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思维导图提升小学六年级复习效率的策略研究

发表时间:2021/5/11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4期   作者:刘曼玉
[导读] 复习是运用清晰的脉络梳理出“全新”的知识框架结构

        刘曼玉
        海南省海口市英才小学滨江分校
        【摘要】: 复习是运用清晰的脉络梳理出“全新”的知识框架结构,从而达到对知识横向、纵向联系的多元化展现。如何让复习更加新颖有趣?如何使复习课更加优质高效?如何使学生建立自己的知识体系?思维导图可助我们一臂之力,借助思维导图把所要复习的内容有效梳理,进行富有创意的设计,使复习富有新颖感,同时唤醒学生沉睡的记忆,获得知识的再次升华。
        【关键词】:英语;思维导图;复习策略
        《新课程标准》提出,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任务是: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听、说、读、写技能,形成一定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记忆、思维、想象能力和创新精神。六年级复习时间紧、内容多、知识点松散,模块与模块之间关联不紧密,学生们只是浅层地对知识点的学习,不会归纳梳理,大脑中没有一套系统的知识体系,缺乏复习的策略。
一、思维导图的概述与作用
        英国心理学家、教育学家东尼、博赞在20世纪60年代创造的一种表达放射性思维的图形思维工具。思维导图充分地开发了左右脑的潜能,帮助人们提高理解、记忆及创造能力。这是一种先进的思维方法,在总复习的关键时刻我们可将它在课堂上有效地运用,让思维导图真正为复习服务,为提高学生们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服务。学生们在老师们的引导下运用思维导图梳理所学过的知识点、强化记忆并唤醒沉睡的记忆,使知识再次升华。思维导图可以将单调、枯燥乏味、散乱无序的内容,用丰富多彩的颜色、图案、符号等多种元素直观形象的表现出来,可以让复杂的问题变得简单,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概括能力,增强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二、思维导图的尝试运用
(一)学生初次邂逅思维导图
        小学生有争强好胜的心理,为了成功勾起学生们的复习欲望,成功抓住他们的好奇心理,我上了一节全体师生不带课本,以竞赛、抢答的游戏贯穿整节课,再借助颜色鲜艳的图片和简单的线条一步一步绘制出整节课的内容,学生易懂,又充满了挑战。本节课先由“season”中心词引申出四个季

节的单词,再让学生根据自身感受发散思维,以抢答的方式说出各个季节weather的单词,warm,hot,cool,cold,windy,rainy,
cloudy,snowy,sunny,rain,snow等,成功复习了小学阶段所有季节和天气的单词。再让学生根据自身的体验说出每个季节做的事情,学生发散了小学阶段所有的动词短语:fly kites,go fishing,play football,go swimming,make a snowman,play the piano,have a picnic,row a boat,do sports,watch TV等,再让学生看着图总结复述本节课的内容。整堂课学生们都在轻松活泼有趣的课堂中度过,教室里充满着学生的欢声笑语。学生们学得没有压力,学生们初次邂逅了思维导图,认识了它一步一步的演变,一步一步的深入,一步一步的完整,最后一幅颜色鲜艳、条理清晰的思维导图呈现在学生们的面前,这是学生们对所学知识的再次呈现,再次巩固,再次升华,我们需要的就是这种欢呼雀跃、充满成就感的课堂。本堂课成功捕获了学生们的好奇心理,让他们见证了知识的蜕变,见证了思维导图的绘制过程。学生们纷纷跃跃欲试想运用思维导图整理今天所复习的内容。以下是学生们第一次生涩的作品。

(二)思维导图在话题复习中的运用
         俄国生物学家巴普洛夫曾说:“记忆要依靠联想,而联想则是新旧知识建立联系的产物。”以话题为主线的复习可以激发学生对三至六年级所学的关于本话题所有的词汇、短语和句型联想在一起,避免了散乱无序机械地复习,充分调动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给学生提供了联想的架构,发散的空间,让学生们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完整的逻辑思维能力,为复习打下夯实的基础。我们课题组把小学英语的八本书仔细研究,根据课标的要求,分成了二十七个话题,涵盖了八本书中所有的单词和句型。

