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家虎
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沙井镇中心学校734000
摘要:数学是所有学科中的基础,就小学数学教学而言,在课堂中,既是对学生知识的传授,也是对学生思维方式的培养。在传统教学方式方法的基础上,新课标对教师的教学提出了更新也更科学的要求,学生和老师在传统意义上的关系发生了反转,学生成为了课堂教学中的主人,老师相对的成为了一个参与者和引导者的角色。同样,随着多媒体技术逐渐融入教育教学的全过程,有效的利用教学资源以更加高效的形式在课堂教学中实现知识的传授和思维的跨越,成为了数学课堂教学追逐的目标。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方法:多媒体;课堂提问;课后练习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其独特的魅力显示出生命力,在新课程的影响下,在课程标准的指导下,数学课堂教学相应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师生配合默契,课堂教学效率显著提高,这一切确实令人欣慰。课堂是老师进行教学活动的主要场所,课堂的学习互动是现代中小学生在学校获取知识的重要渠道。是课堂教学变得更加高效是每一位老师孳孳不息、坚持不懈的目标。如何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让数学教学重新散发生机?接下来笔者将从多媒体、课堂提问、课后练习三个方面进行详细地阐述。
一、利用多媒体技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多媒体是一种集图像、声音和动画为一体的信息技术。它可以使原本扁平化的教材变得生动、立体,它还可以利用自身的优势简化教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小学数学课本知识比较抽象,学生学习的内容并不容易理解,这个时候教师可以使用多媒体将“繁琐”的数学知识可视化和简单化,让学生直观的对数学知识产生理解。多媒体技术的出现也可以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数学这门学科。
例如,以学习《复式条形统计图》这一课为例,对于学习复式条形统计图,我将运用多媒体的方式进行教学。在正式上课时我将这样为学生们进行讲解:“关于复式条形统计图,大家可以从字面了解,这个统计图主要是以‘条形’的方式呈现出来,再结合我们之前学习过的统计图,复式条形统计图究竟有哪些不一样呢?接下来,让我们看一看复式条形统计图长什么样子吧!”随着讲解我会利用到多媒体,播放一些复式条形统计图,这样可以加深学生对复式条形统计图的印象,通过一个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积极性,让学生可以更好地学习这节课的知识。
二、进行课堂提问,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课堂提问是最具艺术性的教学方法之一。
有效的、精彩的课堂提问不仅可以调节沉闷的课堂教学气氛,也可以不断引导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好奇和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还可以促进师生之间的有效互动,及时反馈教学信息,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在数学教学中,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教师可以在上课开始时根据教材内容提出相关问题。事实上,一道好的数学问题是一门课成功开始的标志,一个好的数学问题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在接下来的学习中集中于对数学问题的探索,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例如,以学习《扇形统计图》这一课为例,在正式上课时,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我会设置一个小问题:“圆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一种图形,就像我们经常看到的杯口、井盖、车轮等等。圆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很常见,那么圆在数学的角度究竟代表着什么呢?现在我们就来学习一下。”通过设计问题的方式引出本课的主题,这样可以将学生的注意力带入到课堂中来,通过我设计的问题不仅可以让学生对圆有一个清晰地、全新的认识,还能吸引学生到课堂教学中来,从而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通过课后练习,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让学生做课后作业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自主应用能力,进一步巩固和发展课堂上所学的知识和技能。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转变观念,并不断的探索作业多样的形式和丰富的内容。在设计作业时,教师应该密切关注学生的不同层次,考虑到学生原有的知识基础,帮助学生保持学习数学的兴趣,让学生通过参与创造性作业积累经验,潜移默化的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方式,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例如,以学习《可能性的大小》这一课为例,为了帮助学生巩固本课的内容,我将这样设计“可能性”的课后作业:让学生制作10个圆形卡片,其中5个涂成一个颜色,2个涂成一个颜色,3个涂成一个颜色。将这些小卡片放到一个不透明的袋子里,让学生根据本节课学习的内容,进行可能性统计。这样课后作业的设计不仅可以摆脱机械重复的习题,还做到了灵活性、有趣性,帮助学生掌握了思考方法的同时还提高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随着新课改的实行,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愈发凸显,而老师的教学设计和教学方法也应该围绕着学生这个主体进行,这样才能保证教学环节的顺利进行,也能提高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总之,在高效的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发展是基础,教师的教学应该尽可能的适应和助推学生的发展。在课堂教学中,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是必要的,要用更多地时间、更多地话语权,给学生更多地展现自我的机会,将学生的思维过程更加完整的的呈现出来,实现课堂教学的高质量和高效率
参考文献:
[1]杨树华.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策略的讨论[J].赤子(上中旬),2016(24):194.
[2]傅天明.浅议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J].现代交际,2016(07):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