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视域下小学数学教学的优化策略

发表时间:2021/5/11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4期   作者: 凌晓芳
[导读] 本文研究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明确在科技应用广泛的当下

        凌晓芳
        浙江省绍兴市鲁迅小学教育集团
        摘要:本文研究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明确在科技应用广泛的当下,小学阶段数学教育过程中针对“互联网+”优化的必要性,通过对“互联网+”视域下教学方式重要性的分析,提出一些策略来推动小学数学教育的现代化发展进程。本文通过对相关文献的翻阅和查找,为本文的论述提供了理论依据。通过文章的分析和研究得知,“互联网+”视域下教学方式的创新和优化要从:普及多媒体教学,加强设备维护,注重氛围养成和增加实践机会四点展开。通过对上述策略的应用和采纳能有效提升小学阶段数学的教学质量,进而提升我国教育行业的整体水平。
        关键词:互联网+;小学数学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科学技术越来越发达,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也日益广泛,学校身为教书育人的机构,是国家发展的命脉,紧跟时代步伐,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普及信息化教学方式是必要的。小学阶段是养成习惯的重要的承上启下的教育机构,数学又是重要的文化课之一,能有效培养孩子逻辑思维能力和学习习惯,但又因为其严谨性很难学习,“互联网+”的实行有效解决了这一难题,因此本文的研究内容对我国教育行业信息化,现代化的深化具有理论意义,对小学阶段针对“互联网+”视域下的教学方式改革进程具有现实意义。
一、“互联网+”实行的重要性
(一)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
        数学是一门逻辑性,条理性非常强的学科常常会有许多的概念知识和公式定理等,多数学生在面对数学时都会产生抵触心理,认为数学的知识太过繁杂难记,上课时渐渐产生了疲惫懈怠的情绪,久而久之,数学方面的缺陷堆积的越来越多,成为了学生的薄弱科,极大的制约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在学校引进“互联网+”教育模式后,上课便不再是单纯的以老师口述为主导,通过网络技术的辅助,将很多抽象的知识,直观的展现在学生面前,为同学们引进了一种新的学习环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俗话说的好“兴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师”,现代化的教育行业也大力提倡兴趣教育,以培养孩子学习兴趣为主要目标[1]。这极大的提升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促进了优秀学习习惯的产生,为小学生以后的发展建立了稳定的基础。
(二)丰富了教学方式
        教学过程讲究一个“言传身教”,传统的教学方式主要围绕“言传”进行的,形成了一种以老师为绝对主导地位,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教育体系,这种教育体系极其考验学生的基础扎实与否和主动学习习惯是否具备,老师课上讲解知识后如果不能及时温习并大量刷题就会掌握的不牢靠,无法灵活运用。在学校引进“互联网+”教学模式后,教学方式开始偏向“言传”和“身教”相结合,很多无法通过口述详细讲解的微观抽象概念,用多媒体设备可以直接直观的展现给学生,还有许多定理都可以用动画演示等方式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同时通过信息化设备的讲解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小学阶段的学生对多媒体设备会充满好奇心,正确的引导学生的好奇心,可以帮助日常学习事半功倍。


