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徐一小
苏州市工业园区唯亭实验小学 215000
摘要:在新课程标准实施的背景下,为了增强小学阶段学生的审美能力,教师应该在授课过程中加入部分的欣赏教学,通过对优秀作品进行欣赏,让其获得良好的学习体验,并掌握作品欣赏的技巧,打造高效美术课堂。本文小学美术教学,分析增强欣赏教学趣味性的策略,在实践探索中验证策略的可行性,旨在提高小学阶段学生的美术欣赏能力。
关键词:小学美术;欣赏教学;趣味性;实践探索
引言:欣赏也指领略观赏,以具体的观赏人为中心,对某些事物进行审美上的观察。在小学美术中增强欣赏教学的趣味性,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而且可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进而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促进全面发展。教师要从作品选择、故事、欣赏兴趣、欣赏活动四方面进行研究,构建趣味欣赏课堂,切实提高小学阶段学生的美术欣赏能力。
一、选择合理美术作品
例如,在人美版小学美术《会变的线条》部分内容讲解的过程中,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来选择不同的美术作品。利用多媒体教具出示毕加索的《坐在柳条椅上的朵拉·马尔》,先介绍作者毕加索,使学生能够理解毕加索的创作风格,知道这幅铅笔淡彩画是毕加索于1935年创作的,他用线条和图案来绘制了这幅肖像画,表现了画的肌理和深度感。引导学生从人物开始描述,明白不同方向、疏密的线条绘制成了人物的脸,而一双巨手的线条既有变化感、也有秩序感。引导其感悟画面中不同线条合理组织形成的线条美,体悟毕加索的非凡创造力,感受画作中的美。再出示苗族蜡染图案、连体瓶等图片,引导学生从中发现相同点,知道线条排列能够带给人强烈的秩序感和美感。再鼓励其进行创作,按照自己对线条的理解来作画,绘制不同的形象,在画中体现出线条造型的魅力,创作完毕后要与同桌分享,在互相交流中不断增强欣赏能力[1]。
二、利用故事活跃课堂
例如,在人美版小学美术《机器人》部分内容讲解的过程中,可以播放春晚节目中的机器牛“犇犇”随音乐翻滚起舞的视频,并讲解机器牛研发的故事,使其明白我国对四足机器人的研究水平位于世界前列,而机器牛的设计寓意与同年的生肖属相符合。此时,鼓励学生说出自己喜欢的机器人。回答:高达、钢铁侠、铁臂阿童木、铁甲小宝、变形金刚等等。利用多媒体教具出示学生阐述过的不同机器人图片,引导其从外观设计角度分析机器人的色彩、结构、功能等内容,激发其欣赏的积极性,并鼓励其说出机器人背后的故事,锻炼其语言应用能力的同时,提高其欣赏能力。再让其在纸上设计一款机器人,并阐述构成元素与背后的故事,结合外形特点来谈谈机器人的功能,设想自己未来怎样将付诸实践。通过讲故事,激发学生的欣赏积极性,活跃了课堂氛围,学生也能够在课堂中提高自己的欣赏能力[2]。
三、激发学生欣赏兴趣
例如,在人美版小学美术《中国龙》部分内容讲解的过程中,要创设直观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欣赏兴趣。播放一段“舞龙”庆祝视频,调动学生的学习、欣赏兴趣,使其明白,在重大节日或值得庆贺的日子里,人们会选择用“舞龙”的方式来庆祝,而龙也是神话传说中的生物。提问:你能通过龙联想到哪些人或事?回答:李小龙、皇帝和龙袍、喷火龙、十二生肖。教师称赞后总结:龙的形象是和合团结的象征,表现了中华民族远古祖先的精神,也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源头。展示唐代的云龙纹葵花镜、玉猪龙、瓦当、赵州桥石栏板等图片,引导学生发现其中的“龙元素”,知道龙是古代劳动人民想象出来的艺术形象,在欣赏中知道图腾文化,明白龙在图腾中象征着幸福、吉祥、威武。再利用课后时间带领学生参加不同的展览会,在会中寻找带有“龙元素”的画作,并进行赏析;也可以参观博物馆,在向导的介绍下了解古代文化,观赏古代壁画,在欣赏中明白每一个中国人都是炎黄子孙,并树立起民族自豪感与归属感[3]。
四、开展不同欣赏活动
例如,在人美版小学美术《建筑艺术的美》部分内容讲解的过程中,利用多媒体教具播放一段古代朝拜天子的视频,使其能够在视频中观看到紫禁城的威严建筑,感受不同建筑物之间的区别与能工巧匠设计内涵。观看结束后,出示不同的故宫图片,并鼓励去过北京故宫的学生起立简单描述不同建筑特点,让全体学生在欣赏中获悉其中的人文情怀。教师为其总结故宫中的乾清宫内景、云龙大石雕、故宫门钉、太和殿屋檐上的仙人走兽,使学生明白故宫建筑物的主要颜色为黄、红两种颜色,意在表示皇帝的尊贵。再展示不同国家的建筑物图片,如,法国凡尔赛宫镜厅、印度泰姬陵、泰国大皇宫、意大利比萨斜塔、德国科隆大教堂、阿拉伯迪拜帆船酒店等等,鼓励学生自行欣赏,并说出建筑艺术随时代发展所发生的变化,提高审美能力。再开展创意绘制活动,出示北京大兴机场的图片,让学生发散思维,设计未来一百年后的建筑物,在完成后,呈交给教师并用多媒体投影仪滚动播放,共同欣赏学生的画作,阐述观点,以此增强学生的学习成就感与欣赏能力,深刻的理解美术作品内涵。
结束语:
综上所述,小学美术教师要重视学生的主体学习地位,将其喜闻乐见的元素融入课堂中,以活跃课堂氛围,调动美术欣赏的积极性。结合选择合理美术作品、利用故事活跃课堂、激发学生欣赏兴趣、开展不同欣赏活动等有效策略,把握该年龄段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采用趣味化教学方式,提高学生审美能力的同时,促进其综合素质能力发展,不断增强美术教育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肖新来.小学美术教育创新思维培养的途径探究[J].美与时代
[2]周郅瑄.小学美术课堂有效示范教学的策略探究[J].美术教育研究,2020,07:101-102+105.
[3]戴萍.小学美术生活化教学与学生美术素养培育研究[J].美术教育研究,2019,18:144-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