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体育教学中学生意志力的培养

发表时间:2021/5/11   来源:《时代教育》2021年4期   作者:王双龙
[导读] 在初中体育教学活动中,学生意志力的培养一直都是非常重要的工作
        王双龙
        大连市第五中学  辽宁省 大连市 116000
 
        摘要:在初中体育教学活动中,学生意志力的培养一直都是非常重要的工作。当学生有了较强意志力之后,自然能够更好地面对眼前的挫折,从而能够迎难而上,突破自我。本篇文章主要描述了初中生意志力薄弱的体现,探讨了初中体育培养学生意志力的意义,并对于具体方法发表一些个人的观点和看法。
关键词:初中教育;体育教学;意志力;培养方法
引言:对于任何人而言,为了能够走向成功,自然需要具备良好的意志力。尤其是初中学生,意志力是其非常重要的个人品质。然而当前普遍学生的生活条件十分优越,没有吃过苦,但凡遇到困难就会选择放弃,影响了个人发展。为此,初中体育教师就要转变个人态度,优化教学方法,以此对学生的意志力展开全面培养。
        一、初中生意志力薄弱的体现
        从目前来看,普遍初中学生都存在意志力较为薄弱的情况,主要能够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以自我为中心
        当前绝大多数初中生都来自独生子女家庭,家里的所有长辈都围绕着孩子转,因此学生就感觉自己是一个小皇帝,饭来张口,衣来伸手。当其参与到集体活动时,就会以自己为中心,缺少应有的团队精神和奉献精神,不懂得互相帮助,也不知道如何配合,形成了不良习惯。
        (二)自我控制能力差
        初中生正处于叛逆期,尽管伴随年龄增长,已经慢慢明白了独立的意义,对父母不再依赖,但自我控制能力仍然较差。在生活过程中,很容易被外界事物刺激,不知道如何管理个人情绪。遇到事情时,也不知道如何处理,极为冲动[1]。
        (三)遇到挫折容易放弃
        由于普遍学生在遇到挫折时,都由父母替他们挡着,因此当其自己真正遇到挫折时,就会变得不知所措,认为自己毫无抵抗能力,从而选择放弃。正是这一问题所在,学生们的个人成长就受到了诸多限制。
        二、初中体育培养学生意志力的意义
        对于体育运动来说,本身可以看作是一类耐力运动,对于提高学生的意志水平有着非常大的帮助。因此,教师就要提高重视度,充分发挥教学优势,调整教学活动的内容,以此使得学生们的意志力水平得到增强。
        (一)形成坚强的品质
        从上文内容可以得知,当代初中学生普遍存在意志力较差的情况。尤其是一些家庭条件较好的学生,由于自己成长过程中几乎没有遇到什么困难,自然会养成许多不良习惯。而通过意志力培养之后,就会让学生们的心态有所转变,面对困难不再选择退缩,而是逆流而上。如此一来,学生们的精气神都会得到改变,为其发展带来了诸多帮助。
        (二)促进教学改革
        由于受到应试理念的影响,在广大师生的眼里,体育课属于副科,与自己未来的升学没有什么关系,因此出现了轻视的情况。就连体育教师自己也知道,学生们根本不愿参与,自己也不认真对待,选择敷衍了事,自然不会进行教学改革。而通过在初中体育教学中融入意志力培养,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教师也能以此为基础优化教学内容,进而实现教学创新的目标[2]。
        (三)起到调节效果
        意志力培养是一个长期性过程,并非短时间内就能实现。因此在这一过程中,教师通过将意志力培养的内容融入进来,就能引导学生展开自我调节和控制。