二、“互联网+”视域下教学方式的优化策略
(一)普及多媒体教学
        教育行业信息化的一大特点就是多媒体教具设备的应用,多媒体设备是社会现代化发展的优秀产物,能够通过动画演示,视频,音频展示等手段,将死板的课本知识灵活的展现出来,是学生兴趣培养的重要手段之一,学校应该定期开展培训活动,将多媒体教学的操作方法普及下去,鼓励老师使用多媒体设备,定期开展公开课,调动老师的学习积极性,面对个别年纪较大的老师,也要教会他们基本的计算机操作,促进教学方式的多样化和年轻化。年轻的老师对多媒体设备一般都比较熟悉,学校应该鼓励年纪较大的教师向年轻老师虚心求教。另外定期举办总结会,老师之间就多媒体教学各抒胸臆,集思广益,促进教师团队整体水平的提升,进而达到促进教育行业现代化发展的作用。
(二)课外知识拓展
“互联网+”是网络技术在教学活动中的具象体现,其特点就是内容囊括丰富,范围极广,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抓住这些特点,多为同学留下拓展发散型问题[2]。例如:在学习加减乘除时,由老师为同学们设置小游戏,借由power point制作牌子动画演示,由学生选择翻开牌子,选出三个数字,并添加加减乘除符号来使算式成立。用这样的方法可以帮助学生们提升动脑思考能力,并且通过相同的知识不同的表现方式来帮助同学活用知识。还例如:在学习多边形时,在课后让学生们自行搜寻身边的三角形,正方形等元素,然后针对生活用品制作演示文件,在上课时,让同学们首先说出自己找到的多边形主要出现在什么地方,再对应的播放多媒体演示文件,通过结合实际的方式帮助同学们理解课内知识,同时通过新奇的方式帮助学生提升学习兴趣,也在拓展学习活动中锻炼了自己的发散思维和主动学习的习惯,一举两得。

(三)注重氛围养成
        “互联网+”视域下的教学方式带个师生们的学习体验是新奇的,这对兴趣培养的好处是非常多的[3]。所以在兴趣培养的基础下,应该利用网络技术的特点,建立优质的学习氛围,氛围的养成可以帮助学生提升课堂融入感,在接受知识的时候更加容易,将很多情境切身体会,做到“寓教于乐”。例如:在学习一元一次方程时,采用鸡兔同笼问题,在power point上采取动画演示的方式,向同学们提出问题,将需要学生们想象的画面直观的呈现出来,让学生们拓展思维,想办法解决,使得课堂的学习氛围热烈起来,还能够帮助学生将复杂的知识简单化,更容易被小学生接受和理解。还要借助小学生对多媒体设备的新奇感,提升其课堂融入感,让学生在积极的氛围中进行学习。
(三)视、音频帮助学生记忆知识
“互联网+”教育方式是多样化的,能够借助许多方面的优质资源,其中视频和音频资源是最直观最有效的[4]。因为视觉和听觉是学生们接收知识最主要最有效的途径。老师在讲解空间几何时,面对正方体的折叠方式这种抽象的知识时,单纯的口述是很苍白的,学生很难理解透,老师可以通过视频和音频文件的方法向学生展示每一步折叠的流程,让学生在脑海中留下印象,增强对这个知识记忆的牢靠程度。老师在加减乘除课程中,可以让学生上台用多媒体设备播放算式的内容,让学生写出算式并计算出答案,这是音频文件和教学方式的完美结合,在学习过程中不仅提升了学生对计算符号读法的熟悉程度,也提升了学生的计算能力,也在游戏的气氛中学会了知识,寓教于乐,极大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结论:通过文章的分析和研究得知,“互联网+”视域下小学数学的教学方式优化是信息化教育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是提升小学生综合素质的需要,基于此,本文提出了:普及多媒体教学,加强设备维护,注重氛围养成和增加实践机会四点策略,主要围绕学校方和老师方两方面开展的,这对教育行业信息化,科技化的创新具有重大意义,在我国教育行业飞速发展的当下,网络技术在课堂之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这有效的推动了教育行业信息化的进程,进而促进了我国教育行业的正向高速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顾永明. "互联网+"背景下优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策略[J]. 科普童话, 2019, 000(047):P.104-104.
[2]李霞. "互联网+"背景下的小学数学情境教学与学习优化策略[J]. 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下旬刊), 2019(08):96-97
[3]姬晓龙. "互联网+"背景下的小学高年级数学情境教学与学习优化策略[J]. 数码设计.CG WORLD, 2019, 008(010):P.104-104.
[4]张作嵫. "互联网+"视域下小学数学教学的优化策略[J]. 西部素质教育, 2019, v.5(23):121-12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