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新红
河南省信阳市固始县沙河铺镇第一初级中学
摘要:初中化学教师不能让学生成为一个墨守常规、亦步亦趋地跟随教师去完成学习任务的人,如果学生秉持着这样的学习状态和学习思维,自然难以在初中化学的学习和复习中取得足够大的进步、发展和提高。学生要懂得成为一个自主性、自觉性、自律性齐备的人,在具备上述的素质后,让学生才能让自己的化学学习足够高效。学生需要构建起非常严密的化学学习网络,还能让学生更加懂得:学生在化学考试中出现的错误和问题多半是和学生的知识漏洞相关的。学生如果能克服知识漏洞,方可实现自己的进步和发展。
关键词:初中化学;知识网络;方法体系;教学策略;独立学习
教师需要让学生对于化学学习产生全新的认识、理解、体悟、总结,并且能构建起更加适合自己的、与课程体系相平行的化学复习方案,这种复习方案对于学生的意义不小。学生要在这种复习方案中,构建起适合自己的知识体系和知识网络,并且能在日后的重大考试中,及时地翻看自己的知识网络,还能让自己的 学习能力和复习能力更强,又能让学生的学习效率变得更高,令学生的学习漏洞更少。学生要懂得:化学是一门非常重要的课程,值得自己用心努力。
一、教师要让学生从课本出发去构建知识网络
当下的学生在学习化学的过程中存在着不同的知识漏洞和学习缝隙,这些问题的存在和发展对学生的考试能力的提高是很不利的。学生需要构建起自己的知识体系和知识网络,并且把知识网络中的重难点知识统统地记录在心。但学生要懂得自己构建的知识网络不是天马行空、任意妄为的,而是有着一定的脉络和迹象可循的。
例如,学生要懂得:自己的知识网络的立足点位于自己的课本中,唯有把自己在课本中的知识和线索梳理得清清楚楚,学生才能在学习课程的同时,更加积极从容,又能时刻完成自我的突破和发展。学生要懂得脚踏实地的道理,唯有如此,自己的化学学习方可实现更大的提高、发展和超越。在化学学习中表现不佳的学生,多半是因为自己对于课本的熟悉程度不够,因为对于课本不了解,因此自己的知识漏洞非常明显,失分点就是知识的疏漏点。
二、学生要将每一次的考试视为自己的观测站
学生如何构建起自己的学习网络,课本、课堂笔记都是自己的重要起点和来源,但是学生也要有着自己的“知识观测站”。日常的大大小小的考试就是学生的观测站。换言之,学生在学习化学时,为了更加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学习问题,可以认真地、用心地利用每一次的考试,结合卷面中存在着的错题、难题、陌生题去构建本人的知识网络。学生尤其要懂得:当自己能化解一个存在着的学习缝隙时,自己的学习能力就在实现着一个微小进步;如果学生能积土成山,自然能让自己的学习未来更加美好。
例如,卷面分析、错题本都是学生要充分重视的资料,在重视相关的资料后,学生又能克服自己的错误心态和急躁的状态,可以令自己行走在正确的复习道路上。学生在每一次考试后,都要确保自己能减少相应的知识疏漏和学习短板,由此学生构建起的知识网络才是有着推动作用和支持作用的。换言之,学生如果不能实现自己的有效突破,那么证明学生构建起的学习网络是有问题的,也是形同虚设的。教师要成为一个更加睿智的、更善于帮助学生发现问题的施教者,让学生可以提高自己的学习效率和复习成效。
三、学生要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去完成课外学习
初中化学教师要让学生懂得:一个学生在课内所积累的知识是不够的。学生在完成了课内学习任务后,还不能以此为满足,而是要尽力去完成课外的探索和求知任务,由此可以让自己的化学学习网络更加广阔,唯有如此,学生才能实现自我的重大突破,并且也能够更好地完成相关的实践探索任务。
例如,教师要让学生化解自我的错误心理,不要自满自足。学生可以根据自我的学习能力去阅读一些化学课外书,这些课外书其本质上都是对于课内知识的延伸。学生要认真地阅读相关的课外化学读物,同时又把重要的化学知识、化学理论、化学研究方法统统摄入到心中,让自己成为一个知识面更加丰富的人。
教师要通过有针对性的专题课程去引导学生、帮助学生、鼓励学生,让学生能具备更强大的课外学习热情和探索积极性。教师可以把值得学生的化学学习网站推荐给学生,让学生在相应的学习网站中去搜寻相关的学习资料,又能将其中的资料融入到自己的学习知识网中。
初中化学教师应当成为一个善于启迪学生的施教者,让学生在每次的考试后都能认识到自己的学习短板和知识盲区,让学生能更加勤奋、坚毅、专注、能力、刻苦,用心地完成课内课外的学习任务,构建起一个更大的学习网络,并且又能在构建起相应的学习网络和知识网络后,让自己成为一个在学习化学时从容不迫、游刃有余的个体。教师也要让学生更加懂得:学习化学的关键在于坚持、努力和积累,在保持一个虚怀若谷的学习心态,奋力前进,学生才能实现自我的重大突破。
参考文献:
[1] 邹枫.初中化学教学中的任务驱动教学模式的实践[J].新课程(中旬),2015(11):2.
[2] 刘青.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学教学参考,2017(2):1.
[3] 郭金花.初中化学教学与任务驱动教学法的设计研究[J].考试与评价,2017(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