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晓玲
山东省莱州市三山岛街道过西小学
作为一年级的班主任,我发现上课的时候很多孩子就像一个小陀螺,一会儿翻翻书包,一会儿玩玩小尺,一会啃啃指甲,一会儿……总之他们很难静下心来认真听老师讲课,从而导致学习效率低下,尤其在提倡给幼儿减负的今天,我们的一年级学生是零起点进入小学校门的。面对着这些零基础的孩子们,我这当老师的更有了一种张飞绣花——大眼瞪小眼的尴尬。因此,怎样才能将学生分散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学习中,快速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使学生的思维尽快达到最佳水平,这也就成了现阶段我面临的一个重中之重的任务。
如何才能提高课堂效率?除了要在教学策略和方法上下功夫之外,我认为培养孩子的专注力更为重要。那如何才能提高孩子们课堂上的专注力呢?结合自己的心理学知识,最初我想尝试用沙盘游戏来达到自己的目标,但思来想去,却发现沙盘游戏只适用于个案。因为学校的沙盘室里只有一套沙盘,而我们一年级却有五六十个孩子,杯水车薪,扭转不了大局面。后来偶然的一个机会,我发现了多年以前给女儿用过的一套舒尔特方格卡片,心中豁然开朗:舒尔特训练法是最专业,最普及,也是最简单,易操作的训练法。舒尔特方格不仅可以用来测量儿童注意力的稳定性,坚持练习,还可以使孩子们的注意力水平得到大幅度的提高。
制作一套舒尔特方格卡片,对于我来说很容易,达到全年级人手一份也非难事,而且使用舒尔特方格训练孩子的专注力不仅便于在全年级面上铺开进行,而且在时间上也易于操作。但是否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呢?我决定先进行第一阶段的尝试。
一、家校合力,达成共识
为了更便捷地开展训练活动,确保训练的效果,我特地召开了一次一年级的专题家长会,争取能得到家长的支持与配合。
在会上,我首先向家长们介绍了现在孩子们在课堂上的听课状况,也向家长们了解了孩子们在家中的学习状态。从中发现不少孩子多多少少都存在的注意力方面的问题,而改变这一状况也是家长们现阶段迫切希望解决的。于是我将女儿使用舒尔特方格的前后变化以案例的形式向家长们进行了相关的介绍,让家长们直观感受了舒尔特方格对于训练小孩子专注力方面的效果。许是因为有了成功的案例的吸引,我发现家长们对此也非常感兴趣,就借机将自己此次开家长会的目的告诉家长。并向家长们介绍了如何来制作舒尔特方格。通过大屏展示,家长们直观地了解了苏尔特方格。学会了如何来制作常规的数字卡和点卡。在现场指导家长们制作完成了数字卡和点卡后,我又引导家长来尝试如何来使用舒尔特方格:从数字1开始边读边指出相应的数字,直到25为止,同时诵读出声。在测试时一定要记录好读完25个数字所用的时间,所用时间越短,注意力水平越高,一年级的孩子达到30秒以下即为优秀。
在家长掌握了具体方法之后,我提倡家长们回家后每天定时和孩子以游戏的形式共同来进行练习,通过比赛的形式提高孩子对使用舒尔特方格的兴趣,同时消除孩子们对舒尔特方格的陌生感。
二、训练日常化,提高学生专注力
数学家华罗庚曾经说过:“无论做学问,做研究,还是做什么,必须坚持持之以恒。”要想取得好的训练结果,就必须让学生将练习坚持下去。因此在学校里我每天都会拿出固定的时间:早上和中午预备铃前五分钟,我会让孩子们停下手中的任务,拿出一张舒尔特方格进行集中练习。
渐渐地我发现这一张张小小的卡片已经成为孩子们的课间玩耍时的好伙伴。不少孩子不但会在老师统一规定的时间内认真练习,课间也会几个人凑在一起进行比赛,这样一来,课间打闹的孩子少了,令人担忧的不安全隐患也消失了。
