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斌
四川省绵阳市实验中学
摘要:现代社会发展迅猛,生活节奏也日益加快,这种情况下,教师需要尝试着对学生本身的创新思维进行提升,因为对于现在这个社会来说,创新思维是非常重要的,学生如果能够掌握一个良好的创新思维的话,那学生在进行学习的时候可以更加轻松,在未来面对生活甚至工作的时候都可以因此而得到非常多的益处。但教师想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最好的选择就是通过自己的改变,以此来促进学生的创新,就像是给学生树立一个正确的楷模,给予学生一个正向的引导,让学生的创新思维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提升。
关键词:初中数学;创新思维;教学方式创新;讲解方式创新;引导学生开展创新
想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最好的选择就是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做出一定的创新,以此来对学生进行一个正向的引导。简而言之,教师可以针对自己的教学策略做出一定的创新,也可以根据自己的讲解方式做出一定的创新,这些创新不需要非常大,但一定要让学生感受到和平时的不同,这些小惊喜对学生来说有着非常大的引导作用,当学生习惯这种方式之后,学生肯定也会尝试着开展创新。不过,创新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此,教师需要给予学生一个正向的引导,告诉学生该如何创新,创新和创造的区别是什么等种种因素。
一、借助互联网,教学方式创新
针对教学方式创新这一点,其实是比较容易做到的,因为现在是一个信息化的社会,教师想要找到任何一种教学方式都是比较轻松的。且互联网上又许多教师亲身经历过某种教学方式之后留下来的经验,因此,教师可以尝试着借助互联网来对学生进行一个创新。且创新和创造是完全不同的,教学方式创新是要求教师在原有的基础上对教学策略做出一定的改变,而不是让教师没有任何凭借的创造出一个全新的教学方式,因此,教师只要有足够的经验,教学方式上的创新还是可以轻松的做到的。
例如,我在讲解“一元二次方程”相关的知识点的时候,因为我想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因此我会在讲解开始之前做出充足的准备。我会借助互联网找到一些全新的教学视频,考虑到这一章节的知识点对学生是比较困难的,因此,我会选择易于学生理解的教学方式,同时学生在理解的过程中还会比较轻松活跃的方式,就比如问题式教学。我会在最开始的时候给予学生一个一元一次方程和一个一元二次方程,并且让学生尝试着通过结一元一次方程的方式来对二次方程进行解答。一次方程和二次方程根本不同,学生也肯定没办法解答,因此,我会将问题放到两者之间的区别上,以此来给予学生足够的动力,让学生在进行学习的时候能够更加轻松。
二、讲解方式创新
讲解方式的好坏对学生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因为教师的讲解方式直接关乎到课堂气氛的如何,而教师采取一种诙谐幽默的讲解方式,不仅可以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更加轻松,还可以让自己的教学压力减轻,因为快乐是共享的,当教师采取一种快乐的教学方式来辅助学生理解,那无论对学生还是对教师都有着非常的提升。因此,教师需要尝试着改变自己原有的古板的讲解方式,采取一种更加新颖有趣的教学方式,或者在原有的教学方式上做出一定的创新,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更够感觉到快乐,以此来对学生进行提升。
例如,我在讲解“二次函数”相关的知识点的时候,就会在讲解开始之前尝试着对讲解方式进行创新。如果是平时,我在讲解的过程中肯定会按部就班的对学生进行讲解,但这一问题本身比较困难,如果我按照平时的讲解方式的话,学生肯定会感受到无与伦比的枯燥,也会在学习的过程中慢慢的选择放弃,这对学生并不是一个好消息。因此我会选择把知识点和生活结合,以此来激发出学生的自信心,同时,数学本身就和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两者结合起来并不是也别困难。这样也可以给予学生非常多的兴趣,换句话说,让学生对自己的熟知的东西进行探索,当发现一些新的东西的时候对学生的兴趣的激发是非常大的,我要的就是把握好这个度,让学生在进行学习的时候能够更加轻松,学生各方面的状态也会得到显著的提升。
三、引导学生开展创新
教师做出自己的创新之后,也需要引导着学生开展创新,因为学生本身并不知道什么才是创新,这种情况下,如果教师不对学生进行一定的引导的话,学生根本没办法找到正确的方式,这对学生的影响是非常大的。但教师想要引导学生会开展创新,就需要尝试着对学生本身进行提升,也就是说要让学生找到一个自己熟悉的东西,创新是为了在原有的基础上做出更好的改变,这种情况下,教师只要让学生充分的了解某一件事物,并且让学生根据优点做出提升或者对缺点做出改变即可。
例如,我在讲解“图形的旋转”相关的知识点的时候,就会在最开始的时候引导着学生开展创新,且因为这一章节的知识点是比较简单的,学生对这方面的知识点也是比较熟悉的,因此,我尝试着让学生开展创新是一件比较容易的事情。我会在讲解开始的时候给予学生一个任务,让学生找到理解这一课程方式,任何方式都行,但我需要有理有据。这样的话,学生就会开展思考,也会因此慢慢的掌握创新的真谛,对学生的帮助是非常大的。
总而言之,想要在初中数学课堂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教师就必须从自身的创新开始,通过一种楷模形象,让学生慢慢的开展创新。这样的话,学生就会在不断的学习中受到非常多的影响,学生本身的状态也会因此得到显著的提升。因为创新思维对学生本身能力的要求是比较高的,学生本身的能力没办法达到的话,学生也是没办法开展创新的。当这两点都达到了之后,教师需要帮助学生找到一个明确的目标,并且让学生朝着这个目标不断的努力,以此来帮助学生的创新思维进行提升。
参考文献:
[1]苗荣青.高效课堂下初中数学作业布置与批改的差异化探析[J].教学与管理,2014(10)
[2]郭建刚.成就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教学的探讨[J].教育教学论坛,20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