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小学数学应用题解题能力研究

发表时间:2021/5/11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4期   作者:廖玲
[导读] 解决问题的技巧在小学数学应用中的发展在鼓励学生进一步学习方面起着积极作用。

        廖玲
        河南省信阳市平桥区邢集镇中心小学
        摘要:解决问题的技巧在小学数学应用中的发展在鼓励学生进一步学习方面起着积极作用。因此,小学数学老师需要对这一学科有充分的认识。仔细检查学习情况,并采取适当措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关键词:小学数学;解题能力;策略

        
        小学教育是整个教育阶段的关键部分。随着新课程的不断改革,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数学作为小学教育的主要学科,应加强数学应用的发展,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对综合素养教育的认识。
一、解决学生应用数学问题的现状
1.承担过数学应用任务的小学生没有经过严格的问题分析和复习。有关数学应用问题的提示将隐藏在问题中。如果学生不认真地阅读问题并理解关键问题,他们将不会结合在头脑中学到的知识来构造问题。
2.在处理应用程序问题时,需要找出问题所在以及我们需要回答的问题。该计划中的某些问题提出了很长的问题,并且将要求学生提供很多建议。但是,很多学生在解决应用程序问题时组合问题并找到问题的提示并不常见,这将使他们很难解决应用程序问题甚至无法解决问题。
3.在解决申请任务时,学生可以运用固定的公式并填写申请任务的数量来解决它们。要求学生根据在一个重要主题上提供的信息,快速找到并结合教师在课堂上所教的基本知识。如果学生在解决应用程序问题时,找不到有关该问题的基本信息,并且该基本信息与老师所教的知识点不匹配,那么他们将无法应用正确的公式来解决应用程序问题。
二、改善小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
1.培养学生处理问题的能力
提交应用程序问题时,最重要的事情是复查问题。只有清除问题,我们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由于问题的内容和数量以及应用问题的相对数量之间的关系相对较长,许多学生逐渐失去了阅读问题的耐心。如果发生这种情况,他们将对数学应用问题的答案失去信心,并开始解决问题,直到他们完全理解问题的含义。因此,在正常教学中,教师应鼓励学生更多地学习语言技能,并着重于发展学生的考试技能,以便学生可以快速,准确地理解该主题的内容。
例如:“小光储蓄箱”包含90个面值分别为1角,5角和1元的硬币。如果晓光将面值1分的所有硬币转换为面值5角的存钱罐硬币,并且存钱罐中存有58枚硬币,则晓光将替换面额为1元的所有硬币面值是5分,那么小光的硬币数是68。小光储蓄箱中所有硬币的总面值是多少?阅读此问题时,应首先将学生转换为数学语言,找到适当的定量联系,删除问题的复杂组成部分,重新创建问题的隐含条款,并让学生了解小光储蓄箱的内容。

兑换将只更改存钱罐中硬币的数量,而不会更改存钱罐中硬币的整个面额。在此基础上,问题可以简化为:“小光交换两次后,存钱罐中总共有68枚面值为5分的硬币。这68枚5分的硬币的总金额是多少?”此外,也可能鼓励学生发展自己的应用问题,以便他们将来养成良好的习惯,自觉找出问题的含义,加深对问题的理解,并获得正确的想法。
3.结合实际情况,帮助学生理解问题的含义
在特定的教学过程中,许多学生回答适用问题的能力很差,因此他们解决适用问题的效率很低。更具体地说,这些是小学生关于所涉及问题的故事。就是说,一个人不能理解这个问题的含义。在阅读了应用程序问题后,学生完全不知道问题中各个词干的含义。或关键问题句子和关键数据含义不正确。通过应对这种情况,教师可以帮助学生有效地将对应用程序问题的情境思考与实际生活中的情况相结合,以思考问题。
例如,当学习有关应用小学数学的问题时,会出现以下数学问题:小明要5元去买笔和5本练习本,笔是2元,练习本是3角。应该找到多少可退还?这个问题中有相对较多的数字,但是需要重新计算可能会增加问题的难度。小学生将理解问题编号:5、1、5、2、3,依此类推。目前,教师可以使用课堂模拟教学法,使小学生有5元钱的购物体验,小学生通过实际经验知道解决问题的关系中不需要包括“ 1”,问题以后的障碍很容易解决这个应用问题:买笔记本的钱:3×5 = 15角= 1元5角买笔和笔记本的总费用为:2元+1元5角= 3元和5角;卖方应收回的钱:5元-3元和5角= 1元和5角。
4.与生活保持联系并加强学生对计划的访问
一些远离学生生活的问题,例如农业种植,森林行距,植物行距,工业生产成本,利润等。学生在处理此类问题时显得有些虚弱,尤其不愿意提出问题。此外,教师经常批评这种类型的问题,学生可以在教室里认真听讲,并以自己的想法为指导。否则,发生的错误就是经常强调的问题。这种教学方法无疑会给学生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不利于解决学生的问题。实际上,教师应将应用数学的问题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起来,以使解决问题变得更加有趣。
例如,在学习加减法时,老师可能会问学生一个使学生思考的问题。“在开放的两周内,县图书馆收集了有关借书的统计信息。第一周借了256本书,第二周借了189本书。还剩下783本书。有几本书?”当我因为对学生的生活没有经验而第一次看到这个问题时,他们通常对“住宿”的条件感到困惑,并感到需要“带走”。然后,教师可以允许学生使用学生旁边的学生用品作为借阅图书馆书籍的工具。结束时,学生将使用详细图片确定正确的想法并回答正确的问题。
结语:
一般来说,加强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就是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在小学数学应用中出现问题的情况下,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非常重要。在这种情况下,要求学生根据他们的知识和技能从多个角度分析问题,以创造性地解决数学应用中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刘殿喜.提高学生数学应用题解题能力的策略研究[J].成才之路,2018(3).
[2]张承义.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的现状及解题策略[J].中国教育学刊,2017(S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