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兰兰
黑龙江黑河市第五小学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认识批注式阅读是一种有效的读书方法。
2.初步了解在阅读时用恰当的批注符号,在需要批注的位置,批注出合适的内容。
3.掌握批注式阅读这种读书方法,并进行有效阅读。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发现批注阅读是有效的读书方法,并在今后的阅读中尝试运用。
教学过程:
一、暖心交流,传递情感。
想念的孩子们,大家好!特殊的时期,特别的形式,我们在屏幕前相约。线上的学习是一段奇妙的旅程,虽然我看不到你们的模样,听不到你们的声音。但是哪怕是每天默不作声地陪伴,我也能看到你们凝神沉思的认真模样,能听到你们奋笔疾书的动听声音。开启直播间,看着讨论区里一个个灵动的表情,一句句鲜活的“老师好”,我为你们全身心的投入而感动,愿这段美好的记忆一直留存在我们心里。
二、认识批注,释疑解惑。
1.猜谜导入,激发兴趣。
好,现在我们开始上课了,我要请同学们猜个谜语,一个朋友真稀奇,扁扁身体长方形,里面装着新知识,每天教我学本领。是的,这么多同学都猜对了,不错。我想假期里,同学们一定读了不少自己喜欢的书吧?都读了哪些书呢?同学们在公屏上回复一下。看出来同学们假期都读了不少书籍,真不错,给爱读书的你们点赞。
2.认识批注,释疑解惑。
的确是这样,我们读的文章或者书中,有的思想让人胸怀激荡,有的情节让人拍案叫绝,还有的文字字字珠玑,语语动人,那么我们在读的过程中,忍不住圈点勾画笔墨追录,让读书的所思、所疑、所感、所想,批写在书中空白的地方。这种将自己的阅读感受用线条、符号以及简洁文字加以标注的方法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批注式阅读法。接下来老师和大家分享一下,怎样进行批注式阅读。
三、学习批注,明确方法。
1.批注的位置。
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第一个内容就是批注的位置。批注写在什么位置呢?一般有四个地方。第一个批注在标题上方,也叫首批,适用对题目的批注。比如:文章为什么要起这个题目,这个题目有什么好处?可以是对文章题目有了疑问后留下的首批。第二个批注在自然段左右两旁的空白处,也叫侧批。运用这种方式可以对每一段的主要内容,或者自己的感受进行批注。第三个在字里行间做批注,也叫里批,适用于对某个词语的理解进行批注。第四个在一段或一页或者全文之后的批注也叫尾批。适用于对整篇文字的理解或感悟进行批注
总之,要在相关内容附近批注,清晰、明了。好,我们再来回顾一下,批注可以写在什么位置?(首批、侧批、里批、尾批)
2.批注的内容。
我们知道了在哪些位置批注,可以从哪些方面进行批注呢?今天我们学习的第二个内容:
①基础性批注,比如:圈出生字画出新词,勾画好词佳句,文章的中心句等等。
②感受式批注,也就是写出对文章的理解和感受,让我们更深入理解文章的内容。
③赏析式批注,就是在自己喜欢的句子、词语旁批注出赏析类的词语,例如,动词用得很准确,这个句子中比喻的修辞手法用得比较巧妙,等等。
④疑问式批注,读书贵在有“疑”,写下自己在阅读时的疑问,并带着疑问继续阅读,使我们对所读的内容更有兴趣,更愿意深入理解也能培养我们的探究精神。
⑤仿写式批注,在一些好句旁边,依照作者的写法仿写一句,可以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以上这五种方法可以供同学们参考,灵活使用。
3.批注的符号。
今天学习的第三个内容,批注时会使用到的符号。这几种是大家比较熟悉的,直线可以用来批注需要解释的语句下面。波浪线可以用来画出中心句过渡句等重要语句下面,圆圈可以用来圈出生字新词,问号可以用在有疑问的地方,当然批注的符号不是固定的,一成不变的,可以依同学们的喜好和习惯自行设定。
4.批注的窍门。
接下来和大家分享一下批注法则,也就是批注小窍门,一宜近不宜远,也就是就近原则,在相关内容附近批注。二宜简不宜繁,批注的用语要简洁精炼,言简意赅,一针见血,第三要体现针对性。一篇文章不能用到刚刚讲过的所有方法,根据自己的喜好有重点的批注就好,第四要循序渐进,对于批注式阅读小朋友们一定不要着急,要由浅入深,由易到难,慢慢就掌握了要领。
四、尝试运用,巩固提升。
孩子们,今天我们从五个方面讲了批注式阅读。第一什么是批注式阅读,第二在什么位置批注,第三批注什么内容,第四用什么符号批注,第五批注的法则,老师建议大家读完文章,作完批注,再重新读一下文章和批注,可以加深对文章的理解会有新的收获。同学们都学会了吗?接下来我们运用今天学到的方法试着对一篇文章进行批注,好不好?我们先来看文章《平分生命》。
谁愿意和老师连麦来读读这篇文章?好,谢谢你的声音把这么动人的文章传递给我们,那么孩子你能说说,如果让你对这篇文章进行批注,你会在哪里?批注些什么内容呢?欢迎大家积极和老师连麦。
五、课堂小结,养护兴趣。
同学们在今天的课堂上能有所收获,蒋老师真高兴,有一部分同学没有完全掌握这种方法,也不要着急,批注式阅读是需要同学们在读书中去不断实践运用才能熟练掌握的,今天读一篇文章写一至两处批注,明天读另一篇文章就可能会写好几处;今天你写的是对词语的理解,明天你就可能会写对文章的感悟。量的积累必然会产生质的飞跃,让我们从今天读的文章开始批注式阅读吧,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同学们,这节课上到这里,和蒋老师说再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