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工学校体育课堂中如何实现课程思政

发表时间:2021/5/11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4期   作者: 单小飞
[导读] 在现代的教育发展中,无论是哪个学校在教学的课堂中都要对学生们进行思政教育,

        单小飞
        山东省青岛市技师学院(266229)
        摘 要:在现代的教育发展中,无论是哪个学校在教学的课堂中都要对学生们进行思政教育,因为现代阶段学生们的思想道德修养已经成为了影响。学生们整个时期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是在学生们的教育发展过程中最重要的形式,因此在当前的技工学校体育教学课堂中也要实现思政教育的内容,真正的将思政教育融入到体育课堂之中,为学生们思想能力发展和道德修养,提升带来更多的帮助。
        关键词:技工体育课程;课程思政;中职;高职;思政教育内容;
        教师们在体育教学中,首先要明确的是学生们的思政教育能力和思想发展修养会直接影响学生们在学习环节中的心态变化和动态修养,也能直接体现,学生们在学习的环节中形成的团结意识和凝聚力。
        一.技工学校体育课堂中实现课程思政的价值和意义
        在现阶段的中、高职院校体育课堂教学中,通过教师的分类探究,要想真正的实现体育课堂中形成思政教育的氛围,展示“立德树人”的思考奠定基础,更好的将体育中的人文精神和思政优秀教育内容进行广泛的传播,就要更好的融入“立德树人”中的教育内容,将思政的教育内容和体育教学的内容真正的结合在一起,培养出一批又一批的高素质人才【1】。在体育课程中融合思政教育的内容,能优化技工学校学生思政教育的工作,促进技工院校的学生能在思政工作和人文教育的协同发展,因此,技工院校的体育教师一定要充分的转变思政教育教学工作的理念,并且与时俱进,真正的实现体育教学的进步化和发展协同化【2】。
        二.技工学校体育课堂中实现课程思政的现状分析
        在当前的技工学校体育教育课堂之中,实现思政的教育手段和教育目标比较缺乏,尤其是在教师对体育课程的开展方面,仍然重视程度不够,同时,在体育课程之中融合思政的教育内容较少,很多的学生在课堂中只是进行单纯的体育锻炼,但是,对体育锻炼背后体现出来的运动精神和运动价值研究不够,对当前中华民族文化的传统文化修养和精神品格理解不够深入。因此,在当前的技工学校体育教学课堂中,还存在教师专业水平不高,教师教学观念落后,教学评价体系和思政教育的时效性不够强的现状,困扰着学生和教师的发展,也阻碍着思政理念在体育课程中的渗透和融入。


        三.技工学校体育课堂中实现课程思政的策略研究
        3.1组织体育竞赛,挖掘学生身体潜能,培养学生顽强意志品质
        一个人的潜力是无限的,如何发掘中、高职学生的潜能,是技工学校体育教师需要思考的问题,也是技工学校的教师在进行体育教育的过程中融合思政教育发展内容的重要体现。而利用举办体育竞赛的方式,来培养技工学校学生们顽强的意志品质是非常有效的。学生们能在体育竞赛中通过自己的努力得到自己想要的结果,这是培养学生们意志品质的最佳途径,也是体现技工学校学生们良好风貌的最佳目标【3】。例如,教师可以开展体育篮球竞赛,通过篮球竞赛的形式,让学生们分小组进行篮球比赛,而篮球比赛的过程是需要学生们设定竞赛目标,并且按照竞赛规则完成竞赛的一种方式。要想成功地举办这次竞赛,学生们就要在课下做大量的努力,这样才能取得良好的成绩,而在这个努力的过程中,学生们顽强品质和顽强意志的体现,就是我们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和内容。同时,在进行篮球比赛的过程中团队协作敢和学生们合作精神和能力的培养也是重要的方式和环节,最终能促进学生们身体素质的发展和优秀品质的培养,让学生们能够在体育运动和体育比赛中寻找到自己的价值和能力,并且培养吃苦耐劳的精神,为学生们今后的发展和能力提升,以及思想政治目标的协同进步带来更多的帮助。这是在体育教学中开展思政教育的重要环节,也是培养技工学校学生思政教育能力的重要方式。
        3.2在体育课程中渗透思政教育理念,促进学生体育发展
        在现代的体育课堂之中,教师要不断地传达当前的思政教育理念,让学生们作为学习的主体,并且将教育的形式融入到体育教学课程的环节之中,培养技工人才,全面提升技工人才的发展素养,为当前技工学校培养现代化的人才提供相应的方式【4】。建设丰富的校园体育文化,将全面发展作为最终的人才培养目标,现代体育已经超越了传统的身体培育范畴,更加关注教育过程的思想元素,关注学生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
        四.小结
        由此看来,只有在技工学校体育教学课堂中,真正的融入思政教育的相关内容,学生们才能建立良好的竞争机制,并且具有吃苦耐劳的品质,在遇到问题的时候不会轻易退缩,促进学生们真正的在体育课堂之中,实现思想道德修养的提升和能力的发展,对学生们体育能力的进步,带来更多的发展条件。
        参考文献:
        [1] 樊远兵,夏雨朦.体育专业学生中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析[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20,33(2):121-123.
        [2] 黄晓波. 课程思政背景下高职体育教育选项教学探索——以内江职院乒乓球教学为例[J].福建茶叶,2020,42(1):130.
        [3]胡晓琼,赵鑫宇.中国文化传播背景下“中外学生学习共同体”模式的建构[J].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0,42(5):74-78.
        [4] 汪现义,王鸿林.“课程思政”视域下体育专业课融入思政元素的教学设计研究[J].青少年体育,2019(12):32-3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