让学生们转变教学想法,从而能够更好地投入到未来的学习活动之中。
        三、初中体育培养学生意志力的方法
        (一)依靠竞赛进行培养
        在体育教学之中,竞赛是培养学生意志力的最佳方式。教师在进行授课时,将全班学生分为多个小组,制定相应的规则,让学生们通过小组的方式展开竞赛活动。由于初中学生有着强烈的竞争意识,渴望在舞台上证明自己的实力,也不希望自己所属的小组失败,自然会积极投入。
        例如,在进行“400米长跑”训练时,如果教师让学生们以个人的名义参赛,由于学生们的水平差异明显,很多学生跑到一半就和选择放弃,认为自己没有能力完成。为此,教师就可以采用竞赛教学的方式,将全班学生分为多个小组,小组中既有体育水平较高的学生,也有体育素养较差的学生,整体水平没有显著差异。之后,让学生们以小组对决的方式参与,如此一来,学生们就会明白自己的努力与否不仅和个人的成绩有关,也和小组的最终胜负有关,为了团队荣誉,自然会拼搏。而且,学生们在参与的过程中能够明白,自己的对手并不是那些学优生,而是和自己素质相近的学生,从而能够鼓起勇气,积极尝试。这样一来,学生们的意志力水平就会有所提升,为其发展带来了诸多帮助[3]。
        (二)依靠条件设置进行培养
        从心理学层面可以得知,当人处于疲倦状态时,心理就会变得十分脆弱。由此能够发现,为什么学生参与体育运动,在变得精疲力尽的时候,就会轻易选择放弃。针对这一情况,教师就可以采用耐力跑的方式,以此帮助学生提供意志力。为了保证效果,教师还可以额外设置一些附加条件。
        例如,在“耐力跑”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就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设置多个不同的条件。诸如,通过团队的形式展开跑步,在跑步过程中,若有任意一名学生掉队,其他学生都要停下来,无条件帮助这名学生,否则团队成绩会被取消。通过这一方式,不但能够对学生们潜在的斗志起到激发的效果,而且还能让其认识到团队的价值所在,从而能够相互协作。而且,即便学生当前已经十分疲惫,还需要对他人提供帮助,某种程度上能够使其慢慢养成坚忍不拔的性格,进而提升了意志水平。
        (三)依靠挫折法进行培养
        无论任何人,在成长的过程中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挫折。初中学生都是12到15岁的学生,还很年轻,此时遇到挫折并不可怕,关键则是要有克服勇气的信心。为此,教师就可以尝试采用挫折法的方式,以此帮助学生提升意志力水平。基于相关研究能够得知,当一个人经历了挫折,并能克服难关,无论是心理还是生理,都会变得越发成熟。
        例如,教师在进行教学活动的时候,就可以采用拓展训练的方式,结合学生们的情况,为其设置一些难度相对较大的任务,引导学生们参与。当学生们遇到困难时,并不是对其进行鼓励,而是对其进行一定的刺激,激发潜在的反抗精神和不服输精神,从而能够起到磨炼斗志的效果。通过长期努力,学生们的意志力就会得到增强。但需要注意的是,教师理应对“度”展开控制,不能对学生严重打击。而且还要观察学生们的情况,不要盲目利用[4]。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早期在进行体育教学时,教师采用的方法较为单一,只是单纯进行内容传递,而没有考虑学生的个人成长,导致教学效果不佳。为此,教师就可以尝试将意志力培养的内容渗透进来,增强学生的意志水平,促使其在遇到挫折时,能够积极应对。如此一来,学生们的整体水平就会大幅度提升。
参考文献:
[1]刘昭云.初中体育教学中学生意志力培养策略探析[J].考试周刊,2016(52):129-129.
[2]刘勇.关于初中体育教学中学生意志力培养的探讨[C]//2019全国教育教学创新与发展高端论坛论文集(卷二).2019(13):25-26.
[3]张勇.浅谈初中体育教育对学生意志力的培养[J].小作家选刊:教学交流,20136,000(009):57-57.
[4]刘庆强.浅议体育教学中学生意志力的培养[J].中国校外教育(美术),2017,000(0z1):323,32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