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珺
黑龙江省大庆市肇源县第四中学 166500
摘要:“问题意识”是指在认识活动中,遇到一些难以解决的实际问题和理论问题而产生一种怀疑、困惑、探究的心理状态,对学生掌握知识、培养思维能力等有重大的意义。当今初中历史课程的教学越来越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教师应重视课堂提问环节和解答环节,鼓励学生在查阅了一定历史资料的情况下提问质疑,引导学生带着疑问自主思考、探究。从而提升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本文基于当前初中历史教学现状以及问题意识培养的重要性对初中历史教师如何有效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展开方法性分析,为教师进一步提高历史课堂教学效果提供参考意见。
关键词:初中历史;问题意识;培养
引言:随着新课改政策的贯彻落实和我国教育结构的优化,为了更好地实施新时代人才培养的方案,初中教育的教学方式和教学重点也有待进一步变革。历史作为初中教学的重要课程之一,更是需要教师以及众多教育工作者把握历史教学核心任务继续探索有效科学的教学途径。而纵观当前初中生的历史学习情况,与理想的教学效果具有较大差异,学生在学习时注重背诵记忆、忽视理解,在课堂一味听教师讲解,被动接受知识,没有自主地深入探究学习历史,从而导致其虽掌握一定的基本历史常识和答题技能,但并没有较高的历史觉悟和思考能力。所以,针对现下的教学情况,教师应重点关注学生在问题意识上的培养,借此来提升学生的思考能力和思想感悟。为此,教师则要重视课堂提问引导方式,创造良好的提问环境、创设问题情景,从而使得学生产生深度学习历史的浓厚兴趣,并积极提问,利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引导学生脱离传统记背的学习模式,带领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在探究和提问中提高历史学习能力。
一、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提问环境
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首先要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提问环境,只有在一定的学习环境下,学生才能更好地提问思考。尤其是当下初中历史的教学,受应试考核评价的标准影响,教师在课堂上以讲为主,希望学生多快好省地记忆、背诵知识,这也就导致学生在潜移默化下认为历史学习主要就是听教师讲课、记背知识,在这种环境下,很难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问题意识,学生也可能会有想法却不敢提问、不愿提问。为了改善这样教学局面,教师就要营造良好的提问环境。首先,教师在历史课堂教学时应始终以学生为主体,关注学生的历史学习动态,在课堂教学时充分留足给学生思考、讨论和时间,使得学生有提问的机会。其次,教师还应转变传统以教师教学为主的教学观念,树立利于问题意识培养的教育理念,多于学生沟通,增进与学生之间的良好师生关系,使得学生在课堂提问时不会因认为教师太严肃、古板而不敢提问,良好的师生关系不仅能引导学生在历史课堂学习时敢于说出心声和疑惑,也能使教师进一步了解学生的真实学习情况和学习状态,使得教师能根据学生的具体提问和思考能力进一步调整问题意识培养方案和历史教学进度。
最后,在学生在历史课堂积极提问后,教师应全方位、细致地解答问题,并引导学生顺着正确的解答思路走,在课后也可询问确认学生是否真正理解问题和答案,使得学生在提问后收获众多,并使其获得良好的提问体验,激励其在日后的学习中更加注重思考和提出问题。
二、采用科学合理的方法引导学生提问
只有教师采用科学合理的方法才能有效引导学生提问,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而科学的引导方式和教学手段也不仅仅局限于一种。首先,教师可采取一定的奖励方案,对于积极提问和深入思考的学生给予一定的肯定,激励学生在历史课堂中紧跟教师讲课思路,理清相关历史知识点,并在探索、研究中提出问题,有效参与课堂学习。其次,教师还可采用小组讨论的教学手段,使学生现在小组成员面前说出想法和提问,这样不仅可以缓解一些并没有很多发言经验学生的紧张感,还能通过小组之间的谈论和自行解答筛选出最有价值、最具意义的问题,在教师的进一步解答下,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使得学生也能掌握一些学习技巧和提问技巧,从而使学生在问题意识的引领下加强历史学习。
三、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生提问兴趣
情景的创设对初中生的历史学习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学生在对历史课程还不够了解的情况下,教师要通过创设良好、真实和提问情景来激发学生提问兴趣,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比如,教师在引导学生提问时,应选择于实际生活相贴切或者与学生兴趣爱好相符的教学材料作为导读引入,如七年级下册第三章22课《中国传统文化的起源》,教师就先接受一些传统活动的基本情况,举一些学生所熟悉的节日,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传统节日中的传统习俗的由来,以及随着历史的发展进程,为什么一些传统节日发生改变。在带领学生思考这类问题后,教师就可根据问题教授一些传统节日的发展历程,并鼓励学生查阅资料对教师所讲内容进行补充,更主要的是引导学生在查阅史料和深度学习中进一步提出新的问题和疑惑,从而使学生的问题意识大大增强,学习历史的能力也得到有效提升。
总结:综上所述,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进行初中历史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也是提升学生学习能力的必备条件。教师应通过科学有效地引导方式,鼓励学生深入思考所学知识,积极表达自己的想法,营造人人勇于提问、乐于思考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在问题意识的引导下展开更高效、高质的历史学习。与此同时,教师也应提醒学生不能自身没有事先思考地盲目提问,所有的提问质疑都应是基于一定的史据、史料,而且应先鼓励学生自主思考而不是直接提问教师需求答案,如此一来,学生才能通过提问有效提升历史修养和探究学习能力从而培养出极具问题意识和深度学习能力的新时代人。
参考文献:
[1]胡捷.问题意识,创新培养——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J].才智.?2020(09)
[2]张小兵.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策略[J]. 中国农村教育.?2019(20)
[3]吴浒.??浅谈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J]. 当代教研论丛.?2019(05)
[4]杨玉楼.试论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J]. 当代教研论丛.?20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