承关系,实现其在艺术与设计学科中的当代演绎,让课程资源开发过程的精准、透明、高效。鄂东民间工艺美术有非常悠久的发展历史,其中包含了非常丰富多彩的艺术形式,具有丰厚的历史文化内涵,在地方高校的艺术与设计学科实践教学过程中,让实践课程融入民间工艺美术的教育,丰富实践课程教学,十分具有意义。
        丹纳曾在《艺术哲学》中说过,要更好的了解艺术作品必须与地域、种族、环境三者结合起来。因此,教师要充分利用地方文化艺术资源,引导学生从当地的历史、地理、经济联系起来。使学生更容易理解艺术文化遗产及价值,更好的了解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艺术,这其中就包含鄂东民间传统工艺美术及相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湖北有许多少文化遗产,各个地区民众的社会生活习惯差异使得民间工艺美术种类十分丰富,其结构布局完整、审美文化高超,造型设计独特。这些都不是表面的凭空想象,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们对生活的追求理想,反映了自然界的鬼斧神工,反映了动物花草的神态样式。湖北民间美术的涵盖范围十分宽广,小到人们的衣、食、住、行,大到年节时令、礼乐活动、宗教活动等。新时代的到来,湖北民间艺术迅速发展,各种饰品、工艺品等产品不断问世,不断出现在我们的视野之中,这不仅丰富了大家的物质文化生活,还弘扬了传统中华文化,体现了湖北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勤劳的品质,彰显属于湖北特有的文化,塑造了地区形象。
        鄂东地区地处吴头楚尾,其民间工艺美术汇东西南北之长,承楚文化之绪,是我国众多民间传统工艺美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楚地瑰宝积成了极具地域特色的鄂东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其中包括雕花剪纸,阳新布贴,黄梅挑花,黄陂木板年画,木雕船,武汉泥塑,皮影,陶器等,构成了丰富多彩的鄂东民间工艺美术形式。这些民间工艺美术的表现形式不断发展演变,经历了漫长的岁月洗礼,在地方高校的艺术与设计课程中引入鄂东民间偿还铜工艺美术资源,能够促进传统与现代文化融合,对其进行更深次的挖掘和探索,促进实践教学的创新和多元化发展。以民间工艺美术为载体,拓展学生的视野,增长见识,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


        
二、鄂东民间工艺美术在地方高校艺术与设计学科中的应用
        近年来由于外来文化的冲击,本土民间工艺美术发展受到限制,在现阶段我们必须明确鄂东民间传统工艺美术在地方高校艺术与实践学科中的价值,对高校艺术与实践学科的教学内容进行丰富和完善。同时在教学过程中要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结合艺术与设计学科的特点,完善授课形式,可以以“工作坊”式教学、网课、微课等形式,引导学生进行观摩和实际制作。
        鄂东剪纸是我国传统民俗文化艺术之一,通过巧妙的剪裁形成生动、精美的画面,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随着人们传统风俗和生活习惯的变化,鄂东剪纸独具特色,其中蕴含着民间工匠和人民群众对生活的理解和向往。在高校艺术与设计学科实践教学中,教师可以选用剪纸艺术引导学生运用多种纸材和工具对剪纸艺术进行再创作,深刻理解民间工艺美术的艺术价值,进而培养学生的专注力,创造力和实践能力。
        阳新布贴和黄梅挑花也是鄂东地区十分具有代表性的民间工艺美术形式,地方高校可以将其进行系统化,专业化,具体化的整合,通过实践教学内容的深度定制和开发,将鄂东地区阳新布贴和黄梅挑花的工艺、手法、图案、色彩等融入实践课程的具体教学中。对鄂东民间工艺美术的探究及实践有助于营造艺术与设计课堂氛围,让学生近距离接触鄂东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为学生的创作带来灵感。
        将鄂东民间传统工艺美术与地方高校艺术与设计学科实践教学相结合,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工作坊”式教学模式也有助于实效化、趣味化的教学,灵活的教学方式有助于本土民间工艺美术与文化的传承。

三、鄂东民间工艺美术中的非遗文化在艺术与设计学科中的传承
        鄂东民间传统工艺美术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其中许多艺术品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而艺术与设计学科学生的专业素养,很大程度上体现在学生的实践能力方面,为了充分发挥民间传统工艺美术在艺术与设计学科实践教学中的应用,教师需要向学生展示各类传统工艺美术品,因此要通过多种渠道进行相关资源的储备,比如与地方美术馆,民间匠师进行联系与合作,让学生进行实地参观,也可以通过视频展示,样品展示等,丰富学生的学习资源。对非遗文化产品开发而言,并非所有的“非遗”资源都适合进行开发利用,非遗的文化产品开发是一把“双刃剑”。应正确区别不同类型非遗项目的开发利用价值,坚持保护性开发为导向,按类别统筹规划,在逐一分析、选择并进行科学论证的基础上,有选择、有重点、有限度地择优开发。艺术来源于生活,民族艺术包含了广大劳动人民的长久生 存智慧,但零散不成系统,信息资源封闭,地域发展滞后,师徒 单一传授,致使产品得不到延伸和进步。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现代创意产品的结合,我们可从高校的艺术设计类课程做起,在 有一定美术基础的学生身上,输入民族艺术知识,结合现代产 品设计理念,引导学生在民族特色之上进行文化创新产品研 发,督促教师调查研究民间艺术,找出非遗中适于作为文化创意产业资源的项目,使产品兼具形式与功能美。
        鄂东民间传统工艺美术讲究“天时”、“地气”、“材美”、“工巧”的造物原则,把各种要素融合吸收,对地方高校艺术与设计学科教学具有启示意义。通过将鄂东民间传统工艺美术应用于地方高校艺术与设计学科,可以传承中国传统工艺文化,技艺创作科学等完整的设计程序和方法,它既包含科学技术方面,又有感情因素及的审美价值。
         在地方高校艺术与设计学科中研究鄂东民间传统工艺美术特有的工艺特征,材料选择和加工工艺,制作手法及在现代设计创意和美术创作中的应用,这有利于在新时代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
        
参考文献:
[1]王文慧,李鹏.地方高校艺术类专业特色化建设路径研究[J].科技视界,2021(01):41-43.
[2]黄圣游,林立平.地域文化融入艺术设计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家具与室内装饰,2020(10):122-12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