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初中体育教学中兴趣教学法的运用

发表时间:2021/5/11   来源:《时代教育》2021年4期   作者:詹爱婵
[导读] 体育是学生时代一门很重要的课程
        詹爱婵
        广东省湛江市坡头区东岸中学     广东省湛江市     524051
摘要:体育是学生时代一门很重要的课程,但是由于教学环境的影响,很多教师和学生对体育教学并不是很重视,这样也导致了部分学生身体素质偏弱的情况产生,这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和未来发展有着很大的负面影响,尤其是在初中教学阶段,这个阶段正是学生身体发育的重要时期,因此重视体育教学激发学生体育训练的兴趣非常重要。本文以初中体育教学为中心,对初中体育教学中兴趣教学法的运用进行探讨与分析。
        关键词:初中;体育教学;兴趣教学
        初中对于学生而言是一种很重要的阶段,在初中阶段学生对这个世界的认知逐渐加强,他们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在这个阶段慢慢开始成形,同时在这个阶段,所以在这个阶段对学生加以正确的引导,可以让学生正确认知这个世界。但需要知道的是,在初中阶段,学生往往正处于青春叛逆期,他们渴望从同龄人的身上获得认同,而去做一些违背教师意愿的事情,这一点在体育教学中体现得非常明显。
一、兴趣教学法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存在的意义
        体育教学的目的是保护学生的身心健康,不正确的体育训练不仅会造成学生的体能下降,而且还有可能影响学学生心理,例如在初中阶段,学生为了考入重点高中,心理压力很大,这时候就需要体育运动来帮助学生释放压力,否则很有可能会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但是因为学生本身的叛逆或者对体育运动不感兴趣,就导致他们违背体育老师的意愿,从而进行不正确的体育训练。
        兴趣教学法是一种新型教学法,主要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式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当然兴趣教学法的应用不仅仅是局限在课堂中,在体育训练中也同样适用。在初中聚体育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就可以通过兴趣教学法激发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使其主动遵循教师的安排进行体育训练,也正是因此兴趣教学法在初中体育教学中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2]
二、兴趣教学法在初中体育教学中面临的问题
        兴趣教学法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十分非常广泛的,但是想要利用好兴趣教学法却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为直接将兴趣教学法应用于初中体育教学中本身就存在着一定的问题。
(一)学生身体素质差,排斥体育课
        初中体育教学面临的一个很重要的问题,那就是部分学生身体素质较差,对体育运动非常排斥,这种学生往往不会主动参加集体体育运动,因为一旦参加体育运动,就可能因为身体素质较差,无法达到运动中的标准,从而引起其他学生嘲笑。一旦发生这种情况,学生的性格也会逐渐开始变得孤僻,产生恶性循环,身体素质越差越不想进行体育活动,越不想进行体育活动,身体素质越差。
(二)教师缺乏兴趣教学法的意识
        兴趣教学法是一种可以很好激发学生体育运动兴趣的教学方式,但是在初中体育教学中,部分体育教师只是为了完成学校的教学任务,机械布置运动项目让学生进行运动,因为教师本身缺乏兴趣教学的意识,学生也就很难对体育运动产生兴趣,进而导致学生在被强迫运动中对老师的安排产生逆反心理,从而让学生越来越反感体育运动。[3]
        例如,部分体育教师在体育课中因为缺乏兴趣教学法的意识,所以每次课堂只是简单地对学生进行体能训练,在做完准备活动之后,只是要求学生慢跑,然后进行自由活动,这样确实是对学生的身体健康有一定帮助,但同时部分学生可能会因为不喜欢慢跑从而产生逃课的念头,这样降低了这部分学生的课程体验。
(三)部分学生不喜欢某些运动项目
        不同学生的性格不同,喜好也存在差异,但是部分体育课程中,体育教师因为并没有意识到这些问题,在布置体育活动时,往往是按照统一标准来布置的。例如,教师布置了短跑任务,但是部分学生并不喜欢短跑,而是更喜欢篮球,这样虽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学生的身体素质,但是同样也没有办法让学生的压力得到释放,从而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
(四)学生身体素质良莠不齐
        在初中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面对的是一整个班级,在班级这个集体单位中,有身体素质好的学生,也会有身体素质差的学生,这些学生所能够承受的运动强度是不一样的。在实际的初中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往往不会注意这一点,更多的是以较小的运动量来进行训练,以此保证学生的身体健康,这样的训练方法显然是不对的,虽然对于身体素质较差的学生而言,这样的方式可以帮助他们改善体质,但是同时也限制了体质较好的学生进一步发展。


三、兴趣教学法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实际运用
        想要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发挥出兴趣教学法的效果,那就需要解决兴趣教学法的使用难题,所以相关教学工作者,应当注重兴趣教学法的实践,及时分析学生的反馈,这样才能在初中体育课堂中更好的使用兴趣教学法。
