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境教学法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的实施

发表时间:2021/5/11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4期   作者: 赵希刚
[导读] 情境教学法是新课改倡导的一种符合以生为本理念的教学方法

        赵希刚
        山东省 济南市历城区高而中心小学  
        摘要:情境教学法是新课改倡导的一种符合以生为本理念的教学方法。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实施情境教学法,不仅能够让学生直观生动地认识教学内容,还能加强学生的情感体验,使学生充分享受学习的乐趣。因此,本文将立足教学实践,对情境教学法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的实施进行探究。
        关键字:小学教育 道德与法治 情境教学法
        素质教育要求学生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其中德育是核心,而道德与法治课程在培养学生德育上起着关键的作用,由此可见道德与法治学科的地位是非常高的。受传统教学思想的影响,一些教师的教学方法比较落伍、单一,他们在课堂直接向学生进行知识灌输,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思维的发展,阻碍了学生享受学习过程,对于学生道德与法治素养和能力的提升是十分不利的。情境教学法是一种能够引起学生情绪变化,在一定的场景中帮助学生直观理解教学内容,获得感官体验的有效教学方法,将其应用于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能够充分地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起到优化教学效果的作用。关于情境教学法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的实施,本文主要提出了三点策略,分别为:“创设音乐情境,营造教学氛围”、“创设表演情境,增强学习体验”、“创设生活情境,促进学以致用”,下文将一一进行阐述。
        一、创设音乐情境,营造教学氛围
        活跃、开放、愉快的教学氛围会带动学生积极地学习情绪,相反枯燥、沉闷、单调的教学氛围会降低学生的学习欲望。众所周知,小学生喜欢轻松地授课环境,为了在课堂的开始吸引学生进入学习状态,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创设与教学主题相符的音乐情境,将学生带到特定的氛围中,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例如:在执教《中国有了共产党》这节课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歌曲《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导入教学。在听歌的过程中,学生能够从歌词中了解共产党对新中国成立所做的贡献,明确正是有了中国共产党,我们中国人民才能当家做主,才能过上幸福的生活。通过这样的方式,既能够营造一种活跃的教学氛围,又能有效地突出教学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之后学生积极地参与教学过程奠定基础。
        二、创设表演情境,增强学习体验
        在传统的讲授制下,教师是教学的中心,学生的学习十分被动,对教学过程的体验感很差,所以学习效果很不理想。新课改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给予学生一定的学习自主权。

基于此,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以及学生对表演的兴趣需求,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上创设表演情境,让学生通过角色扮演更加清楚地理解教学内容,并获得一定的情感收获。
        例如:在执教《选举产生班委会》这节课时,笔者首先询问学生:“每年开学我们班都要选举班干部,回想一下我们的班干部是怎样选举出来的呢?”在这个问题的基础上,笔者创设表演情境,要求学生自行组织一场班干部选举表演,并说一说为什么要这样选举班干部?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一起制作了班干部选举公告,接着推荐班级选举主持人,在主持人的组织和引导下,参与竞选的同学开始进行演讲,表达自己想要担任的班干部,并说一说自己的优势和今后如何做,最后全班学生在不记名投票的情况下,完成班委选举。通过这样的方式,既能够使学生清晰地了解班委选举的过程和方式,又能调动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对于增强学生的学习体验,提高教学质量有重要的作用。
        三、创设生活情境,促进学以致用
        众所周知,小学生年龄小,认知能力较低,且社会经验不丰富,倘若教师在教学中以教材理论为重点,势必会增加学生学习的难度,引起学生的厌学情绪,且不利于提高学生对知识的运用能力。如今,教育的发展使得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的内容越来越生活化,教师可以将教材和生活现象结合在一起,让学生运用已有的生活经验,解决学习问题,促进学生的学以致用。
        例如:在执教《低碳生活每一天》这节课时,笔者将地球类比成人,创设生活情境:“假如一个人发烧了,他会有哪些症状表现呢?”这时,学生会回答头晕、发热、无力等等,这时笔者再转化为地球提问:“那么,假如地球发烧了呢?”由此,引出全球变暖这一常态现象。接着,笔者要求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谈一谈全球变暖对自然和人类带来的危害有哪些?并要求学生思考在日常生活中应该如何做才能缓解全球变暖?通过这样的方式,将教材内容与生活实际进行联系,能够使学生更加清晰明了的理解教学内容,还能促进学生在生活中做到低碳环保。
        结束语:
        经过教学实践的检验,情境教学法对于提高小学道德与法治的教学质量和效率是十分有效的。由于情境教学法的途径是多种多样的,所以教师可以根据具体的教学目标和内容来选择创设音乐情境、表演情境、生活情境亦或是故事情境、图片情境、悬疑情境等等,充分发挥情境教学对促进学生知识理解和应用的作用,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唐永利. 探究情境教学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中的应用[J]. 新课程导学,2020(15):76.
        [2]林敏芳. 运用情境助力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J]. 当代家庭教育,2020(32):70-7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