通过第一阶段的尝试,我发现舒尔特方格卡已经变成了孩子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份子,因为有了相同的兴趣爱好,学生们之间的关系特别融洽,课堂上,做练习时“嘁嘁喳喳”偷偷说话的声音没有了,讲课时玩小玩具的孩子也少了。可以说我的第一阶段的训练已经取得了初步的成果。但做为一个成年人,我知道要想切实提高学生的专注力,这项训练就必须长期坚持下去,而要想长时间调动起学生的参与兴趣,那么训练内容和形式就不能太单一,否则等孩子们的新鲜劲儿一过,他们玩舒尔特方格卡的兴趣就会被其它的游戏所替代。于是,在第二阶段,我结合所教授的语文学科知识,设计了符合学生学情的新的舒尔特方格卡——拼音卡、古诗卡、成语卡……希望借助“花样卡”来继续调动学生们参与训练活动的兴趣。
1、拼音卡——与老友加深认识
拼音知识是一年级语文教学的一个重点,也是学好语文的基础。在学习中,我发现不少孩子凭借着不错的记忆力能够把拼音字母正着、倒着都背得非常熟练,但挑出某一个拼音字母后,有的孩子就不认识了。也就是说,一些拼音字母对于孩子们来说,还处在“见面不相识”的阶段。为此,我把拼音字母也放入了舒尔特方格中,在使用拼音卡的过程中,孩子们一次又一次地用眼睛去寻找拼音字母,用手去触碰拼音字母,渐渐地,“老朋友”在脑海中不仅仅留下了音,字形也更加清晰地记在了心中。通过两个多星期的训练,孩子们在不知不觉中已经能够熟练地区分声母、复韵母、前鼻韵母和后鼻韵母,以及整体认读音节。在愉快的练习中,学生轻松地掌握了拼音教学中的重难点。
2、古诗卡——与经典结缘
孩子们对语文知识的学习除了依赖于课堂上老师的讲授,更多地是需要课下的积累。结合学习需要,我首先发动家长先将课本和基础训练上出现的需要孩子们会读会背的古诗也制成舒尔特方格卡,让孩子们用于日常练习。再发动家长们寻找适合孩子们背诵的古诗,制作成多张舒尔特方格古诗卡,还提倡孩子们互换古诗卡进行练习。这样一来,孩子们在轻松的氛围中读熟了古诗,背会了古诗,并积累了更多的古诗,感受了我国古典文学的魅力。萌生了对我国传统文化的学习之意。
3、成语卡——积淀文化底蕴
成语也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积累成语不但能够激发学生对汉语的学习热情,而且还能提高他们的写作功底和文化素养。成语接龙也是近几年一年级孩子语文考试中的一项考察内容,于是我把成语接龙的相关内容制成舒尔特方格成语卡。通过零散、轻快的训练来化解学生单一背诵时的枯燥无趣。让学生在训练中不知不觉地积淀了浓浓的文化味。
从最初的数字卡、点卡到后来的拼音卡、古诗卡、成语卡……我们的花样苏尔特方格卡片也在不断更新中,牢牢的抓住了小孩子的心理。这样,既能避免孩子们因卡片形式单一而失去长时间练习的兴趣。让他们在难易适度的练习中兴致盎然,也让孩子们在不知不觉中积累了更多的知识。
渐渐地我发现课堂上像小陀螺一样爱转转的孩子们不知什么时候竟然能坐住了,他们能挺直小腰板竖着小耳朵认真地听老师讲课。课堂上师生间的互动与共鸣越来越多,课堂效率也在不知不觉中提高了。因为课堂上老师不必再不停地提醒孩子们:赶紧坐好,认真听课,把铅笔放下……我感觉自己越来越轻松了,同事们也说好长时间没听我发牢骚了。
通过微信与QQ,我又了解了孩子们在家中的一些具体情况:不少家长反应孩子写作业用的时间比以前少了,像以前那些边吃边写、边写边玩的现象也不见了。孩子们在家中做事情的专注度也高了。
没想到一张薄薄的小卡片竟然带给了我这么多的惊喜,解决了长久以来困扰在我心头的难题,今后我会继续在低年级学生中进行花样苏尔特方格的训练,让更多的孩子赢在起跑线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