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初中数学教学中逻辑思维的培养策略

发表时间:2021/5/11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4期   作者:苗艳艳
[导读] 在数学教学中,我们不仅要将书本上的知识教给学生

        苗艳艳
        河北省廊坊市安次区教师进修学校
        摘要:在数学教学中,我们不仅要将书本上的知识教给学生,更要把解题思路、方法交给学生,做到在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同时,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有句话说得好,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但现在大多数教师总是把教学当作自己的任务,在课堂上直接灌输给学生课本上的知识和解题方法,不懂得引导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忽略了教师与学生之间和学生之间的互动。就算学生学会了教师讲解的解题思路,可当下次他遇到类似的题时还是不能独立完成,这就是我们教师需要重视的地方。

        关键词:初中数学;逻辑思维;夯实基础;观察能力;加强训练

        
        逻辑思维是一种有条理的、有根据的思维方式,是人在面对一件事情时,通过比较、分析、抽象、综合和概括等一系列方法做出的反应。在初中这个重要阶段,是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最佳时期,教师应当充分发挥自己的引导作用,重视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对自己的教学方式进行创新。本人结合自身多年经验,对于初中数学教学中逻辑思维的培养策略进行探讨,希望本人的拙见可以对广大的教师提供一定的帮助。
一、夯实数学基础
就像我们盖大楼需要打地基一样,我们学习的道路上也需要扎实的基本功,没有牢固的知识做基础,就像空中阁楼一样,总有一天会掉下来。有的学生因为小学时数学成绩不好,导致现在对数学有回避心理、对数学不感兴趣等,这时教师要做的就是帮助学生找回自信,激发学生在数学方面的兴趣。我们可以对学生做出一些要求:踏实、戒骄戒躁,对于基础不好的学生,教师可以为其布置一些非常基础的任务,逐渐巩固其基础知识,打好数学的“地基”。
例如,在学习初中数学中的“分式”这一内容时,我会提前给学生布置一些关于这次课堂上需要用到的知识的任务,比如大家认为很简单的乘除法和有关分数的计算题,但这对于一些基础差的学生是一个很好的课前预习。由于我提前布置了任务,所以这次的课堂进行得非常顺利,平时那些不喜欢听课的学生也能集中注意力听讲,起到了很好的效果,我和学生也很愉快地度过了这次课堂。在课堂结束之后,我会给学生布置一些练习题,并将一些基础好的学生与一些基础差的学生组成互助小组,正因如此,我发现这次的练习题正确率很高。教师也可以根据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制定多种教学计划,提高学生重视数学基础的意识。


二、提高观察能力
在初中数学的学习中,避免不了会遇到综合题,这类题的结构很相似,在考试中占的比重也很大,主要考察学生观察题目和综合答题的能力。随着学生年级的增长,这类综合题的难度也会逐渐增大,有些学生也因此产生了畏惧心理,教师在课堂上可以引导学生先从读懂题目开始,进而分析题目,在学生可以解答其中的一部分题目时及时进行口头表扬,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事实上,只要学生能够认真审题,就可以在综合题和各种数学题中找到所需要的条件,然后根据这些已知条件结合所学知识答题即可。
例如,在讲授“勾股定理”这一内容时,我先向学生讲述了勾股定理的背景和来源,接着通过多媒体上的正方形和三角形逐步引出勾股定理,然后介绍了勾股定理的一些常用性质。为了了解学生对于这一知识点的学习情况,我写出了一道综合测试题,并要求学生认真看题目,可以将其中有用的信息画出来,结果我发现有一部分学生照做了,而有一部分学生却认为没有必要。在最后讲解答案的时候,认真看题目的学生基本上都能回答正确,而那些“无所谓”、不认真的学生却因为马虎写错了,这可能听起来是个很小的问题,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摆正自己的态度,即使一个小小的坏习惯,也不能放任学生不管。
三、加强思维训练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经常忽略对学生的思维训练,这样是不行的,教师虽然在课堂上一直处于主导地位,但是我们要学会转变自己的角色地位,把学生当作主体。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时,不仅需要让学生认识到思维的方向性,教师更需要引导学生找到正确思维训练的方法。由于学生的思维总是固定在某一个方向,无法发散自己的思维,教师不仅要训练学生的思维,更要引领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培养学生的思维方式不是一两次的训练就可以达到效果的,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教师要有耐心。
例如,在学习“中心对称”这一内容时,我先向学生讲述了中心对称和中心对称图形的概念,并在多媒体上向学生展示了几个图形,让学生判断哪些是中心对称图形、哪些是对称图形。其中有一个是雪花的图案,有位学生认为它是对称图形,另一位学生认为它是中心对称图形,我向学生提议:“如果还是想不明白可以在大脑中想象一下,尝试通过折叠或旋转的方式进行判断。”学生根据我的建议得出的结论是:“雪花既是对称图形,也是中心对称图形。”我点头表示肯定,告诉学生以后遇到不明白的问题时,可以尝试多种角度思考问题。
总而言之,教师可以创新一下自己的教学方式,既可以通过新颖有趣的课堂吸引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可以通过各种各样的数学小测试培养学生的思维敏捷性和灵活性。教师要懂得课堂的意义,重点在于将课本中的内容讲授给学生,增强学生举一反三、一题多解的能力,让学生侧重于实践,加强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学生也要配合教师的教学活动,能够深刻理解教师的教学内容,只有这样,教学质量才会提高,教师和学生才可以双赢。

        参考文献:
[1]刘海梅.初中数学教学怎样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探析[J].教育现代化,2017,4(11)
[2]康华明,章宏.初中数学学生逻辑思维的培养研究[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3(0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