每个话题有一个中心词,如:Greeting,Body and Health,Family,School,
Animals,Festivals,Travelling,Time,Shopping等,每个话题首先发散词汇,再深入到与此话题有关的句型,学生在脑海中把相关的记忆钥匙串联在一起,知识点形成了自己的知识结构,复习脱离了散乱无序的状态,学生们把知识结构变成一张张令人记忆深刻的思维导图,内容全面,逻辑清晰。
(三)思维导图在语法复习中的运用
     美国图论学者哈拉里说过:“千言万语不及一张图”。知识的可视化理论来源于1986年Paivio提出的双重解码理论,他的一个重要原则是用语言和视觉一同展现出来的知识能够让人记忆深刻,这样的思维导图能帮助学生有逻辑地进行时态的复习。时态是英语语法知识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学生学习和复习的难点。在小学英语中,不是淡化语法教学,而是要采取有效的措施让学生在语境中掌握和运用语法知识。整个小学要求掌握四种语法,一般现在时、现在进行时、一般过去时和一般将来时。教师带领着学生们结合具体语境,把四种时态用思维导图的方式呈现与对比,一目了然,无比清晰,再加上相对应的练习巩固和学生们课后整理绘制的时态思维导图,相信学生们一定记忆深刻。用思维导图来复习语法,有效地扩大了课堂的容量,达到举一反三,融会贯通的效果。
(四)思维导图在写作复习中的运用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知识永远在演进中,它是一个不断构建和改组的过程。”英语复习过程也是一个内化知识、信息加工的过程,是学生认知结构重组和扩大的过程,所以英语复习课应该着重培养学生的思维方法,有效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随着2019年小考的改革,仿写改成了写作,老师们和学生们无比的焦虑,难度加大了,学生们一开始无法适应新的题型,老师们也无从下手,该怎样让学生在短时间内适应写作,提高小考的成绩呢?写作离不开“人”,所有的写作都是由“人”引申出去的,老师们可以借助思维导图给学生们发散,比如介绍“人”的小作文,那就可以从name,age,country,hobby,email,favourite colour,favourite sport
,favourite food,family,job,can speak,can do等方面来写,
以My trip作为例子,教师运用思维导图创设了真实的语境,呈现文章的整体框架,理清了写作思路,学生们只要把各个内容when,who,where,how,what,feeling串联成句子,注意句式的运用,就是一篇完整的文章了,符合小学生的英语小作文要求。
三、收获与喜悦
(一)复习中的快乐
     思维导图激发了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与热情,让学生们体会到了复习课的新颖有趣,体验了发散思维的美妙之处,绘制了旧知识串联起来的一张张网,清晰明了,记忆深刻。思维导图仿佛是一把钥匙,开启了复习课的灵动之门,开启了师生的大脑,仿佛涓涓细流滋润了学生们干涸的心田,学生们在思维导图中收获了学习的快乐。
(二)想象力的激发、梳理能力的有效提高
     古人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学会运用思维导图,能够有效地激发和提高学生们的梳理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学生通过思维导图把零散的知识点串联、融合在一起,形成自己的知识网络,促进了语言知识内化,提高了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
         有效复习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运用思维导图把所学的知识进行有效梳理,以话题位单位进行分类、发散思维,在头脑中形成自己的知识网络,把零散的知识点串联起来,同遗忘作斗争,弥补知识的缺陷,达到温故而知新,有效复习的目的。思维导图是最有效的工具,它可以引领学生的思维。它犹如一把巨伞,为学生们撑起一片浩瀚的天空。
         

参考文献:
        [1]东尼.博赞.克里斯.格里菲斯,[M].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
        [2]赵艳.浅谈思维导图在小学英语复习课上的运用[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17年6月第3期
        [3]朱宁宁.巧用思维导图,让小学英语复习课1+1>2[J].2016江苏省教育学会学术年会
        [4]教育部.2012.义务教育英语新课程标准2011版[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