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晓汝
山东协和学院 山东济南 邮编:250109
摘要:为了响应国家倡导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教育理念,各个高校开始把这种创业创新精神融入到健美操教学模式当中,本文将从教学任务、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办法等方面加大教学改革力度,转变教学观念,紧紧围绕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全面开展教学活动,为社会培养创业创新型高素质的人才队伍。
关键词:健美操教学;创新创业;教学模式改革
引言
2015年6月国务院针对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提出整改性意见,要求把创业创新精神纳入国民体系当中,实现全社会的创业创新理念。在这种大环境的背景下需要各个高校加强对学生创业创新精神能力的培养,因此加强健美操教学模式的改革,努力锻炼出大学生优良的创新品质。
1.改革更加侧重于教学理念
创新创业教育理念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怎么做才能让学生具备这种素质呢?高校为此在课程改革的过程中设置新的目标。高校加强创业创新的目的是实现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高校在教学理念应该变革全面加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教育。学生创业创新能力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是全方位的多角度的融入教学模式中,普通高校的健美操教学中为学生提供了独特的、开阔的活动环境。在教师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自己开展多种健美操动作,根据自身情况编排舞蹈,师生之间建立互动,达到真正一种平等关系,在这种和谐的氛围中学习。激发他们的表演欲望和创新能力的提高,在健美操教学改革中,应从教学方式、内容进行多领域的改革,结合教学情况,全面开展改革进程。
2.教学任务改革
高校每个学期都会举行健美操活动,动作单一固定,随着时间久动作熟练变成了机械的成套动作,考试结束后动作很快就被忘掉,达不到终身学习教育的目的。健美操具有修身养性的功能,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如何激发学生潜力需要从教学任务着手。打破传统教师单一讲的环节,鼓舞学生自己创造舞蹈,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表演欲望。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同时也要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充分发挥学生在学的过程中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中心,把创业创新理念贯穿学生的思想意识里。
3.教学内容方面的改革
健美操的教学内容形式单一乏味,主要侧重于对身体的锻炼,教学过程中是依照老师的模式练习,学生学习兴趣不浓厚,只是跟着老师的流程走,很难保证课堂的训练度,这时候就需要教师打破原有的教学内容,鼓励学生自己创造舞姿,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另外,在教学内容改革时找出学生的学习出口,因材施教模式在教学中加以利用。形成一种教师指导加学生创新相结合的教学模式。
4.教学方式改革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教师讲学生学,这种教学模式已经不适应现代教育的发展模式,学生有很强的被动性,教师按照书本动作教学生一连串动作时候,学生的记忆时间长短、反应速度、身体条件不同这些因素都制约着学生在被动的教学中无法进行。只要稍微跟不上教师的节奏就难以保证动作的连贯性,慢慢的积极性也越来越低。
我们可以尝试着将学生分成小组,小组内部进行讨论、互相交流,充分在学生交流的过程中理解动作的顺序性,掌握其连贯性。同时将课内与课外相结合,运用现在的多媒体技术,学生可以通过网上学习健美操动作,课堂解决不了的问题都可以通过上网及时解决。及时掌握健美操的动作要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可以自发的编排舞蹈,呈现出不同的风格。
5.改革考核方式
应用创新创业教育理念,改革考核模式传统的高校健美操教学考核,主要是教师对每位学生的健美操动作进行单独的考核,这样对于中规中矩的学生而言比较有利,因为他们只需要严格按照教师的示范动作进行排练就可以,而不利于那些赋有创新精神、敢于挑战新动作的学生。因此,本着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角度,高校必须要改革考核模式,建立多元化的考核体系,改变以往以期末考试为唯一考核标准的模式,将学生在课堂中的表现、健美操编排能力以及期末考试的成绩结合最终形成对学生的考核。其中对学生创新能力的考核分数要占学生全部分数的 50%以上。
结语
在健美操教学中,以上分别是对教学任务、教学内容、教学考核等方面入手,旨在全方位的培养学生自主创新,更重要的是及时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上,让他们对客观世界有自己的判断意识和独立解决问题的技能,高校响应国家教育改革的号召鼓舞国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把创业创新精神真正融入到教育改革体系当中,相信学生的创新能力一定会提高。
参考文献
[1]宋琼. 试析健美操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 科技经济导刊,2017,(27):135.
[2]傅西米. 职业院校健美操教学中学生创业素养的培养与探索[J]. 考试周刊,2010,(44):138-139.
[3]段杭. 能力本位教学模式在高校健美操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8.
[4]龚雪梅. 基于创新教育理念对健美操专项学生创编能力培养之研究[J].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16,31(06):105-108.
[5]王蓓. 高校体育专业创业教育探析[J]. 陕西教育(高教),2016,(12):47+49.
[6]付哲敏,林正根,林勇虎. 辽宁高校体育专业学生创业教育研究[J]. 运动,2014,(19):59-60.
[7]龚国荣,陈启湖,杨玲. 高校体育专业术科融入创业教育实践研究[J]. 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35(S1):156-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