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艳云
湖南省衡阳市衡山县第二中学 421300
摘要:生物学是高中重要的实验性学科。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鼓励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与学生进行论证式学习,使学生能够在探索科学知识方面发展主观能动性,以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从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课前准备、课堂导入、质疑解惑、课堂活动和总结归纳运用等五个方面,探讨如何进行论证性教学。
关键词:高中;生物概念;论证性学习?
引言
生物科学是自然科学的基础学科,它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生物科学与哲学密切相关,研究方法从属于科学技术哲学。科学技术哲学包括对自然现象的理解,科学技术发展对学术发展的影响以及通过学术发展促进技术创新。高中生物学教科书包含许多科学技术哲学思想,例如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在教育过程中,您需要更深入地研究教科书,并吸收从前辈的研究中获得的宝贵和有用的技能和方法,以帮助您发现和理解生物学定律和学科的本质。指导学生构建科学思维,例如科学技术哲学,并用它们来指导高中生物学的教学。在《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该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在生物学方面的核心素养技能,例如生活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和社会责任。一切都基于科学技术哲学来发展科学素养和其他课程目标。
一、实证教育模式的实例和经验教育的设计
(一)关于教科书的问题
首先要弄清教科书的知识结构和逻辑顺序,然后要提出相关问题,以便教师在上课前对教科书的逻辑关系和科学方法进行分类,并合理地结合“思考与讨论”。修改了教科书中的“技能培训”和“数据分析”等列以适合特定情况并加以利用,并适当补充了对重要相关原理的不完整解释的材料。这些问题主要包括指导学生创建假设,鼓励学生检查其假设,鼓励学生提出大胆的问题以及如何改进它们。
《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部分的主要问题是解决生物膜的结构问题,该问题可以分为两个子问题:组件和组件分配方法。因此,欧文顿进行的化学物质渗透到植物和其他相关情况的实验首先通过对现象和相关知识的分析和推理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假设,“你认为生物膜的成分是什么?”通过对现象和相关知识的分析推理,引导学生明确假设的提出。当学生做了假设之后,问他们“如何直接证明假设的正确性?”需要通过科学家指示学生用哺乳动物红细胞膜的脂肪酶处理数据,并了解该假设是否有效。科学实验验证。基于此,学生可以推断出细胞膜中含有脂质,并引发一个问题:“细胞膜中是否只有脂质?是否存在其他物质?”这个问题可以在使用蛋白酶进行膜加工的数据中看出。接着解决了两个子问题:“脂质分布法”和“蛋白质分布法”。
(二)通过教科书数据分析
作为证据,数据似乎在论证教育中特别重要,并且数据处理与论证教育的发展密切相关。教科书中提到的材料包括生物学的历史,与实验工作过程相关的原理以及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内容。根据内容,重点也有所不同:生物科学史方面,侧重于理清材料内部、材料与材料之间、材料与所述内容之间的关系,由浅入深,层层递进;探究级实验部分,着重于实验材料的选择,如何使用实验原理以及分析实验现象以解决所探究的问题;对STS的内容进行分类,并着重于教育目标的结合。通过优先教学并指导学生在社会发展过程中了解科学和技术,提高社会决策能力。教师应通过向学生展示与问题有关的材料并指导他们进行一系列启发式问题,以找到有关其假设的相关证据,从而帮助学生分析数据并得出结论。在实验过程中,学生学习了如何将信息从数据转换为证据以支持其假设。
例如,在《Robertson electron microscope experiment》实验中,观察到“暗-明-暗”三层结构,并且与罗伯逊的结论相比,生物膜结构被认为是“蛋白质-脂质-蛋白质”。关键是补充电子显微镜的工作原理。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时,大分子是深色的,而小分子是明亮的。可以通过检查在第2章中学到的生物大分子来判断蛋白质和脂质。
(三)帮助学生得出结论
通过数据分析得出的结论必须在实践中进行检验和质疑,只有在问题和进一步的实验之后,假设才能成为理论。它体现了科学论证的严肃性,也是生物学作为自然科学的必然要求。实验过程主要通过材料和随后的相关实验反映在实验本身中。由于材料测试可能存在诸如设计不当之类的问题,因此无法得出原始结论。随后的实验会影响得出的结论。这可以分为两种情况。一个是证据作为结论,另一个是证据作为结论。第二个是添加或修改结论的前提作为怀疑的证据,或直接推翻先前的结论以形成新的观点。
结语
综上所述,高中是学生学习的关键步骤,高中生物学也占高考的很大比例,教师需要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在新的教育改革的背景下,教师应合理地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条件和选择性教学的能力,并采用以生活为导向的教学方法来提高教育水平,教师也应注重核心。需要进一步探索和分析识字能力,为将来学生的更好发展打下基础。
湖南省"十三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基于培养学生科学思维的普通高中生物论证式教学研究》成果课题编号:XJK19CJC099
参考文献?
[1]李莉静,李海红.高中生物教学中自然辩证法的渗透[J].中学生物学,2010,26(1):17-19.?
[2]何成瑜.农村初中生物教学中辩证法的妙用[J].农业科技与信息,2016(33):140-140.?
[3]侯建林.浅谈辩证唯物主义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渗透[J].科教文汇,2014(27):167-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