(一)多给学生鼓励,增强自信
        部分学生在体育课上缺乏自信是一件很常见的事情,这部分学生往往会表现出排斥体育运动的倾向,因此想要激发这部分学生的运动兴趣就需要从增强自信心开始。体育教师在教学中应当准备一些难度较低的活动项目引导这部分学生参加,并及时对学生进行鼓励,增强学生自信心,学生也会因此对运动产生兴趣,然后慢慢增强体质,进而学生也会主动参与到体育活动中。[1]
        例如,在初中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参加较为简单的体育游戏,如广播体操、乒乓球、羽毛球、踢毽子、丢沙包等,这些体育活动相对简单,而且对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加强学生的自信心有一定帮助,在学生参与活动的时候,教师应当适时鼓掌,并对学生进行奖励,这样学生才能更好地参与到各项体育运动中,从而产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
(二)对教师组织培训,养成兴趣教学的意识
        在激发学生体育运动的兴趣的时候,体育教师的引导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同样因为部分体育教师缺乏兴趣教学法的意识,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无法对学生进行正确引导,从而导致学生对体育运动的产生反感的情绪。在面对这种状况的时候,就需要对体育教师组织培训,帮助教师培养兴趣教学的意识,与此同时教师之间还可以在培训的时候互相反馈问题,并对产生的问题进行沟通交流,这样才能解决学生对体育运动缺乏兴趣的情况。
        例如,初中学校可以定时设立体育教学研讨会,邀请体育教学优秀的老师在研讨会上分享心得和经验,这样体育教师就可以及时学习到兴趣教学法的运策略,从而将这些策略应用在自己的课堂当中,学生也会因为体育教师教学方式的改变对体育活动逐渐产生兴趣,进而主动参与到体育活动当中。
(三)采用小组活动的方式进行体育训练
        每一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他们有自己的思想,也有自己的喜好,有学生喜欢篮球,也就有学生喜欢足球,如果只是简单组织学生参与指定的运动项目,就有可能让学生产生逆反心理,因此想要解决不同学生对体育运动喜好不同的问题,就需要针对学生性格本身,采用小组活动的方式辅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运动项目,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
        例如,在实际的体育课程中,体育教师首先要收集学生的兴趣爱好,然后对这些兴趣爱好进行分类归纳,然后将兴趣爱好相似的学生进行分组,并指定组长,由组长对活动项目进行安排,这样就很好地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当然教师也应当在体育运动开始之后对学生进行监督,对不正确的运动方式进行指导,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还可以提高学生团队合作的意识,综合性提升学生素养。
(四)采用分层教学,针对性提高学生运动兴趣
        分层教学是教学活动常用的一种手段,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分层,并针对性帮助学生进行综合提升。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分层教学就可以和兴趣教学法结合起来使用,通过学生身体素质的差异将学生进行分层,然后采取兴趣教学法,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差异化训练,以此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
        例如,在初中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身体素质的情况,将学生分为三层,这三层分别为身体素质较好的学生、身体素质中等的学生和身体素质差的学生,分层结束后,就需要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运动要求的不同针对性使用兴趣教学。身体素质较好的学生要更注重进阶训练,可以适当加强运动强度,以此保持这部分学生的优势,身体素质中等的学生则是要继续保持,维持自己的身体状态,而对于身体素质较差的学生,需要以提高身体素质为主,在运动中循序渐进,从简单的体操动作开始,逐渐转化为较为激烈的运动,比如短跑、快走。通过差异化的训练方式,学生就能对体育运动产生自信,进而主动参与到体育活动中。
结语:综上所述,在初中体育教学中采用兴趣教学法可以激发学生运动兴趣,学生只要主动参与到体育运动中就可以保持自己的身体健康,当然需要注意的是,在兴趣教学法的使用中同样也会出现一些问题,以上内容只是解决了部分问题,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当主动总结兴趣教学法在实际教学时遇到的难题并进行解决,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出兴趣教学法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朱浩. 探究初中体育教学中兴趣教学法的运用[J]. 北方文学,2019(08):206.
[2]刘军. 初中体育教学中兴趣教学法的运用探析[J]. 学周刊,2019(18):146-147.
[3]顾文华. 探究初中体育教学中兴趣教学法的应用[J]. 内江科技,2019,40(06):57-5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