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运超
山东省德州市陵城区第一中学 山东省德州市 253500
摘要:实现高效课堂,达成课堂教学目标是每一个教师的愿望,也是所向往的方向。为了更好的实现教学的有效性,需要教师正确解读新课程改革的要求,转变学生的课堂地位,运用丰富的教学方式,将课堂教学空间变得更加开放,打开学生的思维,给学生提供更多的自由发展空间,丰富学生的学习情感,增强学习体验,让学生在自主、合作与探究的教学方式中,提高各种能力,实现教学的有效性提高。因此,如何构建高中物理有效课堂,本文就对此展开探讨。
关键词:高中物理;有效课堂;构建方式
正文:物理是高中学习中重要的学科之一,学习物理对学生科学思维的培养、实验探究能力的提升以及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升具有重要的教育作用。但是,在当前,虽然课程改革的实施转变了教师的教学方式,但是很多教师没有深入领会新课程改革的思想,过于追求一些形式化的东西,导致课堂教学出现无序性和低效性。所以,改正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是构建高效课堂的关键。
一、设计分层教学,满足学生学习需求
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受到不同教育环境、个体能力与水平的不同等因素的影响,学生会出现不同的学习能力与学习层次。对于高中阶段的学生来说,这样的差距会更加明显。而这也是学生课堂参与率不高的主要原因。物理知识具有较强的抽象性,很多教师在设计学习问题的时候,会依据人数较多的中等生的学习水平进行问题难度的设计。而这样的设计方式,不符合学习较好的优等生,也不符合学习较弱的学困生,导致学生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所以,需要教师设计分层教学,用不同难度的问题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从而让每个学生都能够有所收获,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
例如,在学习“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偏转”这部分物理知识的时候,由于带电粒子在电场中偏转的规律这部分内容比较复杂,在学习这部分内容的时候,除了带电粒子的受力之外,还需要学生回忆之前所学的平抛运动内容。由于学习较弱的学生,他们的回忆效果比较差,不能和之前学习过的知识进行融合,会导致,学生学习这部分知识的时候,理解更加困难。因此,教师在设计分层教学的时候,就要注重这一特点。如,在物理学习中,教师先带领学生回忆之前学过的内容,将前期的知识平台搭建起来,方便学生对本节课的了解。然后,教师再讲授本节课的内容,让学生有效掌握。通过运用分层教学方式,为学生准备不同难度的学习方式,有助于学生整体水平的提高,既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也能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二、运用引导教学,增强学生的参与率
引导式教学,顾名思义,就是通过教师的引导,运用趣味、生动的内容,让学生自觉去寻找问题,从而主动的探究知识、发现知识的教学方式。相比较直接将答案告诉给学生,不如用引导的形式,所带来的效果好。因此,物理教学中,教师可以先不告诉学生答案,用学生强烈的求知欲,通过对问题的思考,自己再进行大胆猜想,加以实验佐证的方式,提高学生物理思维能力。而这样具有悬疑性的问题,能够增强学生的参与率,学生的学习体验更高,想要知道答案的心情更强,从而有助于学习效果的提升。
例如,在学习“牛顿第一定律”这部分物理知识的时候,为了能让学生主动去思考、去探究,教师可以为学生创设物理生活情境,用趣味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情境问题:某一辆公交车正在匀速行驶中,由于是上班高峰期,所以车上的人也比较多。突然,司机发现前面有个人闯红灯,就踩下了急刹车,而这个时候,车上一位乘客就撞到另一位乘客,而那位不小心撞到的人说了一句话,被撞的人就不生气了。你们知道他说了什么吗?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将问题抛给学生后,学生都会觉得不可思议,想知道原因。接着,教师会让学生先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来回答答案。然后再将惯性的物理知识告知给学生。而这样具有引导性的教学方式,能够引起学生的注意,增强学生的学习体验,让学生感受到物理知识的趣味之处,让学生自愿加入到课堂学习中,从而掌握相应的知识点,有助于实现教学质量的提升。
三、开展探究教学,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探究式教学是让学生通过围绕问题、文本或材料,在教师的问题引导下,从问题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通过科学探究的方式解决问题,从而获得相关的物理概念或者物理规律。而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开展探究教学,能够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以及探究能力。所以,教师可以为学生设计具有探究性质的物理实验,让学生在不断探究的过程中,提升学习能力,实现有效性教学。
例如,在学习“实验: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这部分物理知识的时候,教师可以为学生设计自主探究实验,让学生在实验探究中,大胆猜想并在实验中加以验证。在物理教学中,教师先将任务表格发给学生,让学生先按照表格中的实验内容进行分析和验证。当学生完成这些任务后,教师继续扩散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发挥自己的理解与想象,进行创造性的问题设计,并在实验验证中,证明自己的观点。这个时候,学生都会沉浸在实验的过程中,提高自己的探究能力。
综上所述,如何更好的提高物理教学的有效性,首先一点,需要教师改进陈旧的教学理念,在掌握新课改的要求后,以学生的实际情况为基础,从学生的兴趣点入手,运用丰富的教学方式,组织学生开展教学活动,转变学生惯性思维,充分开发学生的想象与创新,让学生在生动、趣味的学习体验中,丰富对学科的情感,从而增强对知识的记忆效果,达到深刻的理解,实现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
参考文献:
[1]郑和伟.高中物理有效课堂的教学方法初探[J].中学理科园地,2013,9(5):6-7.
[2]孙锐群.高中物理高效课堂的教学方法探讨[J].数理化学习,2015,000(009):P.7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